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隋煬帝楊廣:說我是昏君,你們良心會不會痛?

隋煬帝楊廣:說我是昏君,你們良心會不會痛?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陝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於大興。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煬,是歷代帝王中最惡的謚號,陳覆滅之後,楊廣將這個稱號謚予陳後主,誰知十多年之後,大唐卻將其又還予楊廣,隋煬帝楊廣,死後只有惡謚,沒有廟號。多少年以來人們對隋煬帝殘暴、荒淫、昏庸的印象,也是深受《隋煬帝艷史》的影響。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對後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導致了隋朝的覆亡。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

網路配圖

在大多數人眼中,隋煬帝楊廣是一個荒淫的富二代,是個昏庸的亡國之君:他弒兄奸母,殘害忠良;他巡遊無度,靡費奢侈。對於隋煬帝楊廣的評價,並不能憑著某一件事就下定結論。正所謂,「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惡,但一罪也不能廢百功。」說到底隋煬帝不失為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他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建樹最多的皇帝之一,他又是一個人生極其複雜的君主,一個集文士、武帥、陰謀家、野心家、暴君等眾多角色於一身的人,不是簡單的昏君、暴君就能評價的。所以我們看事情看人還是要看全面再下定論,以事論事。

特別是近代以來,像《隋煬帝艷史》一類的小說,傳播甚廣,使得人們從小說、戲曲、電視劇、電影等藝術形式上了解到一個幾乎無惡不作的隋煬帝楊廣。以至於,很多人以為,隋朝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隋文帝楊堅廢掉原先的太子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實在是隋朝滅亡的先兆。

史書上對於隋文帝廢掉楊勇改立楊廣,採取了一種較為隱晦的方式來加以解釋。特別是關於隋朝歷史最為權威的《隋書》,以略帶暗示的筆調,透露給大眾,隋文帝之廢楊勇而改立楊廣為太子,是出於楊廣的作秀、欺騙,而隋文帝本人受到楊廣蒙蔽,再加上獨孤皇后推波助瀾,所以隋文帝就犯下了這個致命的錯誤,導致大隋步強秦的後塵,二世而亡。

不過,仔細分析,還是不難看出破綻來。《隋書》是唐朝初年編修的,參與編撰的都是上層官員,主編是以犯言直諫而聞名於世的魏徵。唐朝的天下,正是隋煬帝遇叛亂身亡,唐高祖李淵在廢掉隋恭帝楊侑自立而得來——相當於篡位。所以,在宣傳策略上,唐朝官方一定希望把自己與前朝區分開來,前朝荒淫無道而自己開明賢德。所以,在敘述前任皇帝隋煬帝相關史實的時候,必然會有意無意地抹黑隋煬帝,以此突出新舊兩個朝代的對比,讓人不再懷念過去的隋朝,以增加新政權唐王朝的統治合法性。

(圖)隋朝版圖

《隋書》上說原先的太子楊勇仁德、禮賢下士,而楊廣則殘暴不仁,至於奪得太子之位以前,楊廣那種虛懷若谷、勤勉恭謹的樣子全都是裝出來給父親隋文帝楊堅和母親獨孤皇后看的,以此來討兩人的歡心。而等到隋煬帝即位之後,馬上原形畢露,荒淫無道、殺戮無度。

不說別的,就說楊廣在父母親和所有人面前著意偽裝,這點恐怕不是很說的過去。開皇二十年廢立太子的時候,楊廣已經三十二歲了,如果一個人要在一部分人面前假裝一段時間,那是可以辦到的,可楊廣不僅在父母親面前,在幾乎所有人面前都做的十分得體、十分到位,因此而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讚譽,說實話,要這樣偽裝三十多年,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史書上的記載,恐怕有故意抹黑的嫌疑。

隋煬帝真的是我們口中所說的一無是處,昏庸無道的君王嗎?其實不然,歷史上的隋煬帝其實可以說是一位有著雄心壯志的帝王,如果用一句話總結他,那就是「功在千秋,罪在當代」。為什麼會有如此說法呢?因為隋煬帝隨便做的一件事,或許別的君王一輩子都干不完!

