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真實敦刻爾克:指揮官用香煙錫紙表明身份,士兵靠防波堤獲救

真實敦刻爾克:指揮官用香煙錫紙表明身份,士兵靠防波堤獲救

大片《敦刻爾克》,憑藉廣闊沙灘上士兵們得救的場面,涮了不少人。真實與藝術之間,隔著不止一個英吉利海峽。為了讓不太懂二戰史的老鐵們看懂本文,下面選簡單的說。

1940年5月,德軍在希特勒的指揮下長驅直入,穿越法國腹地之後直搗與英國隔著一個英吉利海峽的法國西海岸。此時,英法聯軍已經無路可選,只能從敦刻爾克漂洋過海地撤退。英國人拉姆齊,一個57歲的海軍中將,成為這次大撤退的最高指揮官。

伯特倫·拉姆齊

敦刻爾克撤退行動代號為「發電機」,這一代號源自法國多佛爾一處峭壁上的「發電機房」。正是在這個「發電機房」里,中將拉姆齊帶著一個16人參謀團隊策划了這場名留青史的大撤退。

不少史家認為這次撤退是人類歷史上最複雜、難度最高也是最危險的海上作業,這些意見說明,敦刻爾克撤退時的場景必然非常宏大,但畢竟是30多萬人的撤退行動,宏大的同時也很複雜,甚至很混亂。這一點,登船現場指揮員田納特上校就是見證者。

威廉·田納特海軍上校

在中將拉姆齊和他的團隊完成行動策劃後,包括威廉·田納特海軍上校在內的各環節現場指揮官被迅速任命。可是,海灘上成千上萬的士兵,有多少人認識這個精瘦的上校田納特,而且在生死關頭聽他指揮呢?田納特自己想了個辦法。

他找來兩包香煙,用煙盒裡的錫紙剪出「S」「N」「O」三個大字母,取下自己鋼盔貼了上去。就是靠這簡陋的身份標誌,他帶著12個軍官和150個水兵,想要指揮完成現場30多萬人的登船工作。但是,新的困難卻接踵而來。

由於敦刻爾克港已被德軍猛烈攻擊,碼頭不能使用,大型船舶無法直接從港口正常起運。而當地沙灘非常平緩,大船無法靠近而只能遠遠地等著,需要小型運輸船把撤退的眾人轉運到大船上,可這樣勢必會成倍地消耗時間。該怎麼辦呢?田納特又想到一個絕佳的辦法。

5月26日開始撤退當天晚上,田納特發現德軍自始至終沒有轟炸敦刻爾克兩條巨大防波堤。經過現場勘查,田納特決定把士兵們登船地點轉移到這個防波堤上,利用防波堤直接登船可以大幅提高撤退效率。

在接下來的轟炸與逃亡中,這兩條防波堤成為了撤退士兵的「生命通道」——整個敦刻爾克大撤退救走的338226人中,至少有23萬人通過防波堤登船得救。上校田納特,也通過這兩條防波堤登上了人生榮譽的巔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領航者5 的精彩文章:

戰場上向敵人要武器,遭拒後用錢買,這種戰爭剛剛結束
缺油少電運轉不暢?「薩德」帶來尷尬遠不止這些
試圖與美國抗衡,這國一宏大計劃遭沉重打擊
世界最「牛」航空公司:12年摔飛機26架
日軍清剿武漢後饑寒交迫,唱起軍歌竟忘記痛苦腳步輕盈

TAG:領航者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