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燕國故地作家村散文

燕國故地作家村散文

作者

簡介

李涓,1963年生,本溪作家協會會員,業餘寫作,筆耕不輟,卻是一個電腦盲。喜歡雜文、散文及古典文學,對歷史更是情有獨鍾。生活簡單,以書為伴。

散文鑒賞

燕國故地作家村

——桓仁回龍山村訪記

今年「五一」節期間,一位畫家朋友約我們去桓仁採風。我們的目的地是被譽為本溪作家村的桓仁回龍山村。行程接近五個小時,我們一行五人便風塵僕僕地到達了目的地——桓仁回龍山村,一個普通的遼東村落。這裡有什麼呀?滿眼的莊稼地,我露出了不屑的表情。

當地的老農非常好客,得知我們是市作協成員,都爭相恐後地約我們到家裡住宿。一位六十多歲的王氏大哥不容分說,率先拎起我們的行囊,說話大聲粗氣:「到我家去,我雖然是個大老粗,卻特別喜歡和文人打交道!」

王大哥家裡很簡樸,卻很清潔。女主人待人接物、恰到好處,言談舉止透著文雅之氣。王大哥告訴我們說,妻子本姓「姬」,祖上曾是西周武王的後裔。後為避戰亂,多次遷移,遷到某地,所以就改姓某地的地名了。主人沒有透漏大嫂的姓氏,我們也不便多問。一聽說王大嫂祖上曾是貴族,馬上引起了我們這些平日里喜好舞文弄墨的文人們的好奇。大家異口同聲,一定要大嫂講講她的家族史。大嫂很爽快,滔滔不絕地將話題拉回到了遙遠的戰國時期……

原來,大嫂的祖先曾是周武王分封的「姬」姓燕國的諸侯王,實力非常強大。大嫂的爺爺活著的時候,曾經告訴過她,兩千多年以前,她的祖先們就居住在回龍山村,這裡曾經是古代燕國的封地。到戰國時期,在各諸侯的不斷征戰中,燕國的勢力受到削弱。強大的秦國在滅掉了韓、魏、趙之後,便將銳利的魔爪伸向了燕國。燕太子丹派荊軻刺秦失敗後,便開始組織反秦的武裝力量。大嫂的祖先就是燕太子丹麾下的一名成員,當時家族勢力也隨著國家勢力的削弱而削弱。燕國被秦國滅亡後,大嫂的祖先不甘心俯首甘為秦國奴,便組織家族成員背井離鄉、向北逃亡。因為當時秦國滅掉燕國後,立即揮師東進齊國,整個華夏大地都已經成了秦國的領地。所以,大嫂的龐大家族只能逃到秦國勢力達不到的北部匈奴地帶,也就是現在的蒙古地區。當時,隨同他們一起逃亡的還有一些其它姓氏的貧民家族。秦國統一之後,和匈奴之間發生了幾次武裝衝突,大嫂的家族又被迫流離失所、四處逃難。秦朝被起義軍滅亡後,大嫂的龐大家族又幾經磨難重新回到了回龍山村。大嫂的祖先從西周受武王封於燕國時起,就開始記載家史。遠古時期的家史記載有甲骨文的、竹簡的,發明造紙後才有了紙質的。能夠留下千年家史的只能是貴族,因為貧民沒有條件送孩子讀私塾。大嫂的家族史從西周到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民國、直到文革時期,破四舊,大嫂的家族史——整整一小木箱的家族興衰的代代傳承的歷史見證,被一群「紅衛兵」小將冠之以「封、資、修」、「毒草」被付之一炬·········後來,爺爺憑藉記憶手記了一部家史。爺爺過世後,記載家史的任務就落到了大嫂的父親頭上。聽完了大嫂的講述,我們大膽地提出了一個非常奢侈的請求,想目睹一下她的家史。大嫂說,父親過世後,家史就一直保存在大哥手裡。大嫂沒有拒絕我們,表示可以和大哥溝通一下。我們足足等了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大嫂才給了我們回信,看看可以,但不可外傳,這是爺爺臨死前的忠告。我們都會意地笑了:真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五分鐘不到的車程,我們便趕到了位於回龍山村南部的大嫂的長兄家裡。因為我們不便透露主人的信息,所以,在這裡,我們只能隱去主人的姓氏,就以「大哥」相稱。剛開始,大哥對於我們的造訪有些戒備,談話也有些尷尬。在交談中,我們有一位作家朋友無意中提到了當地的一位已經過世十多年的朋友的名字時,這位大哥馬上眼睛一亮:「那是我小舅子,非常有內秀了,只可惜,家裡剛剛過上好日子,他就走了。一說起小舅子,大哥的話匣子就打開了,更為我們的談話打開了僵局。原來,大哥妻子的祖上也是回龍山村的人,而且家族也挺龐大。文革時期,大哥的岳父在一次酒後曾拿高貴的出身作為炫耀、嘩眾取寵,沒想到,被一些想往上爬的居心叵測的傢伙們無限上綱上線,並扣上了一大堆與資產階級有關的不倫不類的大帽子,最後還被關進了牢房。我們非常理解大哥的心情,也就越發的不好意思開口催促大哥拿出家史讓我們一睹為快。倒是大哥突然意識到了,便從一個現代人很少見的古色古香的柜子里拿出了他的家史——一本外皮用的是油畫紙、裡面是已經泛黃了的用過去的普通白紙自做的十六開大小的薄冊子。大哥告訴我們,這部家史對於他們家族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因為這是爺爺完全憑藉記憶整理出來的。文革中,爺爺為保護家史,被紅衛兵小將打殘了,還進了兩年監獄。出獄後,爺爺依然受到監視。為了把家史留下來,更是為了把回龍山村的悠久文化傳承下去,因為他們的家史詳細地記載了回龍山村在西周時期受封於燕國以及整個春秋、戰國時期的發展歷史,除了秦朝、以及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南北朝分立,為避戰亂,大哥的家族被迫離開了回龍山村。在後來的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國時期,大哥的家族基本上都是以回龍山村為中心,逐漸向四周蔓延,最遠不過方圓百里。繁茂的大家族曾在元朝、明朝、清朝這三個朝代,曾因某些政治原因,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家族成員銳減。可是,無論遇到怎樣的磨難,他們的家族史都不會停止記載。

