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翡翠的標準:工、韻、傳、證

翡翠的標準:工、韻、傳、證

一件翡翠作品,在有了好的材料之後,人文的附加因素可以對其起重要作用,可以說一件作品是「化腐朽為神奇」還是「黃鐘毀棄」,全在於人為。下面就以「工、韻、傳、證」為序論述。

翡翠的「工」

「工」在翡翠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關乎翡翠作品的成敗、品次。而且工可以分為「雕工」和「鑲工」。前者是對翡翠材料進行雕刻,後者是對翡翠成品進行再次包裝。兩者對於翡翠作品都有很重要的影響。翡翠的雕工歷來講究「好料下好工」,但是隨著翡翠材料的日益昂貴,必須扭轉思維,要對翡翠材料進行更高水平的利用。在評定一件作品雕工時,我們可以從其紋飾的線條流暢細膩程度,人物開臉的比例、紋飾圖案的布局等考察。同時要注意其打磨工藝,好的翡翠作品精工細雕,打磨拋光講究,使得成品呈現出極高的美感。至於鑲嵌工藝,則是利用白金、黃金、紅藍寶石、鑽石等貴重材料對其再次包裝。好的鑲嵌能使翡翠錦上添花、熠熠生輝,更加光彩照人。這就要我們在挑選時,注意鑲嵌的工藝是否精湛,工藝是否烘托或者升華了翡翠的美。

翡翠的「韻」

翡翠的「韻」指的是「韻味」。目前市場絕大部分的翡翠作品是傳統吉祥寓意的題材,如大肚彌勒、肉頭佛像、娃娃臉觀音、生肖、福豆、福貝、龍紋、鳳紋等。這些傳統題材對於日常祈求平安等佩戴是可以的。但是千篇一律的重複,約定俗成的程式總感覺缺點韻味。這類東西實際拼的是材料本身,工藝上沒有太多可取之處。

長遠看,如果要想翡翠飾品不流於俗套或者大眾化,那麼追求翡翠的「韻」是需要考慮的。現今有些具有開拓精神的雕刻藝人呈現了不少新式題材,或是從古代文人詩詞尋求意境;或是從當代國畫等找尋題材;或者乾脆利用俏色做各類仿生作品。呈現的作品或者山水朦朧,或者明月當空,或者典雅成詩,或者活靈活現。總的感覺讓人眼前一亮,不同凡響。這些作品是雕刻藝人傾注了自己的想像,蘊含了古人的詩情,或者今人的生活,每一件均有自己的特色及意境,不重複、不固化。具有藝術感染力,蘊意著美感的藝術品,具有比較高的收藏價值。

翡翠的「傳」

翡翠的「傳」指的是「傳承」。這是專門針對翡翠的收藏而言。明清以來的老翡翠,如果出身豪門名媛,價值當然大大提升。比如2014年春拍蘇富比拍賣的芭芭拉·赫頓舊藏天然翡翠珠項鏈,成交價高達2.14億港幣。最近香港一個拍賣公司宣稱的慈禧翡翠朝珠起拍價也達到了1.8億元。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名人遞藏對於翡翠收藏價值提升具有很大作用。

國外有拍賣名人珠寶首飾的傳統,從目前的趨勢看,中國在逐步跟進,比如2011蘇富比推出的「芳華絕代梅艷芳珠寶手錶珍藏」專場,即是一個信號。不僅歷史名人,當今社會名流、富豪收藏或者佩戴過的翡翠都具有更高的價值。另外「傳承」也指著名品牌企業出品或者工藝美術大師雕刻。大師之作一般具有品質保證,如王朝陽的一些翡翠作品,如翡翠製造庫出品的作品,都是極為出色的。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翡翠有望成為一時經典,是一個時代的工藝精華,價值當然高出一籌。所以在翡翠的選購及收藏中,品牌及傳承效應,也是應該把握的。

翡翠的「證」

「證」就是指「證書」,即把翡翠送到各類國家級珠寶玉石檢測中心、省級珠寶玉石檢測中心檢測,出具檢測證書。這些檢測中心都是國有機構設置的服務點。是非常專業及權威的珠寶玉石檢測鑒定機構,其出具的證書是具有科學性的;並且具有法律效力,即證書出錯造成送檢人損失是可以追究責任的。這與時下古董珍玩由所謂專家出具的證書是有很大區別的,所以翡翠收藏者對這類正規證書可以放心。俗話說「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收藏者眼力再高,也有走眼的時候。面對現今高仿翡翠、染色翡翠技術日益成熟的情況,「眼力鑒別+科技檢測」是明智的選擇。所以,當我們購買高價值翡翠時,要求賣家提供專業檢測證書,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也是給自己提供一個專業參考意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石頭翡翠原石 的精彩文章:

翡翠圈子對買賣雙方的一些「潛規則」
謠言:翡翠賭石史上最大奇葩
翡翠原石及成品都有的玉筋

TAG:小石頭翡翠原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