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突出成就
■聚焦教育部金秋系列新聞發布會
「截至2016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578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116萬人。」在教育部今天召開的「教育金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王定華公布了這一數據。
我國教師配置情況得到較大改善,與2012年相比,小學、初中、高中生師比有所降低;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中青年教師成為主體;教師素質得到提高,高學歷教師比例增加。
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以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質增效,取得突出的歷史性成就。
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局面正在形成
據王定華介紹,2015年《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印發以來,教育部把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多措並舉精準施策,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局面正在形成。
一是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2013年至今,中央財政核撥綜合獎補資金112億元,覆蓋22個省份的所有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惠及130多萬人。二是強化鄉村教師培養補充。一方面,推進實施地方師範生免費教育,28個省份通過在學免費、學費補償和國家貸款代償等方式,每年吸引4.1萬名高校畢業生直接到農村中小學任教。另一方面,實施特崗計劃,招聘28萬名農村特崗教師,覆蓋中西部22個省(區)1000多個縣3萬多所農村學校(村小、教學點)。在中央政策示範引領下,10個省份實施地方特崗計劃。三是改革實施「國培計劃」。集中支持中西部鄉村教師校長培訓,2015—2016年共培訓鄉村教師校園長380餘萬人次。四是統一城鄉教職工編製標準。整體來看,全國21個省份的小學、21個省份的初中和28個省份的高中,在編教職工配備均已比城市標準寬鬆。五是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為400萬名在崗和離退休教師頒發「鄉村學校從教30年教師榮譽證書」。
師德建設步入規範化制度化軌道
「近年來,我們致力於構建各級各類教育師德建設制度體系,出台了《關於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處理辦法》等一系列規定,並及時督促查處部分學校教師嚴重違反師德師風事件。」王定華說。
從划出中小學教師不可觸犯的10種師德禁行行為到高校師德7條紅線,從提出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到有償補課「六個嚴禁」,師德建設制度體系正全方位覆蓋大中小學。目前,31個省(區、市)教育部門和66所直屬高校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制定報送了實施細則和辦法。
近年來,教育部開展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等一系列評選活動,先後推出了張麗莉、李保國、黃大年等一大批優秀教師,大力選樹師德典型。
深入推進培養培訓改革,教師教育質量大幅提高
目前,全國共有187所師範院校,383所舉辦教師教育的非師範院校,已初步形成以國家教師教育示範基地為引領、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平綜合大學參與、教師發展中心為紐帶、優質中小學為實踐基地的開放、協同、聯動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
「提高教師素質能力,培養是基礎,培訓是關鍵。我們正在研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制度文件,努力振興教師教育。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建立高校、地方政府與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新機制。」王定華介紹,教育部以重大項目為示範,提升培養培訓水平。通過深入實施師範生免費教育,大力推進教師教育改革創新。2012—2016年,6所部屬師範大學培養免費師範畢業生5.2萬人,履約就業率為96.5%,其中,90.3%到中西部地區中小學任教。
分類分層按需施訓,提升培訓實效性。2015年,中央財政提供240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80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2012—2016年,「國培計劃」示範性項目、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共投入資金93.5億元,培訓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校長957萬人次;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教師940多萬人次;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中央財政每年投入近7億元,組織25萬名職教教師開展培訓。
提高地位待遇,教師職業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增強教師職業的吸引力,離不開教師地位和待遇的不斷提升。為此,教育部主要採取了兩方面措施,一是開展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遴選等國家級獎勵。
據統計,2014年,評選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320項,其中特等獎5項。會同中組部開展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遴選,先後遴選出3屆近400名名師,涵蓋大中小學等各級各類教育領域,並給予每位教學名師50萬元經費支持。
二是提高生活待遇保障,推進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者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落實和完善教師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政策,教育行業國有單位在崗職工的年平均工資水平已由2010年的3.98萬元提高到2016年的7.75萬元。
完善管理制度,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我們開展了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註冊制度改革試點,對於嚴把教師隊伍入口關,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產生了積極作用。」王定華表示。
截至目前,全國28個省份均參加了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註冊制度改革試點。在資格考試方面,共組織了11次全國教師資格考試,累計參加筆試考試的人數515.8萬人,通過考試180.8萬人;累計參加面試人數192.1萬人,通過面試134.2萬人。在定期註冊方面,累計有33萬所中小學校的505萬名教師申請了首次註冊,註冊合格499萬人,通過率98.8%,不予註冊或暫緩註冊了5.8萬餘名教師。
推動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出台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相關的政策文件。完善中小學校領導人員管理體制,試行校長職級制,指導上海、蘇州、濰坊、青島、北京、天津等地試行校長職級制,取消校長行政級別,促使校長集中精力抓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鼓勵校長向學者型、專家型校長轉變。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首次設立了正高級職稱,2016年共評出近3000人,打通了教師職業發展通道。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引領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本報北京9月1日電(本報記者 焦以璇 趙秀紅)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02日第1版


※2017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揭曉
※身邊的開學第一課,精彩!
※將出台評審監管暫行辦法推進「放管服」
※江蘇鹽城:開學第一課「誠信」超市上
※遼闊祖國大地 處處書聲琅琅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