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秋來了,走,摸個秋去!

秋來了,走,摸個秋去!

「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裡來。我們日里到海邊撿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賊嗎?」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裡是不算偷的。」

這是魯迅小說《故鄉》中的一篇文章《少年閏土》。還記得語文課本上所選的這篇《少年閏土》嗎?閏土是魯迅家幫傭的孩子,是魯迅少年時候的玩伴,更是魯迅的鄉土老師。譬如,閏土說的這句「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裡是不算偷的。」著實讓魯迅詫異,也恐怕是現代小朋友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如果你問一問身邊90年以前出生的人這樣一個問題:「小時候,你干過偷瓜摸棗的事兒嗎?」對方八成會立即礙口識羞,狡黠一笑。七月處於夏秋之交,瓜果俱熟,被人親切地稱為「瓜月」,所以,偷瓜果是七月常有的事。

身為一個農村孩子,我對童年偷瓜的事記憶猶新。往瓜地里一走,西瓜、冬瓜、南瓜、北瓜、絲瓜、苦瓜、瓠瓜、木瓜……讓人眼花繚亂,在所有瓜中,開膛即食的西瓜顯然更具吸引力。

每當三四點鐘放學的時候,約上幾個狐朋狗友,悄摸地往西瓜田裡遷移。偷西瓜最好的時機,就是太陽正毒的正午,這時候看瓜人正困得打盹兒,或是日落西山天漸黑時,這會兒視線太暗,容易得手。

偷西瓜實在是一門技術活,什麼聲東擊西、瞞天過海、暗度陳倉都是必不可少的戰術,如果不幸打草驚蛇,切莫驚慌失措,使個苦肉計,或者叫一聲叔就可瞬間反客為主。實在覺得這一系列流程太過燒腦,完全可以一開始就使個笑里暗藏刀的伎倆,然後讓其他小朋友左右攔障,自己再順手牽羊,絕對算是一項事半功倍的偷瓜行動。

與現代商學院里大學生專修的Teamwork課程相比,偷瓜行動的人力分配實在值得琢磨,一人放風,一人上手,一人引流,一人斷後,大事干畢,結義於瓜田李下,回到家後,父母威逼利誘再三,緘口不言,絕不出賣同行夥伴,不也是一種轟轟烈烈的俠義行徑嗎?

偷瓜兒童的初衷,並不為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因此也並不覺得膽戰心驚,反而覺得偷瓜是一件快活事兒。作為一個長大了的偷瓜兒童,城裡的山珍海味也吃膩了,倒是時時刻刻會想著能再偷一次瓜,過一把無法無天的癮。

就像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時,圓了大觀園裡過慣了錦衣玉食生活的姑娘們的夢,滿滿當當裝了一大口袋的棗子,倭瓜(南瓜)和各色野菜。在劉姥姥那裡,這是一片微不足道的窮心,在那些姑娘們的眼裡,這些比金銀財寶還要受用許多。

今年秋季,我應景兒回到了農村,也打算過一回村民們看來不值一提的「瓜果癮」。伴著秋雨連綿,回到了闊別了好幾個月的家鄉,乍到家的那一刻,滿目的綠意撲鼻面而來,讓人好不受用。暮春時候種了許多的花草樹木,這個時候,薄荷已然蔓延成一條透著涼意的綠河,鴛鴦茉莉和梔子樹肥厚的葉片上泛著飽滿的水珠,南天竹、含笑樹和雪柳劍一樣地沖向了天,玫瑰和月季也齊頭並進,毫不因為秋天的來臨也放緩生命的步子,還有掛著各色果子的山楂、木瓜、銀杏,與爬在牆頭的瓜蔓們構成了這個秋天最繁華的風景。

再看蔬果們,豆角長得像青色的絲帶,冬瓜肥得似剛出浴的嬰孩,高粱泛黃,毛豆脹滿,紅薯藤發瘋似地長,在冷風凄雨中顯得愈發燦爛。遠處,有若有若無的冷桂的甜香,讓人不得不感慨,植物的生命力比人可要堅韌多了。

聽老人們說,每年七月來時,地方就興起了一種習俗,叫「摸秋」。說白了,就是在瓜果成熟的季節,男女老少趁著夜月的光,往田家的瓜地里走去,信手摘幾顆瓜果。如果碰到了值夜的人,最多一聲「是誰來摸秋了啊!」這個習俗,不正是少時偷瓜摸棗的翻版么?

清代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中記載:「女伴秋夜出遊,各於瓜田摘瓜歸,為宜男兆,名曰摸秋。」婚後的女子,約著幾個女伴,特特到別人田中偷瓜摘豆,摸到南瓜(男瓜),就可生男孩兒,摸到扁豆(娥眉豆),就可生女孩兒, 瓜豆地的主人非但不會恨聲嘆氣,反而不亦樂乎。

聽罷不禁莞爾,這樣的習俗,只能存留在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吧!如果是在食物嚴重短缺的饑荒年代,人們度荒保命都成問題,豈能對偷瓜摸棗的行為一笑了之?更多地,一廂情願的摸秋者會聽到「是哪個翻瘟死的、砍千刀的,我南瓜還只有錠子大,就連瓜帶葉帶花都給我揪光了,小心讓我看見,看我不打斷你的腿!」之類的怨聲載道。倘若是在現代個人利益至上的時代,摸秋這樣的藝術行為更是奢望了。更多地,我們會看到渾水摸魚、翻牆入室、撬門扭鎖之類的損人利己的勾當,而況談何民俗風情?

我猜想,人們對摸秋習俗至今念念不忘,是因為他們心中還存著一段對於美好社會的回憶。在聖誕節、情人節大行其道的今天,於那秋高氣爽、皓月當空、秋蟲唧唧、風靜神清之時做一回摸秋的夢,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吧!

儒家的經典《禮運》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將信修睦。……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顯然,在人人為己的當下,天下為公成了一句虛置的響亮口號。至少在此刻,大同社會的理想離我們還很遙遙無期,人人為公的社會道德沒有了,各盡其力的勞動態度沒有了,還談什麼摸秋?

如果摸秋這個習俗被普遍化了,也許不久就會看見,一群無物不傾入囊中的持刀帶棒者如鬼子進村一樣地實行「三光」方案、如土匪下山洗劫一般地掠走別人的血汗成果,老者口中所說的「摸秋不為偷」只能變成可笑的幻想。什麼「盜亦有道」,在財產和利益面前,所謂的行為規範是無用的虛設。像《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和周潤發黑幫英雄片中的「重情重義」只能是一群蠅營狗苟的鼠輩之賊眼中的笑餌。

滿目的石榴、棗子、茄子、冬瓜、南瓜、花生、玉米,讓我依舊對摸秋有一絲希冀,試想,當又大又甜的棗子和石榴掛在比肩高許尺的樹上,當又圓又香的南瓜、冬瓜爬在沾著夜露的闊葉邊,當又長又嫩的茄子、絲瓜日夜兼程地像秋意一般向你我湧來的時候,遠處傳來一聲:「秋來了,走,偷個瓜去!」,我們的心該有多雀躍歡騰?

文/玄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玄譚 的精彩文章:

羽葉蔦蘿:為全天下情人而盛開的「愛之花」
高明的詩詞家,最長於書寫聲音
杜牧:一個渾身散發著植物氣息的「森系詩人」
《詩經》被評為「世界最美的書」,美在一個字?
讀李商隱詩,如求無解方程

TAG:國學玄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