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趙孟頫入室弟子,卻又是反對派!

他是趙孟頫入室弟子,卻又是反對派!

元代詩文家、詞曲家、書畫家、茅山派道士張雨(1283~1350),又名張嗣真;字伯雨,號貞居之,又號句曲外史。錢塘(浙江杭州)人。

據資料記載,「張雨其書初學趙孟頫,入松雪之室。」趙指導他學李邕《雲麾將軍碑》,得上疏漢密字形,筆法遂趨猛峭勁利,所書《台仙閣記卷》可見其蹤跡。他去掉了趙書的雍容、平和,添之以神駿、清遒,其《九鎖山詩楷書卷》便有六朝人的寬舒高古、清癯出塵氣息。

《台仙閣記卷》局部

《九鎖山詩楷書卷》局部

其後遊歷識見增多,六十歲後脫去道袍,還其儒身,隱居於杭州,與黃公望、倪瓚、俞和等一批隱士過從,尤與楊維楨往來甚密後,他的思想與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他耽溺酒色,尋歡作樂,貪圖「一刻春無價」,書法上他又私淑於米芾,書風遂變為放縱、恣肆,其代表作《登南峰絕頂詩草書軸》,以方瘦長曳、虛實變化之筆,在行氣、章法上用對比度特別大的疏密聚散和激越跳蕩,作品呈現出一種隱逸文人孤傲不群頗為偏激的表現主義風格。故明人周之士《游鶴堂墨藪》評曰:「張伯雨健而近佻。」這種審美立場自然還停留在趙孟頫審美中庸觀的範疇之內。

《登南峰絕頂七言律詩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登南峰絕頂詩草書軸》高108.4厘米、寬42.6厘米的立軸書,乃元代書法作品所罕見。查《中國書法全集》元代編計7卷80位書家近300件作品中,只有7件立軸作品,其中楊維楨2件,張雨4件,倪瓚一件。可以說,張雨和楊維楨是中國書法從翰札、卷、冊轉向立軸書的開拓者。

四件立軸書有兩件高度均在三尺以內,比起明代中期以後動輒逾丈的高堂大軸來說尚屬小件,但這種轉變引起了書法創作與審美摸式的巨大變化。如果說張旭、懷素、黃庭堅的大量草書卷從文字內容上已完全脫離實用進入純藝術創作狀態的話,那麼張雨等的立軸作品則進而從審美形式擺脫了實用功能,可以說這種立軸書是從創作到審美均進入了純藝術。張雨在立軸書法創作的開拓之功。

《題畫二詩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他在復古主義大潮之下,口頭上和趙孟頫一樣講回歸魏晉,而在創作實踐上仍與北宋蘇、黃、米為旗幟的尚意書法觀一脈相承,其本質上是趙孟頫書法的反對派。

@內容來自網路,本文內容觀點,僅供書友參考。

@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其它錯誤請及時與我們聯繫以便更正或刪除!

文人的雅用

【月下美人】

傳統專業毛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懷素二十五字,捍衛法度尊嚴
書法想寫出名堂,看好這八點
史上最全硬筆書法初學指南五:古帖篇
臨帖,第一步要達到這個目標
跟著美女大咖學書法——硬筆初學方法論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