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自己的「神諭」潛意識
或許潛意識就是這樣的精靈
心理學家歐文亞隆說過,潛意識就像是寄居在人們大腦神經上的精靈。
它們在夜間活動,在縱橫交錯的大腦神經間,穿梭跳躍,活潑又調皮。
當意識退居幕後,它們就會跳將出來,為人們編織各種各樣、奇奇幻幻的夢境。
很可惜,它們不知疲倦為人們織就了一夜的夢,或許就會在清晨,當你意識到自己躺在床上的那個瞬間,陡然消失。
就像那漂浮在空中的七彩水泡,當你伸手想抓,它們卻啪嗒啪嗒,一個接一個地破碎了。
我很清楚地感覺到,昨夜做了一場冗長又複雜的夢。
因為早晨醒來,大腦疲憊不堪。
不過,與大部份人一樣,在清醒的瞬間,我失去了夢。
但是,這次又有所不同,因為有一句話,即便我已經起床刷牙洗臉,它還在大腦中徘徊。或許這是「夜間精靈」潛意識故意留給我的提示吧。
「no pain no gain」。
怎麼會是一句英文?精靈們實在調皮。
即便這段時間我有在努力學習英語,但是這句話,既不是我喜歡的格言,也沒有認真讀過,它怎麼像在大腦中扎了根?
我只得解釋為,潛意識,想要給我一些線索,為我指明方向。
這句話,可以有多種翻譯:不經歷風雨,不會見彩虹;不經歷痛苦,就不會有收穫;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等等。
無論哪種翻譯,似乎都是在告訴我,即便目前經歷著艱難,只要一直努力,前途就一定是光明的。
雖然,我已不記得夢的內容,但感受還在。我能清楚地感覺到自己在夢中歷經了很多困難、很多磨礪、很多痛苦,
然後終於長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一些朋友,在人生迷茫、找不到方向的時候,通常希望能獲得「神諭」,其實,與其找「神諭」,還不如耐心聽聽潛意識的聲音。
與意識相比,潛意識更加了解我們,了解那個「面具」底下真正的自己。
「no pain no gain」就像是一句箴言,或者是一個積極的暗示,給我的內心帶來很大的動力。
2017年,我的人生依然不是太容易,意識層面或許覺得艱難;但是潛意識卻充滿了信心。貌似應了那句話,
當我們覺得艱難之時,也許意味著更大的進步。
2017年,我依然堅持幾件小事,學英語、寫文字、閱讀、做微課,過程不易,但是no pain no gain .


TAG:愛悅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