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紀實:仁愛精神,在他們青春潔白的心靈中熠熠生輝(上)

紀實:仁愛精神,在他們青春潔白的心靈中熠熠生輝(上)

【作者簡介】譚奇勇,資深經濟師,知名作家,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研究會會員,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石柱作家協會顧問。作品見於全囯各地及澳門等數十家雜誌報刊,發表各類體裁文學作品600餘萬字。出版傳記著作《梅香自寒來》《歲月留痕》《敬之文集》等作品,並多次在全國徵文大賽中獲獎。其著作《敬之文集》,已分別被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家部分院校,以及重慶市、石柱縣等文博單位收入。

紀實:仁愛精神,在他們青春潔白的心靈中熠熠生輝(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古言道:「仁者受之德,心之禮也」。

二0一七年的春夏季節,似乎比往年來得快,也善變一些,猶如川劇中的絕活「變臉」一般,又像突發急病的患者似的,總是讓人瘁不及防。

當人們剛還沉醉於陽光和煦春暖花開的盛春之時,轉瞬間,又轉入到了熱情奔放熾熱如灼流火的七月,並不時還伴隨著雷電交加暴雨如注的伏天氣侯。而此時,這種既迷人又善變又昜發疾病的季節,自然亳不例外地來到了地處「天府之國」這座古老而美麗的鵑城,來到了竭誠為保障和服務於全區130餘萬居民生命和健康的,具有78年醫療輝煌歷史的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

然而,一個多月以來,我因老伴突患重病,第一次隨同眾多南來北往患者的親屬,以患者陪護的身份而住進了該院。讓我有機會接觸到該院各相關科室,並親眼目睹親耳聆聽到了許多感人肺腑震撼心靈的人和事,這不由得引發了我深深地沉思。在現今社會炒得沸沸揚揚所謂的:「醫患關係矛盾突出」、「極力追求經濟利益」的當下,到底他們是受社會輿論地影響,還是他們原本就養成所秉持的仁德仁愛的高尚道德風範?

多少天以來,這個問題始終環繞於我的腦海之中,總想去探個究竟弄個明白。經我長時間地觀察了解,也認真傾聽了廣大患者及其親屬向我反映的情況,又與該院部分醫務工作者零距離接觸,與之傾心地採訪交談。以及看到康復患者們贈送的,掛在各科室那些層層疊疊的錦旗,這就準確無誤地證明,這絕非是前因,而完全是屬後者。

由此,我自然與國際衛生組織頒布推行的全球醫學會的標誌和徽記——「蛇繞拐杖」,即人們稱之為「蛇徽」的那種:「莊嚴、文雅、慈祥、仁愛」的精神所聯繫在一起。因而,驟然讓我的思想和觀點就更加清晰了,那就是:他們之所以能有如此卓越的表現,皆因在他們那潔白無瑕的心靈中,一直秉持了這種仁愛的「靈蛇」精神。秉持著一種廣濟天下大愛無私的胸懷,在千方百計爭分奪秒地在搶救生命,在救死扶傷。視患者為親人,以全身心地投入和優質的醫術和精心的呵護,去竭盡全力地為搶救廣大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服務。以此,去實現他們心懷的那一份樸素的理想,為「中國夢」增光添彩。

從而,激發了我創作的衝動和靈感,並以一名患者親屬的身份和切身地感受,以一名作家的社會文學責任和良知,以我這支深受情感感染的文學之筆,來傾情地向社會和我最親愛的讀者朋友們,真實地敘述和報告他們的感人事迹。

文中,由於受自身條件所限,僅採訪了解和敘述了部分科室及醫護人員的事迹。但我以為,雖然這只是顯現了該院之「一斑」,或許就是這「一斑」,即可真實地映現了該院的「全貌」吧?

顯然,這不僅真實地反映了他們這一批,可敬可愛可親可信賴的醫務工作者,那種純潔的品質和高尚的職業操守,而且,更能折射和彰顯出該院黨總支和董事會以及管理層,在這其中所發揮的強有力地領導作用。

下面,請隨著我的視角和筆端,共同走進他們那一顆顆晶熒剔透的心靈,去真實地感受他們那璀璨的人生風采吧!

