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人物: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巴頓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始末

二戰人物: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巴頓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始末

二戰人物: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巴頓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始末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Jr.)是美國陸軍四星上將,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先後指揮美國陸軍第7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而聞名。1939年8月率4萬鐵騎渡大西洋登陸北非。1943年與英國將軍蒙哥馬利聯手取得阿拉曼戰役勝利,後指揮了登陸義大利西西里島戰役。1944年任第三集團軍司令,作為第二梯隊參加諾曼底登陸,指揮裝甲兵團橫掃歐洲,直至奧地利,9個月間,殲敵140萬,解放大小城鎮1.3萬座,且相對傷亡最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擢升四星上將。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雖然保持中立,但軍隊已開始部分動員,巴頓力求建立起美國的裝甲部隊。1940年,巴頓在美國第3集團軍的演習期間擔任裁判員,並認識了後來被稱作「美國裝甲兵之父」的小阿德納·霞飛(Adna R.Chaffee,Jr.),兩人提出建立一支裝甲部隊的建議。查菲被任命為這支部隊的指揮官並建立了第1和第2裝甲師,還建立了首個聯合兵種作戰教範。他任命巴頓指揮第2裝甲師的第2裝甲旅。這個師是當時美國少數以大量坦克構成的部隊之一,巴頓負責對其進行訓練。10月2日,巴頓獲晉陞為準將,並於11月成為代理師長,1941年4月4日升為少將並擔任第二裝甲師師長。隨著霞飛從第1裝甲師指揮官的位置上退下來,巴頓成為美國裝甲學說中最突出的人物,他舉辦了一次高調的大規模演習,指揮1000輛坦克及車輛從喬治亞州的哥倫布移動到佛羅里達州的巴拿馬,再於1940年12月回歸,一個月後全師1300台車輛又再次出發行進一個來回。巴頓擁有飛行執照,他在這些演習過程中從空中對部隊的車輛、坦克進行觀察,以找出實戰中的有效部署方法。巴頓的功勛讓他成為當年《生活》雜誌的封面人物。

1941年6月,巴頓帶領第2裝甲師參加田納西演習,僅用9小時就到達了48小時的計劃目標。9月的路易斯安那演習期間,巴頓的部隊在第一階段隸屬紅軍時有些失利,到了第二階段,巴頓被分配到藍軍陣營。他的師繞過紅軍,行進640公里佔領了路易斯安那州的什里夫波特。10至11月的卡羅萊納演習期間,巴頓的師俘虜了對方軍隊指揮官休·阿洛休斯·德魯姆(Hugh Aloysius Drum)。1942年1月15日,他成為第1裝甲軍指揮官,一個月後,巴頓在加利福尼亞州帝王谷(Imperial Valley)建立了沙漠訓練中心來進行訓練。他選擇了一片佔地40平方公里,位於棕櫚泉東南方向80公里的廣闊沙漠,從1941年末開始演習,一直持續到1942年夏季。。自當上指揮官的第一天起,巴頓就極力強調裝甲部隊戰鬥時需不斷打擊敵人的必要性。1944年的一場記者招待會上,巴頓對一位戰地記者問題的回答即可表明他相當偏好攻勢主義,記者詢問巴頓:「第3集團軍在法國各地快速進攻時,是否應該放緩來減少美軍傷亡?」而巴頓的回答則是:「只要有一點慢下來,你就是在謀害人命。」戰爭期間,巴頓因其對戰鬥的熱忱而得了一個「血膽老將」的綽號,在他領導下的士兵有時調侃道:「我們的血,他的膽量」。儘管如此,巴頓還是廣受其部下的愛戴,他手下的將士之間也以「那個老傢伙」來稱呼巴頓。

1942年夏,巴頓經艾森豪威爾指派加入了火炬行動,對北非展開登陸。他指揮24000名將士和100艘船隻組成的西方特遣隊於1942年12月8日在摩洛哥的達爾貝達周邊地區登陸。這一行動遭到了維希法國軍隊的對抗,但巴頓的手下很快奪取了灘頭陣地,並在激烈的交戰中推進。11月11日攻下卡薩布蘭卡後巴頓與法國將軍查爾斯·諾蓋(Charles Noguès)經談判達成一份停戰協定。摩洛哥蘇丹對巴頓相當賞識,後來授予巴頓一枚皇家御座勳章(Order of Ouissam Alaouite),勳章的題詞說「躲在巢穴中的獅子也會因他的臨近而顫抖」。巴頓監督了將卡薩布蘭卡轉為軍港的工作,並於1943年1月協助卡薩布蘭卡會議的運行。

二戰人物: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巴頓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始末

