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是無為而治?

什麼是無為而治?

老子的無為而治,可以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無為、好靜、無事、無欲,不是不做事,而是指內心的清凈、沉穩與定力;無為、好靜、無事、無欲,就是不胡思亂想,少私寡慾,內心專註、認真與空靈;

無為、好靜、無事、無欲,就是《大學》里的誠意、正心、修身;無為、好靜、無事、無欲,用賞識教育家周弘的話說,就是安心。

教育之道是安心之道,婚姻之道是安心之道,管理之道是安心之道,健康之道是安心之道,財富之道是安心之道,幸福之道是安心之道。

1、無為而治,用於治國: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2、無為而治,用於親子教育:

我無為,子自化;我好靜,子自正;我無事,子自富;我無欲,子自朴。

3、無為而治,用於婚姻關係:

我無為,夫自化;我好靜,夫自正;我無事,夫自富;我無欲,夫自朴。我無為,妻自化;我好靜,妻自正;我無事,妻自富;我無欲,妻自朴。

4、無為而治,用於企業管理:

我無為,員工自化;我好靜,員工自正;我無事,員工自富;我無欲,員工自朴。

5、無為而治,用於自身:

我無為,我自化;我好靜,我自正;我無事,我自富;我無欲,我自朴。

無為、好靜、無事、無欲,用今天心靈成長的話就是我是富足、我是圓滿、我是豐盛、我是喜悅、我是幸福、我是自在。

不過心靈成長的這些話,相對於老子的無為、好靜、無事、無欲,還是要淺一些,還是在用力,還是處在暗示與有求的層面。

而老子的無為、好靜、無事、無欲,已經達到了佛家的「無求與無住」的最高精神境界。

什麼是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念頭,修念頭就是少私寡慾,少私寡慾的結果就是無為、好靜、無事、無欲。

無為才能無不為,好靜才能制動,無事才能成事,無欲才能獲得,無私故而成其私。無為、好靜、無事、無欲,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為、好靜、無事、無欲,就是天人合一。

常人除事不除心,聖賢除心不除事。知所先後,才是智者所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頓悟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TAG:頓悟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