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方學者:中國是所有多民族國家中最和諧、穩定的,遠優美國印度等

西方學者:中國是所有多民族國家中最和諧、穩定的,遠優美國印度等

「中國與其他大多數國家對民族概念有非常不同的理解。13億中國人中有超過90%的人口認為他們是一個民族,漢族。這與目前世界上其他人口眾多的國家截然相反,印度、美國、印尼、巴西……他們都是多民族的。中國沒有感到過多民族,中國僅是邊界線上有多種少數民族。

為何?我認為實質上的原因得再次追溯到文明國家,至少2000年歷史的長河中,征服、佔領,合併、同化等的歷史,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了漢民族概念,這孕育、增強了漢民族的文化認同感。」該西方學者如此表述。

如果將這位西方學者的觀點結合我們的歷史來進行思考,不難發現大部分是對,但也有一些不足。我們下來分析看看:

其一、中國有超過90%的漢族人口,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和諧共處,我們幾乎不存在民族衝突,更沒有種族問題,所以我們的民族結構非常安定和諧。

相比之下,作為移民國家的美國、巴西、南非等,他們存在著嚴重的種族矛盾。例如,美國白人與黑人之間矛盾一直存在,有時非常尖銳。南非則長期有種族隔離歷史,雖然已被廢除,但翻身的黑人反倒享有種種特權,白人反從壓迫者變成了被壓迫者,矛盾對立依然存在,治安問題堪憂。

印度的主體民族還不到總人口的一半,同時並存著幾個次一些的主體民族,各民族界線分明,自治度高,不少有著分離傾向。印尼的各方面則比印度還要差,它連國土都是四分五裂的。

多民族國家中,可能就俄羅斯與中國較接近,他的主體民族比重高,佔據核心地區。但是,俄羅斯人口只有1.4億人,規模與中國不可同日而語。

其二、兩千多年歷史的民族交流與融合,兼并與同化,讓漢民族猶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加之地處長江、黃河流域廣袤肥沃的土地上,人口總量大,增長快,成為了佔中國人口90%以上的世界第一大民族。我們幾千年延續的文明是造就我們偉大的漢民族最重要的因素。

其三、這位學者說了征服、兼并、同化的作用,也說了兩千年文明延續的作用。但他沒有說明中國文化的寬容、兼容並蓄對中國和諧穩定的民族結構的作用。

兩千多年前,孔子說了一句「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這一觀點深刻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我們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不像向古代的蠻族或近代的西方追求征服與殖民,我們更注重於以德服人,以文明服人。

古代很多部族,只要臣服於華夏王朝,華夏王朝往往給予保護,還在華夏統治範圍內給了他們休養生息之地。例如,唐末的沙陀部,他們本生活在今新疆地區,混不下去了,投靠了唐朝。唐朝把他們安排到了今山西。這個部族在唐末五代橫行了數十年,建立多個朝代,最終才被同化。

總的來說,這位西方學者對中國民族結構的論述是很中肯的。但不免從西方人的慣性思維來看問題。中國多民族的和諧更多靠的是文明的力量,而不是武力征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權璟略 的精彩文章:

此人功高秦始皇,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唯有中國傳承至今?此人居功至偉
中國大進步常被西方冷嘲熱諷,印度小進步卻受西方一片讚譽,為何?
英國曾預言印度會四分五裂,印度卻感謝英國幫助維持統一,為何?
秦始皇只能排第二,還有一人對中國大一統的貢獻遠超秦始皇「二」
秦始皇只能排第二,還有一人對中國大一統的貢獻遠超秦始皇

TAG:權璟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