1943年3月6日,由於美國第2軍在凱賽林隘口戰役中被非洲軍擊敗,巴頓取代了勞埃德·弗雷登道爾少將成為第2軍新任指揮官,同時晉陞為中將。不久,他把奧馬爾·布拉德利調來擔任副軍長。為了提升低迷的士氣,讓部隊在10天內恢復作戰,巴頓立即對全軍作出徹底調整,命令所有士兵身穿乾淨整潔和完整的制服、訂立嚴格的時間表,並要求嚴格遵守軍事紀律。透過與士兵進行交談,巴頓將他們訓練成高效率的戰士,除了要求嚴格外,也依其表現來給予獎賞。

巴頓的訓練是有效的,3月17日,第1步兵師攻下加夫薩,在愛爾圭塔戰役(Battle of El Guettar)中取勝,德國和義大利的裝甲部隊兩次被逼退。4月5日,巴頓因第1裝甲師師長奧蘭多·沃德(Orlando Ward)表現乏善可陳而解除了他的職務。巴頓的軍隊朝加貝斯進軍,向軸心軍的馬雷斯防線施壓。這段時間裡他向英國陸軍總指揮哈羅德·亞歷山大報告,還曾因自己部隊沒有得到空軍支援而與英國皇家空軍少將亞瑟·科寧翰(Arthur Coningham)發生爭執。當科寧翰派遣的三名軍官在巴頓的總部勸他說,英國提供了足夠的空中支援時,他們遭到了德國的空襲,巴頓辦公室的部分天花板在他們周圍坍塌。之後提起發動空襲的德軍飛行員時,巴頓表示:「要是我能找著開這些飛機的那些狗雜種,我會給他們每個人寄去一枚勳章。」等到他的部隊到達加貝斯時,德軍已經撤離。巴頓於是將第2軍的指揮權交給布拉德利,自己回到卡薩布蘭卡指揮第1裝甲軍協助制定登陸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哈士奇行動」。由於擔心美軍有流於邊緣化的可能性,他說服了英軍指揮官讓他們繼續戰鬥到突尼西亞戰役結束後盟軍再進行下一步行動。

在代號「哈士奇行動」的西西里島登陸戰中,巴頓是第7集團軍的指揮官,他帶領9萬名官兵在傑拉、利卡塔和斯科格里蒂(Scoglitti)登陸,並支援從北面進攻的英國第8集團軍(由伯納德·蒙哥馬利指揮)。巴頓的第1裝甲軍在登陸的1943年7月10日清晨前剛剛正式組入第7集團軍,他們在利卡塔受到了風和天氣的阻礙,但還是成功搶灘。然後他們擊退了傑拉的反擊,巴頓在戰鬥中親自帶領部下與德國援軍戰鬥。

巴頓起初奉命保護英軍左翼,但由於蒙哥馬利的部隊在前往墨西拿的路上受到德意聯軍的強烈抵抗而進展緩慢,因此亞歷山大命令巴頓攻下巴勒莫。作為傑弗里·凱斯(Geoffrey Keyes)領導下一個臨時軍的組成部分,盧西恩·特拉斯科特(Lucian Truscott)率領第3步兵師於72小時內行軍160公里,於7月21日到達巴勒莫。巴頓接下來把目光轉向墨西拿,原先他想迅速發動兩棲進攻,但由於登陸艇不足而被延遲,手下的官兵直到8月8日才登上了聖斯特凡諾島,此時德意軍主力已撤離至義大利本島。8月10日,他下令第3步兵師繼續登陸,這引起了大量的傷亡,但也成功逼退德軍,然後立即向墨西拿進軍。第三波登陸於8月16日完成,到了晚上22點,墨西拿已經被攻下。在這場戰役中,擁有20萬人的第7集團軍傷亡人數達到7500,不過他們共擊斃與俘虜了11.3萬軸心國軍人、摧毀車輛3500輛,但還是有4萬德國軍人和7萬義大利軍人以及1萬輛車輛逃脫。

巴頓在這次戰役中的行為引發了一些爭議。亞歷山大曾於7月19日下令巴頓對墨西拿的進攻有所節制,但巴頓的參謀長霍伯特·蓋伊(Hobart Gay)准將聲稱這條信息「在傳送過程中遺失」,直到已經攻下墨西拿後才找到。7月22日,他開槍打死了一對拉車經過一座橋時停下來的騾子。這輛車當時堵住了正遭到德國飛機攻擊的美國裝甲部隊的去路。當騾子的西西里主人提出抗議時,巴頓用一根手杖打了對方,並把兩頭死騾子推到橋下。得知自己的部下在比斯卡里屠殺多位義大利和德軍戰俘時,巴頓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我告訴布拉德利,把這些死人都說成是狙擊手或是試圖逃跑(的戰俘)或許有點誇張,但這種事外傳會讓報社捅出大漏子、民眾也都會發狂。不管怎樣,這些人畢竟死了,那也沒辦法了。」巴頓還多次與泰利·德·拉·梅薩山艾倫和小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Jr.)產生分歧,並默許了布拉德利解除他們的職務。

