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

——《活著》

Kimi(喬任梁)的去世來的太突然,在遺憾和感傷之中,許多人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

28歲,還有太多的夢想沒有實現。如果當初沒有進入娛樂圈,沒有進入大眾的視線,沒有遭受各種非議、謾罵,Kimi是否會像個大男孩兒般,好好的活著。

眾多好友悼念、粉絲淚奔,而作為Kimi的生前好友陳喬恩卻因為一直保持沉默,被網民指責,炮轟陳喬恩不發微博就是冷血就是假朋友。一時間各種矛頭對準陳喬恩。

一個生命的逝去,為什麼仍不能讓網路暴力停止?

--------------------------------------------------

< 什麼樣的人製造了網路暴力?>

作者 | 芥末醬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粉絲的地方,就有黑粉。

他們是一群這樣的存在:絲毫不顧忌他人的感受,看到哪裡不爽就直接開罵。就算再受歡迎的明星,也逃不過被黑的命運。總會有人看不順眼,想盡各種辦法詆毀。

也許你會說,這些被黑的大都是明星,我們普通人只是看官。其實並不然,我們可能都在不經意間經歷著網路暴力。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先來看幾組數據。

在美國,有40%的年輕人曾遭遇過網路欺凌的侵害。有些受害者甚至因此而患上了精神疾病,身心受損。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4年的9月發布了一則消息報道,在法國,6到18歲之間的青少年有12.5%的人都有過在網上被攻擊的經歷。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數據來自袁珊珊TEDx演講《在網路暴力中捍衛自己》)

可見,網路暴力不僅僅是「中國特色」,它已滲透到全球各地。只要網路所及之處,它都像「病毒」一般,在慢慢滋生。

01網路輿論是一種"軟暴力",它"殺人於無形"

在中國,因為網路暴力而結束生命的人,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這讓我想起了陳凱歌的一部電影——《搜索》。

電影主要講述了都市白領葉藍秋,在一個早上,因為沒有在公車上為一位老人讓座,而引發的一連串「致命打擊」。

那些看官們拍下了葉藍秋「絕對真相」的照片,手指輕輕一划傳送到網路平台。再配上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不用多久就吸引來眾多「吃瓜群眾」的圍觀。每一個「正義感爆棚」的網民會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然後賣力地去譴責、責難、辱罵甚至——人肉丫的。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電視劇《歡樂頌》中也有著同樣的橋段。

阿關囡因為嫉妒奇點對安迪有好感,於是私下派人偷拍安迪,並在網上惡意抹黑安迪。眾多「不明真相」的網友義憤填膺地說她是小三、要人肉她。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

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范瑋琪沒有發關於閱兵的微博而是曬娃,被許多網友留言噴不愛國,最後無奈刪除微博。

包貝爾婚禮上,柳岩當伴娘被捉弄,在網上的持續發酵引來眾多網友在伴郎團成員微博下留言攻擊,事件最後是受害者柳岩自己出面道歉。

「易黑」體質袁姍姍,曾被網友直呼「滾出娛樂圈」。還有一直以「招黑」體質自詡的古力娜扎,在直播中對「黑粉」直面嗆聲:「噁心,噁心你去吐啊!」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Kimi的離世,作為好友的陳喬恩因為沒有第一時間發悼文被網友炮轟「冷血」,經紀人昨晚發布「心疼」二字,才讓網友們消停下來。

這些「暴民」躲在網路里,匿名給了他們更大的勇氣。你看不見他們的臉,他們才能如此肆無忌憚地叫罵。看事的不嫌事大,他們不用對這一切負責,只要輕輕一發送,誰會管他說了什麼。

02什麼樣的人容易成為「網路暴民」?

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大五人格」模型理論逐漸完善成型。它包括了外傾性、神經質、開放性、宜人性、盡責性這五大維度。

而「大五人格」模型更偏向於分析人格中的「光明面」,那些令人厭惡的「黑暗面」無法納入這一理論模型。

比如,馬基雅維利主義者(權謀者)、精神變態者和自戀者所共同具有的操控性、冷漠無情、自我中心等,代表了一種反社會性的人格特質,這三者被研究者稱之為「黑暗三人格」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心理學期刊《人格與個體差異》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自認為網路暴民的用戶中,約5%在四項黑暗人格性狀中得分極高,分別是納粹主義、心理變態、追求權術、施虐症,尤以最後一項為甚。

然而,這只是那些承認自己是暴民的人。

莫瑟爾大學文學教授WhitneyPhillips表示:「網路暴民往往會被描繪成那些偏離、反社會型人格,這真是大錯特錯。其實,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正常人。」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網友或許是個斯文沉默的人。生活中壓抑著太多的情緒無處釋放,他們選擇在網路中來發泄。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虛擬的網路世界帶給他們前所未有的興奮與自由。在這裡,他們可以不受控制地為所欲為,敢說敢罵。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去謾罵。遇事衝動,不去追究事情的真相,在跟風造勢中享受某種集體的狂歡。

他們被稱為「網路紅衛兵」,覺得「只要大方向對,做什麼都是可以的」。他們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在水軍的「洗腦」下做出一些過激行為,自認為「老子這是在替天行道」。

你可能想說,這是一群壞人!但實際上,壞人就來自我們之中。

03 是什麼縱容了網路暴力的發生?

  • 信息化時代大腦認知嚴重負荷

「身邊的碎片越來越多,什麼又都是來得快去得快,多睡幾個小時就感覺和世界脫節了,關機一天就以為被人類拋棄了……」

互聯網的時代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越來越便捷,足不出戶可以在網上匿名干很多事情。

看不完的微信留言、刷不完的朋友圈微博,人們每天都要面對接踵而來的海量信息,有誰願意費力去核實消息的真實性,也不會有太多人會為自己發出或轉發的信息而深思熟慮。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 缺乏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這就好比是場「網路狂歡」,他們帶著偽裝的面具肆意作為。集體行動很容易讓我們喪失理智。而發布者正是「利用」了大眾的「正義感」,撩動著人們的道德神經和內心情感,使網友的情緒高漲。

很多時候,我們也許並沒有弄清事件的真相,就出現了盲目的跟風現象。起初可能還會有部分網民持個人觀點,但如果事件在短時間內持續發酵,人們的觀點迅速向著極端化發展,人們的情緒會被整體的氣氛所渲染,導致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喪失自我的理性,最終使群體走向暴力。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04別讓語言成為致命的利器

「我們的工作是要努力記錄生活中的真實,但什麼是真實?」

這是電影《搜索》里記者陳若兮的台詞,也是令我記憶深刻的一句話。人言可畏,謊話說多了就成真了。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網路的誕生從來都不該是為了製造困擾,而是應該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追求正義,但別被所謂的「真相」蒙住了雙眼。

君子慎獨。就算在別人看不見和聽不到的時候,也要謹慎自己的言行。

很多時候,我們並非事情的主角,作為旁觀者,更應該理性地看待問題。凡事都有兩面,在真相未水落石出的時候,不評價不參與,這是最好的做法。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05 寫在最後

每個人都說Kimi患了抑鬱症,但卻不知道他之前經歷過多少語言暴力。

他是有多絕望,才會選擇以這種方式告別。

那些躲在網路背後肆意妄為的人們,你們都是殺人兇手。

逝者安息,願不再有人受此折磨。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

關注我們:搜索微信號「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轉載文章請註明來源公眾號ID及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五人格 的精彩文章:

誰願意當你的「負能量吸收器」啊?
想念你白色襪子和你身上的味道?其實根本做不到!

TAG:大五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