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從蘇-35直接跨到蘇-57,俄羅斯五代機命名揭秘和解讀

從蘇-35直接跨到蘇-57,俄羅斯五代機命名揭秘和解讀

(文章來源:兵工科技)

2017年8月,俄羅斯空軍對外宣布,蘇霍伊設計局承擔研製的五代機T-50正式獲得空軍服役編號蘇-57,多年來,大家滿耳朵聽慣了T-50的大名,很多人幾乎已經認定了俄羅斯五代機叫T-50的事實,如今,一個陌生的編號突然擺在了大家眼前,多少讓人有些不太習慣,T-50名由何來?蘇-57和蘇-35之間跨度為什麼這麼大?到底有什麼道理?

一款飛機有倆名字

一款飛機從最初的研製開發到交付部隊使用,在數十年歷程當中通常會有兩個名字,正在研製的時候沒有正式名稱,而是飛機研製單位自己取一個內部稱號,以俄羅斯五代機來說,T-50就是研製單位自己的名稱;而待到這款研製中的飛機已經「腿腳健壯」,全功能已經完全實現,可以交給作戰部隊放心使用的時候,再由部隊給它取一個正式的服役編號,所以T-50也就變成了蘇-57。

這就如同很多人一生有兩個名字,孩童時候叫乳名或小名,長大了可以正式上學接受教育的時候改成大名或學名,是一樣的道理。

圖註:俄羅斯T-50(現稱蘇-57)戰鬥機三機編隊飛行表演

俄羅斯戰鬥機命名有什麼規則

說到俄羅斯空軍五代機T-50更名為蘇-57,曾有個解釋很有趣,認為之所叫57,是因為美國F-22和F-35名字中的兩個數字之和是57,俄羅斯人把自己的五代機叫做蘇-57,意在表明它的能力非常強大,是美國兩款五代機之和!這個解釋當然屬於戲說,借用了美俄五代機名稱的數字上的巧合。

實際上,俄羅斯戰鬥機的命名有一套自己的規則,以蘇霍伊設計局為例,其設計的戰鬥機工廠內部編號通常為T系列,如T-10就是後來蘇-27的原型機,當時對戰鬥機劃代不像現在這樣明確,T-10這個名稱則是設計局按照以往原型機研製的數字順序延續下來的序號,等到俄羅斯計劃研製新一代戰鬥機時,五代機界定標準已經十分明確,於是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新一代戰鬥機原型機的命名直接從T-10跨到了T-50,數字中的五即代表五代機之意。

至於原型機T-50滿足服役要求,正式編入現役,取了蘇-57這個新名字,很多人覺得,俄軍戰機現在才排到蘇-35,怎麼一下跨到蘇-57去了,這中間的數字呢?就算T-50改名,改成蘇-50不是更合理?為什麼一定要改成蘇-57?

圖註:飛行表演中的俄羅斯T-50(現稱蘇-57)戰鬥機

這當然也是有因可循的。在蘇-27之後,蘇霍伊設計局曾經研發了一種單發戰鬥轟炸機,後來命名為蘇-37,該型為鴨式布局,外觀很像法國的陣風,以對地攻擊為主,曾經作為艦載機的備選型號,後來被棄用。上世紀90年代,蘇霍伊設計局又開發了前掠翼驗證機S-32「金雕」,2002年進一步獲得了蘇-47的正式編號,與此同時,蘇霍伊與「金雕」大致同步開發的另一款第五代驗證機T-50在2010年成功首飛,蘇-47「金雕」完成技術定型後宣布終止,俄羅斯空軍放棄蘇-47而確定了T-50為下一代主力戰鬥機機型,因此2017年T-50要加入空軍序列之時,能得到的編號也就只有57這個序號了。

這裡再順便提一下俄羅斯米高揚設計局戰機的命名特點。與蘇霍伊設計局思路明了的命名規則和沿革相比,米高揚設計局戰機的命名在外界看來缺乏規律可言,譬如著名的米格-29戰機,最初的設計局編號叫做「計劃-9」,後來在與蘇霍伊設計局競爭第五代戰機選型時,米高揚設計局推出的項目代號為「米格-1.42」(後改稱米格-1.44),編號裡面的數字含義究竟為何,有什麼道理,由於沒有更多內部信息的披露,迄今外界依然無從得知。

結語

話題再轉回T-50,而在獲得了蘇-57這個新名字之後,也就意味著俄羅斯這款五代機經歷了漫長的研製和試驗歷程之後,可以進行規模化量產,從此時起俄羅斯也就成了繼美國和中國之後第三個裝備了五代機的國家。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兵工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巡航者 的精彩文章:

為何我軍對抗演習規模世界第一:這是未來戰爭的磨刀石!
當歐洲做了這件事 就直接玩死了自己的航空軍工業
美軍派出七架F-15到立陶宛,俄白立即出動上萬大軍和70架軍機演習
俄羅斯最強大的戰略轟炸機,被雷達發現的概率降低99%
中國最強迫擊炮,1分鐘800枚炮彈可讓目標寸草不生

TAG:巡航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