我小心翼翼地翻開了大哥的這部家族史,一種敬畏之感油然而生。這是怎樣的一部家族史呢?相信,只要是看過的朋友一定會和我一樣感慨萬千的!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家族的歷史記載,更是關於回龍山村兩千多年興衰的歷史見證。在近兩百多頁的敘述中,不僅都是由工整的楷書完成的,而且都是用的文言文,非常言簡意賅。大哥告訴我們,因為當時正處於文革時期,爺爺雖然被釋放出獄,但仍然被管制。「無產階級專政司令部」三天兩頭就要對爺爺進行一次突審。所以,爺爺為避免再遭不測,就採用文言文來記載。因為那些造反派都是大老粗,肚子里沒有多少墨水,爺爺的文言文又都是真筆字,所以,才會多次矇混過關。這在當時的形勢下,撰寫家史屬於四舊。從這部珍貴的家史中,我們不僅得知了回龍山村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古老村落,而且還獲悉了很多史料中難以查閱的當地的古老習俗,更讓我們驚喜的是,原來回龍山村名字的由來有好幾種版本的優美傳說,其中一種傳說就與大哥的原始族姓「姬」有著必然的聯繫。「姬」姓為周朝天子之姓,所以,「姬」姓的後人都被看成是龍子龍孫。西周時,回龍山村這個地方是「姬」姓諸侯國燕國的領地。大哥的先人就是周武王姬發的後人,為避戰亂及其他的原因,「姬」姓漸漸遷出了回龍山村,並改成了張、王、李、趙百家姓。秦朝滅亡後,劫後餘生的原「姬」姓家族的一部分又回到了回龍山村,這一部分人當中就包括大哥的祖先。這裡的原始地名已無從查詢了,但自從「姬」姓的龍子龍孫們遷回來後,這裡就叫「回龍山村」了。當我向大哥提起上世紀九十年代這裡曾發掘出了戰國時期的刀幣等出土文物及古墓時,大哥的嘴角向上瞥了瞥,不無炫耀地說:「我們的家史記載要比出土文物早了好幾個世紀呢!」同去的一位朋友有意在激大哥:「可是,你的家史沒有公佈於眾,沒法得到認同。」我也緊跟著展開了攻勢:「還有,你這材料雖然是記載了兩千多年前的事,但是,它卻不是兩千多年前記載的,僅僅是形成於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所以,怎麼能證明現代人記載的古代的事都是史實呢?」大哥顯得很沉穩,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然後神秘地對我們說:「不瞞你們說,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爺爺秘密地收藏了一些記載著有關回龍山村的古代文物。」大家一聽,都非常興奮!誰都不好意思直接開口讓他把寶物拿出來,讓我們一飽眼福。

帶著遺憾,我們告別了大哥家。兩位畫家朋友忙著寫生,我們三位喜歡歷史的朋友在山民的指引下,在當年發現古墓的地方徘徊、沉思了好久、好久·········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又曾三次拜訪大哥,希望他能將祖傳的家史公示與眾,為更加深入而廣闊地探索與研究回龍山村的古文化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歷史見證。大哥雖然沒有表態,但是,態度顯然不那麼決絕了。

為期近一周的回龍山村之行很快就結束了。雖然不大的村落、普通的民居、平凡的山脈與河流,實在沒有什麼引人入勝的佳境能夠使我們留戀駐足,但是,從戰國的刀幣,到古墓的發掘;從西周燕國諸侯的領地,到劫後餘生的家史的見證,在短短的不到一周的時間裡,回龍山村在我們心中由原來的不起眼變得越來越厚重,竟然讓我們由衷地仰視起來!

是歷史的厚重,是文化的感召,讓回龍山村——這個本溪的作家村,在我們心中越來越挺拔起來!

逐夢文苑

長按識別左邊二維碼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逐夢文苑 的精彩文章:

TAG:逐夢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