紀實:仁愛精神,在他們青春潔白的心靈中熠熠生輝(上)

搶救生命 展現了重症醫學外科永恆的主題

重症醫學外科病區,又稱:「重症監護室」,它是該院搶救外科重症患者生命的極其重要的科室。

它設在第一住院大樓的五樓上,當您走近它時,它就會給人一種莊重、肅靜、敬畏、神秘的感覺,猶如走進一所寺廟或教堂的心理感受一樣。

只見整層樓上分布為:左邊是手術室、麻醉科,右邊為重症醫學科外科病區,而重病監護室那兩扇代表了生命的綠色大門,始終是緊閉著的,預示著定要將處於垂危的生命挽救回來似的,給人以無限的希望和信心。門楣上方「重症醫學科外科病區」幾個白色的醒目大字晝夜閃亮著,或許是在提醒人們,這裡是重危患者搶救區域的禁區,未經允許切勿擅入,更不能大聲喧嘩。在大門右上方,則掛有團縣委授予的金黃色的「青年文明號」的牌子,而在左門上,則是書寫的探視時間的規定。

在手術室與重症監護室之間,大約有100平米左右的空間,放置有兩排坐椅,這是院方設置的人性化的候視區。人們偶見綠色的雙扇大門開啟之時,自然會引起日夜焦急守候在這裡的患者親屬們一陣陣的騷動,都要急促起身圍上前去探個究竟問個明白,生怕有任何與已有關的不幸事件的發生。

其實,這種情況的出現,大都是在醫護人員的陪護下,由專業護工推著病人去手術室作手術,或者護送病人去住院樓附樓的一樓作CT檢查。而病情的通報,則是在每天上午九時左右,在科室主任、主刀醫師、主治醫師們逐一仔細巡察後,他們都會熱情主動地與病人親屬詳細通報病情狀況,也會和顏悅色地與之商議下一步的搶救方案和治療措施,以及需要患者親屬如何配合等等。

因為創作搜集素材的需要,經特別允許後,我才正式以作家的身份,對重症病室內部進行了實地查看和採訪。這時我才完全看清,重症病室約有600餘平米的面積,除重症病區佔用有300餘平米,擺設有病床10餘張,以及必備的搶救設施設備及藥物外,其餘均作為搶救重危病人醫生、護士、噐械、藥物、更衣、衛生等用房。

而允許親屬進入病區探視病人的時間,則是每天下午三時開始的,有半個小時的探視時間。當您進入病區後,除了穿戴必要的防菌衣物外,重症監護病室的幾乎所有的醫護人員,尤其是高見主任、主刀醫師彭偉、李倩等各主治醫師們,以及醫護士們都會主動熱情地介紹搶救及醫護情況,並分別陪同親屬一起,對病人逐一親切地進行人文關懷,慰籍病人,鼓勵病人,使其樹立起抗病魔的意志,早日恢復健康的信心。這些,都是我和眾多重症患者親屬們,在長達半個月之久的急迫等待和接觸中,親眼目暏,親耳聆聽,親身體驗到的切身體驗。

這些舉動,看似細小微弱,但它卻溫暖了廣大患者和親屬的心。顯然,從中更透露出了一種仁愛仁德的高尚精神,一種崇善為德,慈悲為懷,悲憫為尚,可厚德載物的深深情懷。所有這些舉措,若沒有博大的胸懷,仁愛的精神,高尚的職業操守,沒有長期的修養和積澱是很難做到的。這不得不使人格外地感動感懷,感佩之心自然由然而生,尤其是在當今的時下,實屬難能可貴!

下面,我轉而向您詳細敘述,重症監護室的醫務人員們,是如何與神經外三科、麻醉科、手術室密切配合,把搶救重症患者的生命當著他們的第一要務的。

首先,在這裡,我要隆重地介紹與搶救我老伴生命的三位重要人物。他們分別是:重症監護室的主任高見,神經外三科主刀(主治)醫師彭偉,重症監護室的主治醫師李倩。

紀實:仁愛精神,在他們青春潔白的心靈中熠熠生輝(上)

高見,這位早年畢業於瀘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後又到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重症醫學科潛心深造,並已從事外科、胸外科、重症醫學科10餘年,是成都市重症醫學質量控制專家庫員。他不但身材偉岸,儒雅和善,頗具學者風度,而且也敢於擔當,善於負責,能妥善處置重症醫學上的疑難問題。憑藉一流的急救技術,一流的生命監測系統,憑藉對病人極端負責的敬業精神,與死神爭奪生命,確系該市重症醫學方面的好專家。

彭偉,年僅36歲,2001年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成都軍醫學院,出身於四川省丘陵地區農村貧寒之家的他,一直保持著為人厚道、和善、謙卑、勤奮、好學、上進的本質。在科室任民主任的帶動和自身的刻苦努力鑽研下,早就從原從事的肝膽、腸胃專業脫穎而出,繼任民「任一刀」之後,一躍而成為該院神經外三科又一把出類拔萃的「一把刀」,並被列入該院專家行列。

李倩,這位28歲的年輕女性醫師,總是給人以善良、嫻淑、精細、聰慧的美好印象。她2011年畢業於川北醫學院麻醉系,曾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實習一年,後又在華西醫院進修重症醫學半年。是一位能掌握icu相關操作、經皮氣管切開、深靜脈置管術、氣管插管,以及熟練的危重症患者搶救治療工作流程等醫術,且具和善、人性、仁義、溫柔、信賴,在重症醫學方面有較為豐富經驗的優秀主治醫師。

