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看到姐姐和女兒相處的半小時,就知道為什麼很多媽媽帶娃很累了

看到姐姐和女兒相處的半小時,就知道為什麼很多媽媽帶娃很累了

前日,到姐姐家留宿。到晚上,看到姐姐和女兒相處的半小時,瞬間就明白了為什麼姐姐說帶娃很忙,很累了。也似乎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的媽媽向我抱怨,帶娃真的好累好忙,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

圖片來源於網路

吃過晚飯,姐姐開始在書房處理工作,我在一旁看書,侄女兒小新在一旁玩玩具。她突然扔下玩具,跑向媽媽,伸手想讓媽媽抱。媽媽微笑著對孩子說:「寶貝兒,你給洋娃娃做晚餐好不好?它看起來很餓。」小新癟癟嘴,開始拿出玩具鍋碗瓢盆來給洋娃娃做晚餐。沒一會兒,又跑來媽媽身邊,說:「媽媽,你陪我玩。」「等一下,寶貝兒,媽媽還有點工作沒處理完。」小新有點不開心地去玩玩具了。

一會兒,小新又跑來了:「媽媽,現在可以陪我玩了嗎?」「再等一下,寶貝。」媽媽不經意地回答。安靜幾分鐘之後,小新跑來,大聲說:「媽媽,我要上洗手間。」媽媽回應道:「好的,去吧,去吧。」「但我要你給我脫褲子,這個褲子不好脫。」小新說。「你自己不是會脫嗎?」媽媽說。但是見小新可憐的眼神兒,她只能作罷,說:「好吧,這次我給你脫,但是下次決不允許。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自己做。」

媽媽帶著孩子去了洗手間。小新進洗手間後,林娟回到位子剛開始工作,小新提著褲子又跑來了,說:「媽媽,幫我穿。」媽媽給孩子穿好衣服後就繼續工作了。可沒過幾分鐘,小新又來了:「你現在可以和我玩了嗎?」「寶貝兒,還有一會兒。」過了一會兒,小新來抱著媽媽的腿,說:「媽媽,你陪我玩,我要抱抱。」

媽媽耐心地抱起孩子,做完工作就陪孩子玩兒去了。

我看了一下,姐姐不過就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處理工作。我看到了一個非常耐心的媽媽,看到了一對關係非常好的母女。但也看到另外一面,小新一直在操控著媽媽,讓媽媽抱自己,給自己脫褲子,穿褲子,陪玩兒。小新在任何想要引起媽媽注意的時候,跑過來打擾媽媽的正常工作。這其實是非常典型的孩子錯誤行為目的:過度關注。

想引起過度關注的孩子,通常會做一些令人惱火的行為表達自己需要關注的目的,如哭哭啼啼,惡作劇,拖拖拉拉,亂塗亂畫,不斷打擾等行為。孩子需要我們的關注,也需要我們的幫助。但如果過度了,不僅擾亂大人的正常生活、工作秩序,而且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其實上面說到姐姐和小新相處的半小時,這樣的不斷被孩子打擾是可以減少或者避免的。姐姐可以在小新第一次提出需要擁抱的時候就告訴孩子:「寶貝,媽媽很愛你,但媽媽現在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不希望被打擾。你自己玩玩具吧,你看這個時鐘,這根時針指到9這個地方的時候(用手指示9的位置,讓孩子明白在哪裡),媽媽就可以陪你玩了。」

這樣做其實有幾點作用:一、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愛;二、提前告知孩子你不希望被打擾;三、明確告知可以陪孩子的時間,不僅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也能有效約束或減少孩子打擾次數。

媽媽這個身份累並幸福,孩子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快樂和幸福,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細小繁雜的瑣事。所以,我們需要這樣簡單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我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讓育兒變得輕鬆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