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換個角度來談濕,到底用什麼方法來祛濕?

換個角度來談濕,到底用什麼方法來祛濕?

這次我們談談濕的問題。提起濕,估計大家耳朵都聽得起繭了,幾乎我們每天一打開手機,各個養生論壇不停地在講濕的危害,在講如何排濕。今天呢,我依舊談濕,不過要換個角度來談濕。

現在講濕,是因為眼下是排濕的重要時刻,為什麼呢?大家都知道伏天長夏是濕所主,就是長夏伏天是一年中濕最重的。但是,這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現在伏天馬上結束,秋天來了。秋天大家知道金氣所主,金氣運行的方向是向下的,因此,伏天長夏積累的濕氣開始下降了。有的朋友這裡要問了,濕氣下降不假,那又為何是排濕的時候呢?首先我們要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必須首先知道濕的性質。醫經曰:濕類於水,其質重濁,故濕邪有下趨之勢。就是說濕如同泥一樣,容易沉積,所以我們清淤泥,不能等到他沉積下再說,要想辦法在泥沉積前把它處理掉。這個就同我們治理黃河長江帶來的大量泥沙一樣,我們要植樹造林,保護源頭,保護植被覆蓋,固沙固泥不讓它們沉積到我們的大動脈中。所以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就能理解此時此刻排濕的重要性,如果說現在排濕是站在源頭上,以後排濕就是在入海口了,孰好孰壞,不言而喻!

知道眼下排濕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就需要區分你是什麼樣的濕,然後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排濕。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中有這樣一段話,「濕為土氣,土居水火之中,水陰而火陽,陰陽交感,水火相蒸,則生濕氣。火盛則濕化而為熱,水盛則濕化而為寒。濕熱者,治以燥涼,濕寒者,治以燥溫,在臟腑者,利其水道,在經絡者,開其汗孔,濕病之能事畢矣」。

這段話說的是我們的濕就分為兩種,一種是濕寒,就是寒濕,另一種就是濕熱。說到這裡,有的朋友會問,我們又不是專業中醫師,我們要如何辨別自己是何種濕?稍安勿躁,我們中醫講究辯證,我們身體中有了濕,我們的身體就會發出不同的癥狀信號。下面總結了一張表,通過這張表,我們可以簡單地自己辯證自己是什麼濕,而且知道自己的濕到了什麼程度。

請根據近一年的體驗和感覺,回答以下問題,並根據選項填寫分數:

根本不/從來沒有 —— 1

有一點/偶爾有 —— 2

有些/少數時間 —— 3

相當/多數時間 —— 4

非常/每天 —— 5

1、您手腳發涼嗎?(不包含因周圍溫度低或穿的少導致的手腳發冷)

1

2

3

4

5

2、您胃腕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嗎?(指上腹部,背部,腰部或膝關節等,有一處或多處怕冷)

1

2

3

4

5

3、您比一般人忍耐不了寒冷嗎?(指比別人容易害怕冬天或是夏天的冷空調,電扇等)

1

2

3

4

5

4、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膩感或者油亮發光嗎?(指臉上或鼻子)

1

2

3

4

5

5、您有皮膚濕疹,瘡癤嗎?

1

2

3

4

5

6、您感到口苦或嘴裡有異味嗎?(指口苦或口臭)

1

2

3

4

5

7、您吃(喝)涼的東西會感到不舒服或者怕吃(喝)涼的東西嗎?

1

2

3

4

5

8、您有大便黏滯不爽,解不盡的感覺嗎?(大便容易粘在馬桶或便坑壁上)

1

2

3

4

5

以上這個表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感覺給自己打分,其中第一二三七項代表寒濕體質,第四五六八項代表濕熱體質。判斷標準是這樣,如果寒濕體質各條目相加的分數大於等於十一分,為寒濕體質二度;如果各條目分數相加為八到十分,為寒濕體質一度;分數如果六到七分,為傾向是寒濕體質;濕熱體質的判斷標準同理,其中的一度二度代表體內的濕累積情況,不代表病情情況。

如果各位朋友通過這張表判斷出你是寒濕體質,在這裡我給大家提幾點建議。我們常說造象,治理寒濕體質,是一個治理環境的問題。其實我們的寒濕體質的形成與我們後天習慣有很大的聯繫,我列舉了以下習慣,大家看看是否都有:

(1) 飲食偏好生冷寒涼的食物;長期居住陰冷潮濕的環境;

(2) 常常淋雨、洗頭不吹乾;