醫院在搶救急重病人生命中,具體工作流程大致是這樣的:當急救科接到求救信息時,會立即迅速派出救護車,趕到指定具體位置接診患者。在途中,一邊護送一邊施行搶救措施,以免延誤了搶救危重患者生命的時間。待將患者護送到醫院後,急救科會根據患者的病癥狀況,立即作出處置,及時與相關科室聯繫接診搶救。

然後,當重症監護室接到重病患者時,全科室嚴陣以待,立即實施搶救措施。在這裡,為了敘述方便和詳盡,我就以我的老伴傅女士和一位59歲的李姓男士患者為例吧。

他們先後相隔兩天,同時患腦溢血病症,都分別來自區境內的三道堰鎮和新民場鎮。當他們到達重症監護室時,高見主任在第一時間率領科室的李倩、劉國成、張華等一批醫務人員,立即投入到搶救工作中。同時,迅速與神經外三科聯繫,及時將患者病情進行CT檢查,根據CT圖片和患者的病理癥狀進行會診,採取緊急處置措施來控制病情發展,以挽救其生命,並進一歩仔細觀察患者病症變化情況。

我的老伴傅女士與那位李姓患者,都是在隨後三小時的CT複查時,發現腦部溢血繼續增多,若不及時採取開顱手術,生命將無法挽救的情況下,他們及時與患者親屬溝通情況後決定手術的。

第二天凌晨,當東方的晨曦才剛露出絲絲霞光,古老的鵑城才欲蘇醒,大部分的市民仍在安祥地眠睡中。但此時,麻醉科這個總是默默無聞工作的科室醫護人員,更比其他科室早做了準備。隨後,重症監護室、手術室、主刀醫師彭偉等一批醫務人員,也在一絲不苟地認真做術前的準備工作了。

七點四十分,我們以無限期盼的眼光,目送著患病中的親人,在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的陪護下,由專職護工將她緩緩推進手術室。手術室的大門即已關閉,而此時此刻,我們心裡既寄予了無限地希望,同時,也在忐忑不安之中焦急地等待......

按醫院嚴格的制度規定,手術時患者的親屬是絕對不能入內觀瞻手術全過程的。但手術進行了近八個小時,這時已是下午二點三十分了,當醫護人員將患者推出手術室進入重症病房時,我們才從彭偉醫師那略顯疲憊,但仍保持了神採的口中傳出:「手術很成功」的親切話語。隨即,我出自內心感激地說:「彭醫生,你們辛苦了」!彭醫生回答說:「辛苦倒沒什麼,這也是我們當醫生的職責,只要手術成功就保住了病員的生命,這樣我們也就放心了」!

是啦,我們固然是已將懸著的心放下來了,可這種「放心」,不僅僅是我們廣大患者和親屬,對醫院寄予的極大信任和期望所換來的。更是醫院的相關科室、醫師、醫務人員,以對生命的敬畏精神和仁德仁愛之心,用精湛的醫術,精準的麻醉和手術,細心的操作,熬更守夜。甚至有時在手術台一站,就全神貫注連續工作十七八個小時,更是他們用勞心勞力的辛勤勞動所換來的。所以,在現今的新時代,難道他們不是一批可敬可親可愛可信賴的人嗎?!

據彭偉醫生對我講:像這類的手術,他配合重症監護室操刀已有1000多例了,而且幾乎例例成功。儘管手術難度大,持續時間長,也非常的辛苦,但在他看來,這似乎已是習以為常了。

親愛的讀者朋友,憑心而論,我真實地向您報告和敘述的,他們這一批優秀的中青年醫務工作者的精彩故事。難道還不能激起您心中的漣漪,難道還不能引起您強烈地共鳴,難道還不值得社會和人們去感佩和讚賞嗎?

我以為,大凡一個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中國人,都應當為這種具有理想和職業操守的高尚精神而喝彩,都應當引以為學習的榜樣,都應當去大力地彰揚和褒獎!

隨後的一周,文中提到的那兩位患者,在重症監護室和相關醫護人員精心地治療和護理下,和大多數患者一樣,逐漸清醒恢復了神智,以及語言、進食等部分功能。而且在半個月之後,也告別了重症病室,平穩地轉入到神經外科普通病房,繼續後期的康復治療。現在,他們正在往能自主生活方面轉化發展。

紀實:仁愛精神,在他們青春潔白的心靈中熠熠生輝(上)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小說:風雨夜歸人(下)
小說:萬里搶海倫(三)
小說:再見,再也不見(三)
小說:萬里搶海倫(二)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