今天小編就來扒扒隋煬帝在位時的幾項「罪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功績。

影視劇中的隋煬帝

一、修建新都洛陽,洛陽位於我國現在的河南西部,新都洛陽南面對著伊闕,北面倚靠邙山,東控瀍河,黃河的大支流洛水縱貫其間,這無疑是政治、經濟發展中心的絕佳之地,新都洛陽在五代和北宋時仍在使用,遷都並不是真的因為隋煬帝驕奢淫逸、安於享樂,而是隋煬帝極高的戰略遠見的體現。

二、開鑿隋唐大運河。隋唐大運河以新都洛陽為中心,南起今杭州,北至今北京,全長2700公里,地跨8個省,溝通5大水系,溝通了中國古代南北交通,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大的作用,是中國古代史上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同時還是全世界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三、東征西討,南北統一!隋煬帝的軍事手腕也很強硬。開皇9年,隋煬帝奉命征討陳朝,完成了南北統一。他在位時征討契丹、大敗突厥、征討琉求、三打高句麗,這些戰爭將隋朝的領土擴充到印度的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區)以及台灣等地,在海南島上設置了儋耳、珠崖、臨振等三個郡,北邊也擴展了五原郡(今內蒙後套一帶)。

隋煬帝三征高麗,不過都失敗了,這對於一個帝王來說,無疑是可恥的。如果隋煬帝勝利了,或許很多人就會歌頌隋煬帝,為祖國開闊了疆土,但是隋煬帝輸了之後,後人給隋煬帝的評價就是窮兵黷武的罪名。其實大家看看漢武帝,不也是窮兵黷武打匈奴嗎?漢武帝是我最敬佩的帝王之一,我沒有貶低他的意思,但是實際情況漢武帝一生打仗也是勞民傷財,窮兵黷武,不過漢武帝的功績將這些所掩蓋罷了!

在隋煬帝統治的期間,先後征服了南越、琉球(今天的台灣),降和東突厥,收服吐谷渾,隋朝的疆域擴大,四裔民族也與漢民族和好,他曾派遣大臣出使西域,決心重建西域交通。並且確立了亞洲諸多小國對天朝的朝貢體系!

由於隋煬帝不知道做事情適可而止,不知道民眾的底線,才是導致他亡國的最終原因。我在這裡並不是為隋煬帝開脫罪名,實際上,隋煬帝的暴政,確實是導致隋王朝覆滅的直接原因。

關於 楊廣在歷史上的說法不是昏庸,而是把事情辦得太多了。皇帝要辦事只需要發聖旨,老百姓卻要出錢出力甚至破家喪命。老百姓只有在自己吃得飽穿得暖的前提下才會對國家建設和領土擴張感興趣,最差也要讓人切實感到這種希望。楊廣辦得很多事都算得上豐功偉業,但他在辦這些事的時候根本不考慮體恤民力,只是一味好大喜功。在這點上,他和秦始皇的性格非常相似。結果是消耗了百姓,成就了皇帝。雖然絕大多數老百姓不具備造反的能力,但是一旦有人帶頭,憤怒突破上限的老百姓們就會為造反者提供源源不絕的兵員和後勤,唐太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言的來源即此。

楊廣文武雙全,也確實做了很多事情,後人不能忽視他的功勞。但是他肆意放縱自己的功業心,不以百姓為念,專一好大喜功,惹得民怨沸騰,就是他的罪過。特別是在天下初平,人心思定的時候,這樣的作為更是與天下為敵,這才是隋朝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

至於什麼好淫無度等等,這些東西老百姓根本不在乎,所以到底真假,我們一般人也不會太在乎,這些是史學家關心的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談詩扒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吳三桂並非衝冠一怒為紅顏,而是為了自己
秦始皇駕崩前,接連發生怪事,預示著第一帝王的死亡?

TAG:煮酒談詩扒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