(3) 不喜歡運動,動太少又缺乏流汗,容易累積寒濕。

(4) 長期勞累過度的人,容易造成脾虛、腎虛體質,身體無法正常排除體內水濕,就會造成體內寒濕積聚。

針對以上習慣,我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1) 天冷外出盡量戴帽與口罩,頭部相較於其他部位更易受寒邪侵襲,其次則為呼吸道。

(2) 減少冷水洗手、不赤腳踏冷地板,寒濕體質的人若不避寒濕,容易產生筋骨關節疼痛。

(3) 少吃寒涼食物,冬季多吃溫熱性食物,有助增加體內動能。

(4) 平日可多熱敷腹部,熱敷有助提昇陽氣,幫助驅散體內寒濕。尤其有痛經、不孕問題的女性,有助改善婦科疾患。

(5) 天冷適當溫水洗浴,蒸騰的溫水熱氣可發散寒濕。

接下來,我建議大家可以口服寒濕體質茶,咱們這個體質茶性溫和醇香,有補陽散寒暖胃作用,長期飲用對調理濕邪、健脾胃,對陽虛氣虛型寒濕體質起到重要功效。

如果你通過我們的表判斷出自己是濕熱體質呢?首先你要自己分析我們自己的不良習慣例如:

1、嗜煙酒的,經常熬夜的,這種人精神不佳,給人一種濁的表現:頭髮油膩,頭皮屑多;眼睛分泌物多;說話口氣很大;身上的汗味很大,眼睛不清澈,舌苔黃膩。女性還會長期帶下色黃,異味大。

2、滋補不當:如吃很多銀耳、燕窩、冬蟲夏草等滋補的東西,滋補過度,造成脾胃運化失施,促生或者加重這種體質。

3、長期情緒壓抑,借酒澆愁。肝膽是薄弱環節,肝膽疏泄不好。

4、長期生活在濕熱環境下,比如沿海地區。

針對以上情況,我提幾點建議截斷滋生濕熱的源頭

1、飲食上少吃甜食、辛辣刺激的,少喝酒,所有食物中濕熱之性最大的莫過於酒。飲食方面要盡量清淡。

常見的祛濕食物:綠豆、冬瓜、絲瓜、赤小豆、綠茶、花茶、紅茶。

常見的祛濕食療方:比如山藥薏米粥、山藥薏米紅豆粥、小米粥等。

常見的祛濕導引方:站樁、深蹲、跪膝、不一按摩法等。

常見的祛濕保健方:拔罐、艾灸、刺血、推拿、按摩穴位等。

2、生活起居:

忌諱熬夜,熬夜會增加濕熱。因為熬夜傷肝膽,會非常影響肝膽之氣的升發,容易生濕熱;另外盡量地避免在潮濕的環境中工作或居住。比如你是個痰濕體質,居住環境盡量不要是低層,或者需要你做好防潮除濕的工作。當然如果有朋友喝過含象堂的寒濕體質茶和濕熱體質茶也希望大家多提意見,這個茶也是虛心老師按照當下的情況配伍的,具有和胃、寬腸、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痹、清熱祛濕等功效。還有,茶很好喝,但你不能一股腦都喝完。喝的時候咱們要帶著意念喝:熱茶入口,以水燙牙,意念茶湯順脊樑下注,直達腰部,確實感覺熱流到了腰,再喝下一口,口口有著落。一杯茶下肚,後背和腦熱有微汗,這叫「清腦洗髓」。

含自然.匯萬象

,含象堂大健康

「側重原創文章和乾貨分享」

,含象堂風水符咒陰陽學

「側重五術玄學道術落地」

,虛心的含象堂

「含象堂論壇和資料收集」

含象生活一氣流通

含象堂,創立於甲午年申月。丁酉年,北京含象堂中醫藥研究院成立。含象堂側重玄學七術(山醫命相卜樂謀)的研究以及在生活中的落地轉化。寄望可以在當下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繼承古人的智慧利用造象理念,營造屬於自己的陰陽和合的生態圈,從而規避對西學環境的嚴重依賴。接地氣重實戰造環境,讓古人知識為我所用,更好地應對當下社會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和品質,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祛濕 的精彩文章:

秋季減肥養生首先要祛濕,看看該吃些什麼,對身體健康有幫助
排濁、祛濕、補氣三步做完,輕鬆祛濕氣,你學會了嗎?
祛濕毒的「冤家」來了,9月多吃草,平衡膳食無濕瘦身身輕盈
身上這裡「發白」?說明你濕氣很重,趕快吃這幾樣,及時祛濕
大家都知道紅豆薏米可以祛濕,但是千萬別和這個東西一起吃!

TAG:祛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