二戰人物: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巴頓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始末

1943年8月,巴頓掌摑了手下兩名士兵,此事引發了很大的爭議。8月3日,他在尼科西亞的一個後送醫院打了患有戰鬥疲勞二等兵查爾斯·H·庫爾(Charles H.Kuhl)的耳光並加以辱罵。8月10日,巴頓又在另一個醫院掌摑了二等兵保羅·G·伯奈特(Paul G.Bennett),情況與幾天前的事件類似。巴頓命令兩人立即回前線,巴頓嚴詞譴責這種在他看來屬於懦弱的行為,並向手下的指揮官下令對任何抱怨戰鬥疲勞的士兵加以管教。

有關這兩起事件的言語傳到了艾森豪威爾的耳中,他私下了譴責了巴頓並堅持要他道歉。巴頓分別向兩名士兵以及見證過事件的醫務人員道歉,還在之後向自己所有的部下發表幾次相關的演說。起初,艾森豪威爾阻止了媒體報道這一事件,但到了11月,記者德魯·皮爾森(Drew Pearson)將之通過自己的廣播節目抖了出來。美國國內對巴頓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其中包括國會議員、退役將軍、巴頓的前上司——潘興就是其中之一。公眾對此事反應不一,最終戰爭部長亨利·劉易斯·史汀生表示巴頓必須留在指揮崗位上,因為「在這場激烈的戰鬥贏得最終的勝利前,」需要有他那「積極進取、勝券在握的領導風範」。

巴頓此後連續11個月都沒有再指揮軍隊戰鬥。9月,無論在軍銜還是經驗上都不及巴頓的布拉德利獲選指揮在英格蘭成立的美國陸軍第1集團軍來對登陸歐洲北部的大君主作戰進行準備。據艾森豪威爾所說,這一決定早在掌摑事件為公眾所知數月前就已作出,但巴頓還是覺得自己是因為掌摑事件而不能擔任指揮官。艾森豪威爾覺得進軍歐洲事關重大,容不得丁點兒的馬虎。他和馬歇爾都知道巴頓是一位優秀和積極的集團軍級作戰指揮官,但布拉德利卻擁有兩個巴頓顯然不具備,但對一位戰區級別戰略統領非常重要的特性:冷靜、理性的風範和一絲不苟並保持一致的習性。掌摑事件只是進一步確認了艾森豪維爾對巴頓身為指揮官缺乏紀律和自控能力的印象。1944年1月26日,巴頓被正式任命為美國陸軍第3集團軍的指揮官,這是一支剛剛到達英國的野戰軍,其中大部分士兵沒有實戰經驗。巴頓的任務是訓練這支部隊令其對即將到來的大君主作戰做好準備,屆時第3集團軍將與其他盟軍部隊一起發動諾曼底戰役,對納粹德國發起總攻。1944年初巴頓都一直在執行這項任務。

德軍高層敬重巴頓勝過其他任何一位盟軍將領,並認為他將是任何從英國進軍歐洲軍事行動的核心。正因如此,盟軍在1944年初設計的堅忍行動欺敵計劃里把巴頓設為盟軍入侵歐洲的關鍵人物。盟軍讓德國情報網大量收到假情報,使其誤認為巴頓已經被任命為美國第1集團軍的指揮官,並且正在對進軍加來海峽省作準備。但第1集團軍實際上根本不存在,而是在多佛爾附近地區使用道具和無線電信號等手段做誘餌來誤導德軍的偵查機,讓軸心國領導人相信這一地區有大批部隊集結。整個1944年初,巴頓遵照上級命令保持低調,使德國人以為他人一直在多佛爾,而他實際上正在英國訓練第3集團軍。堅忍行動的效果卓越,德國第15集團軍一直在加來省等待著巴頓率軍進攻,甚至在1944年6月6日盟軍進攻諾曼底後還繼續等著。一個月後,巴頓飛往法國回歸作戰指揮任務。美軍攻克聖洛後,巴頓指揮美軍第3集團軍橫掃布列塔尼半島,隨後又發明了坦克開路,機械化步兵和步兵在後面的類似閃電戰的戰法。該戰法卓有成效。巴頓最後的功勛戰役是突出部(阿登)戰役,用幾個軍和101空降師成功擊敗了希特勒的反撲。至此,巴頓名揚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休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揭秘:曾經目空一切的夜郎國今何在?它是怎麼滅亡的?
蘇秦和張儀兩人,到底孰優孰劣?
揭秘:歷史上第一個「破釜沉舟」的人竟然不是項羽
解密,清朝皇子養成記:清朝妃子不能撫養自己孩子?
揭秘宮廷秘史:清朝康熙皇帝的皇后與后妃接連暴斃之謎!

TAG:文休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