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僑大學學子廈門福州行,走訪兩岸台創基地

華僑大學學子廈門福州行,走訪兩岸台創基地

實踐團隊出發前合照

為探尋大陸與台灣青年眾創間差異,助力海峽兩岸眾創合作與發展,今年暑假,福建省華僑大學海峽兩岸青年眾創行為差異及成因研究實踐團隊出發前往廈門與福州,進行了為期三天的社會實踐課題的實地調研。期間,走訪了廈門英諾愛特3號倉、3W空間、蝌蚪生態空間、RQ空間、創業大街大學生創業促進會、愛特空間2號倉和福州台灣青創基地、車庫咖啡共8個具有閩台特色、極富代表性的眾創空間。

廈門英諾愛特3號倉外景

據了解,各空間創立時間基本在2014年至2015年之間,空間內入駐的台灣團隊數量不等,大約在30至100之間,每支團隊人數在2至4人左右,小型團隊偏多,每年的台灣團隊數量呈增長趨勢。

廈門蝌蚪生態空間實驗室

團隊受到各個受訪單位的歡迎,眾創空間負責人熱情地帶領團隊成員參觀走訪空間內部,並接受了團隊成員的訪談。細緻耐心的回答,不僅讓團隊成員了解到眾創空間運營的大體流程,還讓成員們充分感受到各個眾創空間的特色和優勢。

廈門愛特2號倉台灣青年創業基地內景

從參觀過程及負責人的介紹中可以了解到,目前各個擁有台灣團隊入駐的眾創空間基本設施完善,設有獨立單間及小部分開放空間,配備會議室、休閑區,路演廳等,與之前不同的是,除聯合辦公外,各眾創空間還會為各入駐台灣團隊提供法律、財務、投資等機構服務和電商、營銷、策劃等基礎培訓,同時也有一系列的優惠扶持政策。

廈門愛特2號倉負責人嘉偉先生接受團隊訪談

「這個叫做眾創空間的2.0模式,1.0早期是聯合辦公,就是提供一個場地,2.0就是會加入一些團隊的服務在裡面,這個就是眾創的2.0提升,因為已經過了這幾年了,肯定會有版本的迭代。」廈門愛特空間2號倉台灣青年創業基地的負責人嘉偉先生如此介紹說。

廈門3W空間合作單位

通過這些活躍在創業一線的工作者的敘述,隊員們加深了對海峽兩岸眾創現狀的了解。在眾創空間運營者的眼中,大陸和台灣一衣帶水,儘管不可避免的存在文化,經濟上的差異,也同時催生了某些創業思路上的區別,但是在大體上卻並未產生嚴重的分歧和矛盾。一方面,大陸擁有廣闊的市場和巨大的體量,這對於台灣創業者來說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同時,大陸這些年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在互聯網和快捷支付上的快人一等,同樣也給台灣創業者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另一方面,台灣也具備有自身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文創類型的項目上具有優厚的底蘊和成熟的模式。並且具有著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這同樣是值得大陸創業者學習的地方。

廈門RQ空間負責人貝貝小姐接受團隊訪談

「大陸市場確實很大,很多人想過來,但是競爭也激烈,大陸本身就存在許多優質項目,同時也越來越來的台灣創業者到大陸這邊來發展,其實真正來說,如果按這種相對有技術含量的東西或者說這種移動端的平台,台灣是沒有特別大的競爭力的。但是他們在文創這方面確實做得很好,對精雕細琢的追求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對。」廈門自貿區阿Q空間負責人貝貝小姐這麼說。

福州台灣創業創新創客基地各負責人接受團隊訪談

而對於同樣的問題,福州台灣創業創新創客基地負責人陳秀容女士及其團隊表示,自己是很希望能夠讓同事也到大陸來真真切切地感受下大陸很積極的一面,畢竟大陸的發展太快,而台灣一直都是以一種比較緩慢的速度去發展的,「我覺得來到大陸之後我的腳步都停不下來,感覺自己一直在奔跑。」同時,在他們的觀念里,一件產品從自己手中出來,便不僅僅只是一件產品,而是代表了自己(企業)的整個形象。「我寧可多花一點時間去做到最好,我們講究企業文化,一樣東西要做就要做到極致,而不是做熱企業、快企業。」

陳秀容女士同時也是台協會第十屆會長、福清中信先施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台商二代、福州市台協會首任女會長、省海外婦女聯誼會常務理事。

台灣文創類產品

另外運營者們提到,近年來由於創業的氛圍不斷提升,政府層面也相應地提出了很多優惠政策鼓勵台灣青年來大陸創業。也希望通過加強兩岸交流,促進兩岸青年進行良性互動,同時為兩岸產業的交互做出貢獻。截止目前,各項政策已經取得良好的成效。但是不可忽視的是,政策層面的建設仍然具有較大的進步空間。特別是在手續流程的辦理上,眾創空間的成員們都希望能夠有進一步的優化,從而更加有力地提升台灣青年來大陸創業的熱情。

廈門北站創業大街負責人段小姐為團隊介紹創業比賽

廈門北站創業大街大學生創業促進會的負責人段小姐為我們舉了個例子:「就像去年還是前年,(創業比賽的)實戰組裡有一個台灣團隊進入決賽,然後會有獎金,一般獎金的發放是直接打到公司的賬戶上,像他們,是台灣的嘛,我們是廈門的,所以就是還要經過一些手續...就是會比較麻煩一些。」她表示,如果未來大陸和台灣的政策能更加改進,手續能簡化些,這對海峽兩岸的合作和發展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與福州車庫咖啡各負責人合影

結束後,眾創空間運營者也同實踐團隊合影留念,並邀請實踐團隊參與到眾創空間豐富的活動之中。實踐團隊也從青年創業的氛圍中汲取到知識和技能,為自己的實踐道路增添風采,同時,每個人心中感觸良多。

與廈門3W空間各負責人合影

團隊成員小林與我們分享了他的實踐感想:「台灣的企業在大陸創業面臨很多困難,通過這次對兩岸這些眾創企業的走訪,我們在創業方面得到了很多的認識。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許多企業的老闆都特別樂意和我們分享有關創業的心得和成果,而且十分重視我們研究課題的成果。」

團隊成員小林

來自香港的小劉說:「 參加了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更加地了解了內地的創業環境,也對福建、台灣的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從去廈門、福州調查有關青年創業的事情,也讓我認識了許許多多正在創業的團隊,其中包括已經創業成功的團隊,在聽他們講述創業的歷程之後也了解了他們曾經在創業道路上的挫折,讓我知道如何在以後我的創業路上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當出現了這些阻礙的時候,也會有相應的應對方法,所以這次參加社會實踐,實在是獲益良多。」他向我們透露了未來想在大陸創業的想法,當然更多地是考慮大陸與香港間的創業合作。

團隊成員小劉

而同樣作為境外生,來自台灣的小陳卻表示,在本次社會實踐中,企業文化更讓他印象深刻。「不止有對產品的改進和市場的開發,還有其對人才的創新要求。這些企業響應國家號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口號, 將『創新』這企業進步的靈魂動力貫徹到人才發展的過程中。其實從一開始適應工作,努力工作,到後來學有所專,專有所成,都是離不開企業文化的熏陶和個人素質的提升。這也使我感受到,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順應時代的潮流,保持創新精神,才能成就自我更大的舞台。」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青眾創 的精彩文章:

TAG:海青眾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