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吳三桂造反失敗並不是因為康熙厲害,而因為吳三桂錯殺一人
對於吳三桂我們都是非常熟悉的,歷史上對吳三桂的爭議也非常大,但都難逃脫他是一個賣國賊的定義。這不僅是因為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居然公然打開山海關放滿清入關,還率領當時大明最精銳的關寧鐵騎為滿清打前陣,而且吳三桂後來領導了「三藩之亂」,吳三桂造反後又自立為帝,可以說已經背叛人主兩次了。可是在三藩之亂中,吳三桂造反還是失敗了,這難道是康熙太厲害吳三桂太弱?當然不是。而是因為吳三桂錯殺一人。
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康熙正式撤藩,吳三桂隨即殺雲南巡撫朱治國,以「興明討虜」為口號,從雲南起兵造反。事實上,吳三桂原本的願望就是學明朝時期的沐王府世鎮雲南,倘若康熙不削藩,他也不會造反,可是康熙的削藩舉措讓其不得不反。而雲南巡撫朱治國也並如同《康熙王朝》所演的那般忠肝義膽,事實上他並不是好人,任職江南時期朱治國搜刮無度,人稱「朱白地」,從這方面說,吳三桂殺了他也算是替天行道。當然朱治國並不是吳三桂所錯殺之人,反而殺得好。
吳三桂造反時,聲勢浩大,由於吳三桂在征討南明過程中,部將都安插在四方,當時四川、福建、廣東、廣西、陝西、湖北、湖南各省都有人響應,很快就佔據了半壁江山。而吳三桂本人身經百戰,手下猛將眾多,對戰康熙根本就是壓倒性優勢。可是為何還會失敗呢?除了吳三桂死了太早以外,就是因為吳三桂錯殺了此人。
這人並不是別人,正是南明最後一任皇帝永曆帝朱由榔。公元1662年,緬甸畏懼吳三桂大軍,於是將永曆帝獻給了吳三桂,隨後吳三桂以將永曆帝押往北京容易受到反清復明人士的攻擊為由,親手在昆明絞殺永曆帝。這種弒君的行徑在當時儒教森嚴的社會體系下根本就是千夫所指,人家朱溫篡唐自立,而故意讓部將誤殺,然後殺了部將來證明自己的清白。而吳三桂居然還親自動手,從此以後天下反清復明的義士很透吳三桂。
所以當吳三桂造反之後,雖然打出了「興明討虜」的口號,可是因為弒君而讓天下義士不敢追隨。相反,滿清朝廷還厚葬了崇禎皇帝,康熙帝還親自到孔廟拜見孔子,在當時忠君愛國的思想下,吳三桂除了得到自己舊部的支持外,很難獲得更多的支持。


※康熙手書《大學碑》等罕見拓片亮相
※此地面積甚廣本屬於中國,康熙了一個勝仗,從此在中國的版圖上消失了
※溫僖貴妃與康熙四妃 溫僖貴妃的子女
※康熙皇帝親自主持官修了最早的「中國地圖」?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