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八月讀書書目簡記

八月讀書書目簡記

八月份,讀書比七月份還少,只有六本。

換句話說,進度慢了。

當然,安慰自己一下:有一本書其實在八月末只差了一點點就讀完了。勉強還是可以算作讀了七本的。

只是,到底以讀完的日子來算,只有六本。所以,就不自欺欺人了。所讀的六本書,推薦的是《羅馬人的故事》系列九、十、十一;《理學綱要》;不推薦的是《古代希臘帝國》、《亞歷山大大帝》。

一、《古代希臘帝國》,【美】瓊·肯尼·威廉姆斯著,郭子龍譯。商務印書館。

不推薦。

因為最近都在讀《羅馬人的故事》,才從國圖借了一本希臘歷史相關的書。

但是其實只是最淺層的敘事介紹而已。

不能引發人的思考。

沒有嚴謹的邏輯架構。

語言也平平。

基本上一天可以翻一本甚至更多的節奏。

看了也就看了,卻沒有太多的收穫。

二、《亞歷山大大帝》,【美】德布拉·斯凱爾頓+帕梅拉·戴爾著,郭子林譯。商務印書館。

不推薦。

和《古代希臘帝國》這本書是一個系列的。這個系列的書看了三本,都非常失望。

借書是會選擇《亞歷山大大帝》,有著英雄主義情節的影響。

讀《羅馬人的故事》,愷撒、西庇阿、漢尼拔……在鹽野七生的羅馬人故事講述中,亞歷山大大地出現的頻次極高。無數人以之為偶像。

所以實在太好奇這是怎樣的天縱之才。

然而,這本書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另外,吐槽下:兩本書的定價都奇高無比。《古代希臘帝國》56元,《亞歷山大大帝》58元。實在是不值啊不值!

三、《理學綱要》,呂思勉。

強推。

從內容上來講,強推。

從語言上來講,其實大家要慎重。偏文言,又多理學術語。頗有艱深之感。是以不得不說,八月份讀書少,其實和這本書關係莫大。

此書讀來,有種不順暢感。這其實提醒了我:近年偏重外國史籍、外國典籍,疏忽了國史、疏忽了古代典籍。是時候將讀書方向稍作調整了。

初步打算,讀完《羅馬人的故事》系列之後,開始讀《劍橋中國史》。

忍不住感慨下:公司買這兩套書擺在辦公室,真是讓人感覺幸福感爆棚啊!

四——六、《羅馬人的故事》9-11

推薦。

當讀完《羅馬人的故事》10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種整個系列終於要讀完的感覺。

一路讀下來,從羅馬最初的崛起,到強大帝國的鞏固,裡面有愷撒等英雄人物的天縱英才,有羅馬一直延續的寬容與理性,有對現世生活的關注的現實主義智慧……而三世紀,帝國到底進入了迷途。

在解讀羅馬帝國與基督教的關係時,鹽野七生解讀了灰色地帶。

當人類從白一下子轉向黑的時候,會因為躊躇的心理而猶豫不前。因為要想跨過這道明確的界線,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不過如果從白色轉移到無限接近於白色的淺灰色則沒有那麼困難,隨著這個淺灰色不斷地加深,終於在連自己都沒感覺到的時候完全變成了黑色。於是從白到黑的轉變所具有的抵觸感也會變得非常微弱。

用灰色地帶來解讀羅馬的變化或者衰落大概也是可以的吧。

成為皇帝的人,由羅馬的名門,到元老院階級,到新貴,到義大利本土出身,到行省權貴出身,到行省無名之家出身……一方面這似乎是掌權者權力擴大的表現,但是另一方面是否可以懷疑,其實責任意識、治國經驗與能力等等,也是一個不斷滑坡與隕落的過程呢?

帝國的政策,也同樣是一步一步演變的。一切的發生都是環環相扣。馬克·奧勒留本身對哲學的偏愛,潛移默化影響到羅馬由現實主義向偏重思考的轉變,卡拉卡拉使全體行省居民具有羅馬公民權,導致羅馬公民權由期待權變成了既得權,於是喪失了其意義與價值,更是瓦解了原有羅馬公民權擁有者的責任意識;亞歷山大·塞維魯實施法律將屬於皇帝和元老院的司法最終決定權移交給各個行省的總督,也就相當於廢除了羅馬公民的上訴權,這相當於羅馬皇帝與元老院對地方掌控能力的降低……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

羅馬也不是一日衰亡的。

一路讀來,曾經熱血沸騰,現在卻難免唏噓不已!

羅馬,羅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言慧行 的精彩文章:

TAG:曉言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