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哭和發脾氣的時候,你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去做?
好看的人都關注了她
昨天,朋友帶著她兩歲多的兒子來我家做客,也許是不熟悉我家環境,也許是心情欠佳,小傢伙從進門起就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當我走進他,表現出想要抱抱他的熱情時,小傢伙竟「哇」的一聲哭了!
令我沒想到的是,朋友開始大聲呵斥起他來,「哭什麼哭!阿姨不就是想抱抱你嘛,這有什麼好哭的?不要哭了!怎麼還哭?媽媽說話又不聽了是不是?」見小傢伙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朋友又望向我,「來來來,我們都去卧室,不要理他,讓他一個人在這裡哭吧!」說完,朋友就一個人走開了。
看小傢伙哭得越來越傷心,我趕緊走到他的面前蹲了下來,「阿姨聽到你在哭了,你是不是不開心呢?」小傢伙低著頭沒有任何反應。「那你是不是因為沒有來過這裡,又不認識阿姨,所以有點害怕?」我繼續輕聲問他。小傢伙遲疑了一會,點了點頭,嘟著嘴淚眼汪汪委屈地看著我。見他有回應,我趕忙拿紙幫他擦掉了眼淚,然後接著說,「寶貝,阿姨家有你最愛吃的哈密瓜,有特意給你準備的禮物托馬斯小火車,還有你一直在視頻里看的那個可愛的小妹妹,你要不要跟阿姨一起去瞅瞅?」小傢伙猶豫了一會,慢慢把把小手伸給了我。
朋友見我拉著不再哭鬧的果寶走進卧室,一臉的不可思議,「真有你的啊,你是怎麼做到的?」
我是怎麼做到的?我想,這應該得益於生了女兒後,聽的那些心理學家的講座吧!很多寶媽都曾和我說過,她們非常困擾於這個問題,那就是「當孩子哭和發脾氣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去做?」
那麼今天,我就根據以往所了解的一些方法,來和大家談談這個困擾。
一,如何去解決孩子的哭!
有寶媽會說:千萬別立刻去回應,如果你回應太快,他就會依賴你,這樣就不容易獨立了。
也有寶媽提出:不要去理他,讓他一個人哭,哭著哭著就好了。
這些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我認為,完全不對!
因為寶寶的情緒就是用來溝通的,尤其在還不會說話以前,更是完全依靠哭來做表達。所以當他哭,我們必須要做到有哭必回應!
「寶貝我聽到你哭了,我知道你在叫我對嗎?怎麼了呢?來,媽媽來看看!是不舒服了嗎?或者是肚子餓了嗎?還是因為什麼不開心了呢?」
最開始要試圖去了解孩子的這次哭背後到底想傳達些什麼。而回應孩子的情緒之後,如果你發現他的要求未必合理,例如他想要多吃糖或者是多看動畫片等等,這些要求你是可以不用答應的。因為規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邊界的生活能給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但是如果你經常放任他一個人去哭,他就會慢慢變成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容易擁有自信心,也不容易有好的衝突管理能力和抗挫能力的。
我們應該認同孩子的情緒,給予回應後,再去解決問題。
二,如何處理孩子發脾氣!
當孩子發脾氣很激動時,我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同樣是幫助孩子安撫他的心情。等到他的心情安撫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我們再去開口跟他講道理,或是訂規則,才會真正起到作用。
張怡筠老師曾說,「情商教育之黃金法則: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也就是說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不可以忽視孩子的感受。我們首先要做到都是和她產生共鳴,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們不愛她,或者只是想要控制她!
譬如寶寶無緣無故把水都潑在地上。我們不要一上來就罵他「你為什麼把水潑地上」,或者威脅他「你再這樣,媽媽就打你了」。我們首先要去認可他,「你這樣是不是覺得很好玩?媽媽也喜歡這樣玩。」 然後再去引導他,「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找到一個地方去玩,而不是這樣滿屋子潑水,媽媽還要打掃會很辛苦。」最後,我們 讓寶寶自己找到一個可以玩水的地方,譬如浴室,或者戶外,再陪他去玩。
再譬如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搶玩具。我們不要一上來就說「你不要去搶」,「你去給誰誰道歉」,或是「算了,媽媽再去給你買一個」。這是家長在代替孩子去解決問題,並不是我們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我們首先應該問發生了什麼,讓孩子自己訴說。再然後去認可孩子情緒,「那你們是不是都很不開心呢?」最後再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那我們一起想一個解決的辦法讓大家都開心好嗎?」當這個問題解決了,我們再告訴孩子,「那麼下次,你就可以主動去學會分享,學會解決這個問題,學會寬容。」
由此可見,真正高效的做法,不是斥責孩子不可以,而是告訴他,我理解你剛才為什麼這樣!這種理解說出來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幫助。當爸爸媽媽說「我理解你,你今天這樣做是因為這個對吧」時,孩子會覺得爸媽懂我了,也更容易安靜下來。
再譬如,當我們去商場,孩子一定要某樣玩具,而我們不想買給他,不想讓孩子覺得所有訴求都必須得到滿足和回應時,我們要怎麼做?這裡非常推薦小7老師的快餐法則。就是repeat,choose,wait。
在快餐店,我們點完餐,服務員的第一句話一般都是重複一下我們點的餐。「你好,你是要一個漢堡一份小薯對嗎?」這便是repeat!而當我們面對寶寶,我們可以把這句話轉換成「寶寶,你要這個娃娃對嗎?」以此類推,服務員的第二句話「那你是在這裡吃還是帶走」可轉換成「那寶寶,你是想生日那天要,還是聖誕節要」;服務員的第三句話「請您在旁邊等餐」可轉換成「到那天媽媽帶你來買,你再等等好嗎」。
當然,到了那天我們也必須信守自己的諾言,把玩具買給寶寶,同時告訴寶寶,你值得擁有這個玩具,媽媽也一定會說到做到。(這個方法只適用於三歲以內沒有邏輯可言的寶寶。這裡我們要切忌幾種語言,譬如貶低孩子,這是什麼破玩具,不要不要。或者忽略孩子,家裡一堆玩具不要買了。)
很多社會案例都在證明著,經常被忽視感受的孩子,長大了會變得冷漠,甚至走向犯罪!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就像孩子哭,你就讓她哭,並不去撫平她的情緒,她無法得到安慰。孩子發脾氣,你就更大聲指責他或是乾脆不理會他,等他長大了,很大程度會變得叛逆。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這輩子會不會幸福,會不會快樂,會不會成功,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便是他的情商力,也就是他的心理能力。而6歲以前,幼兒大腦發展迅速,這個時期寶貝的情商能力是可以預測未來成功與幸福的。所以,我們一定不要疏忽這方面的培養。
做家長是門大學問,也是極其需要智慧和耐心的一件事,我在慢慢摸索和學習,也希望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寶媽,都能或多或少有所啟發!
——THE END——
芸小朵
育有一女的90後辣媽
熱愛生活,朝氣蓬勃,滿滿正能量
喜歡我,就來關注我吧


※如果不愛你,就不會對你發脾氣的星座
※這三個生肖女脾氣火爆,天生就是做老闆的料子
※承山穴:運化水濕,固化脾土
※一點就著,你周邊那些暴脾氣的星座們
TAG: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