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法中說的三時中到底蘊含什麼密義?

佛法中說的三時中到底蘊含什麼密義?

藥師經札記三十

皆仁法師

【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利樂」,就是讓眾生獲得正法的利益。「利」就是得到利益,得到法益;「樂」就是得到現世樂、後世樂和究竟解脫之樂。

這是說文殊菩薩向佛和在場的大眾說明了求請藥師法門的原因,是為了讓釋迦牟尼佛教法中像法時代的有情眾生能夠獲得正法的廣大利益。

那什麼是像法呢?

原來,在經論中說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住世有正、像、末等三期變遷。

據《大乘同性經》、《大乘法苑義林章》等經論中記載,三時是指:

(一)如來滅後,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即能證果,稱為正法。

(二)雖有教法及修行者,多不能證果,稱為像法。

(三)教法垂世,人雖有稟教,而不能修行證果,稱為末法。

正法時期是解脫堅固。三乘的賢聖都能夠一遇佛法就斷惑證真,因為他們自己已經根機成熟了。

像法時期是塔寺堅固。這個時候雖然有佛法,但是流行的都是相似佛法,沒有純正的法流;雖然人們都很勤奮地修行,要證得果位很難,所以證果的人非常少。這個時期的眾生喜歡造塔、建佛寺、塑佛像。

末法時期是斗諍堅固。雖然遇到明師,但是對法師不生敬信;雖然遇到正法,但是耽著於非法之行,這就是末法時期。在這個時期中,佛弟子之間矛盾是非很多,並不團結。這就是末法時期的斗諍堅固。

以上所說是通常意義上的正法、像法和末法。

從另一方面來說,正、像、末法不在於事相的體現,而是取決於我們的心。

因為佛陀的教法還住世,而證法未沒有隱沒。教理上的法流傳承沒有斷,證悟之法的法流,也就是諸佛如來和諸大菩薩以及歷代祖師和現在的無量成就者,他們內心證悟的法流仍然還住世,仍然有諸佛菩薩示現教化於世間。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在《法華經》的《如來壽量品》中可以找到佐證。

如果我們能夠有正見、遇明師、聞正法、持凈戒、精進修法,那麼當下我們就是身在正法時期;如果我們遇到相似的佛法,自己心不入道,只是在表面上誦經,而不去實踐佛法,那就是像法時期;如果奉行邪知邪見,在佛門之中爭名奪利,那心就處在末法時期。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正法、像法、末法,其實是取決於我們的心是否與法相應。

所以,從文殊菩薩的請法的發心來看:藥師法門是藥師佛徹底悲心的流露,是殊勝的善巧方便接引眾生的法門。菩薩悲心切切,還心系像法時期的眾生,告訴眾生如何由相而見性,如何將凡夫的業障相、煩惱相轉變為清凈相、圓滿相。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比如說身體有病苦,苦痛逼心,求健康而不得;我們福報不夠,無論做什麼都無法成功。藥師法門的殊勝之處就在於修藥師法門對於在家的同學來說,可以在成就世間的富貴相、身心健康相、豐衣足食相、眷屬圓滿相、家庭幸福相的同時,還能夠讓眾生於無上菩提而心不退轉,直至趣向涅槃,這個過程就是前面所說的轉像法為正法。

不要單從經文的表面文字上看,就認為藥師法門只適合像法時期的眾生。其實,文殊菩薩是在其中告知我們由相而見性的方法,由此稱為「像法轉時」。

這一「轉」字則是這一句的重點所在,它的含義在於:首先將相轉過來,再顯發眾生本具之性。因為如果相沒有轉過來,那麼修行者就有煩惱相。而煩惱纏縛就是修行者的障礙,使得本具的佛性無法開啟。所以要稍稍留意這一「轉」字的含義。

微信公眾號:念念觀自在

GIF/9K

由於官方關閉iOS版微信公眾平台文章讚賞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如瑞法師:修行不能按照自己的性情而來
其實,我們不需要安全感
氣血和與做人的關係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