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上最大一樁央企合併——神華與國電合併的邏輯二

史上最大一樁央企合併——神華與國電合併的邏輯二

邏輯二

神華國電合併可以有效解決煤電頂牛的問題。

煤電頂牛問題一直存在,極大地加劇了行業間的矛盾。煤企哭的時候,電企笑了;電企愁眉苦臉的時候,煤企卻笑逐顏開;一邊賺的盆滿缽滿,一邊虧的砸鍋賣鐵。

進入2017年,煤電衝突依舊無解。3月,寧夏7大發電企業聯合上書要求降煤價,神華寧煤霸氣拒絕,充分顯示出煤電博弈的驚心動魄。

煤電博弈不僅會加劇煤、電兩個行業的矛盾,還會向下游傳導,導致下游工業企業成本上升,生產意願下降,最終影響整個經濟。

煤電頂牛問題的根源是「市場煤」與「計劃電」的矛盾,雖然各種政策紛至沓來,但依舊治標不治本,效果有限。

早在2005年就開始實行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即煤價上漲觸發電價上漲機制引發電價上漲,但為了保民生控制居民用電價格上漲,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實行次數屈指可數。

煤電中長期合同是解決煤電倒掛的又一舉措,但煤企電企往往各自根據市場行情來隨行就市,鎖定的煤價基本是名存實亡。

煤電頂牛在短時間內難道就無解了?

煤電一體化是解決煤電頂牛的有效途徑和必由之路。道理很簡單,一家企業煤、電兩個板塊實力相當,互相依附,相輔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怎麼還會互相頂牛呢?

事實上,神華就是這麼做的。神華靠煤炭起家,如今年產能已經達到4億噸,神華在深耕煤炭的同時,持續向電力領域發力,裝機規模已經達到7861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7252萬千瓦,超過國電投,躋身火電五強。

煤不行了靠電,電不濟了還有煤,得益於一體化發展,神華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極強,真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

煤電一體化對電企來說也是百益而無一害。五大集團發電裝機中火電依舊是大頭,火電70%的成本來自煤炭,而發電企業煤炭產量有限,不能完全自給,只能依靠大型煤企。

煤電一體化後,發電企業可以說完全沒有後顧之憂,解決了制約生產發展的最大障礙。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雜思猴 的精彩文章:

TAG:雜思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