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老人也「挑食」嗎?他們應該這樣吃!
爺爺平時一個人住,最近我來陪他,他的胃不好,原以為對營養學頗有研究的我可以對他的飲食習慣加以調整,讓他吃得更放心更健康,可當我付諸實踐的時候卻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他自己有一些對食物的認知。比如從電視科普節目上看到洋蔥有抗氧化、抗衰老、預防骨質疏鬆,十分適合老年人食用,就開始頓頓飯不離洋蔥,少一頓都不行。殊不知過量食用洋蔥會使有胃腸道疾病的人病情加重。再比如很多年前看到新聞說黑心商家用藥物炮製豆芽,從此多年來從不吃豆芽。而豆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有「活體蔬菜」之稱。
這樣的認知不是個例,很多老年人對食物都有這樣那樣的偏見。其實,每種食物都有一定的營養價值,除了母乳對於四個月以內的嬰兒,沒有哪一種食物能滿足人對所有營養素的需要。因此,多樣化的飲食,平衡的膳食習慣對於人體保持健康十分重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應攝入穀類薯類、蔬菜水果類、動物性食物(肉、蛋、奶等)、豆類及其製品等食物,平均每天12種以上,每周25種以上。換著花樣吃,營養健康也不會膩,豈不是一舉多得。
如很多老年人一樣,爺爺也便秘。對於這個問題,他一直歸結於食物。便秘了,他就覺得是某種食物導致的,把那個菜打入冷宮永不再吃。
其實,只要不是器質性病變導致的便秘,通過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是可以改善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老年人:食物要粗細搭配、葷素搭配,細軟易消化;保證每天400-500g新鮮蔬菜,100-200g水果;少吃或不吃油炸、煙熏、腌漬的食物;積極適度運動促進胃腸蠕動利於消化排泄。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已大幅提高,渡過了僅僅追求溫飽的時代,大家都開始重視養生保健,希望健康長壽、提高生活質量。故而,市面上宣稱療效顯著的保健品鋪天蓋地的席捲整個保健市場,我卻為他們的甄選能力著急。發現爺爺大把大把的吃著各種保健品時,我只能苦口婆心擺事實講道理,才能讓他放棄這樣的所謂養生觀念!
保健品確實有一些保健作用,但是不能每天多種多量混合服用。除飲食攝入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老年人重視鈣、鐵、鋅等礦物質的補充。俗話說葯補不如食補,像乳及乳製品,水產品中的蝦皮、海帶、貝殼類產品,芝麻醬,豆類及豆製品,動物血、內臟,黑木耳,都富含鈣、鐵、鋅等一種或多種礦物質,是理想的食物來源。如有需要可以適當服用補充劑,但注意不要過量。
老年人不僅要吃得健康,保持好心情對健康也十分重要。兒女的關心最能使他們開心,所以,再忙也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
(文中配圖均為資料圖,僅供參考)
(作者 王澤,山西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


※60多歲老太要醫生給她下心臟支架,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白領健康不將就,一日三餐有講究
※為了維持美貌,她服用這種藥物,卻得了脂肪肝
※失眠像條癩皮狗,打狗棒法來了
※一個肘子,引來40萬醫藥費
TAG:杏花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