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恨歌》:王安憶的摩登文字

《長恨歌》:王安憶的摩登文字

《長恨歌》:王安憶的摩登文字

作者:李菁

GIF/1K

有些人一生只為了演一個角色,當然也有些人、一生只為了寫一本書。若陳曉旭如此,王安憶亦是如此。

「其實她並不貪財,並不戀慕金錢,她只是喜歡上層社會的時尚和優雅,喜歡舞會,喜歡這些而已。」然而,三小姐終揚了塵土,上窮碧落下黃泉,不在人間。

《長恨歌》,長恨當歌,長歌當哭。一支筆寫一本書,一本書映一代人。上海那個摩登時代,她、眸里盡哀婉,生命亦絕唱。(編輯:陌上秋)

即可收聽主播奶茶熙朗讀音頻

提到「摩登」這個詞,人們定會聯想到民國時期的大上海,那種充溢著濃郁的布爾喬亞和波西米亞情味的都市文化風景,是擔得起這兩個字的。當我看完王安憶的長篇小說《長恨歌》後,覺著用 「摩登」來形容她的文字是極為貼切的。

我是先看了《長恨歌》的影片才來讀她的原著,故事情節雖有細節變化,但是大致都是一樣。讀了小說的前幾頁便被王安憶的文字所深深吸引了,她的遣詞造句與我以往讀到的書本上的詞句全然不同。她的言辭是生動有趣的,還帶著些妖冶迷離的氣息,就像女子瓶頸般的細腰,讓看到的人有著一見傾心的念頭。讀她的文字,全然不會感到索然無味,字字句句都有一種生趣。明明寫的是市井氣的小情小調,卻能拐著個彎兒來攫取你的心,讓你痴痴惘惘地想要繼續讀下去。

王安憶在小說的開篇就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上海這個大背景,弄堂、流言、閨閣、片場……這是為整個故事鋪展開來所暈染的底子,藏著一些斷枝碎節的人生。她是這樣描寫弄堂的:「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膚之親似的。它有著觸手的涼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僅僅是「性感」兩個字便讓人內心有一種驚覺之感,這樣弄堂便帶了人情味,與內心裡想著的有煙火氣的弄堂截然分開了,讓讀者也有了體味它,感知它的懷想。

她的文字絕不是落於窠臼的,而是有著一種錦緞般的綿軟質地。有這樣一段極美:「他本是最不喜歡粉紅這顏色,覺得女人氣太重,把嬌媚全做在臉上,是露骨的風情。可王琦瑤穿上的粉紅卻化腐朽為神奇,是煥然一新的面目。那粉紅依然是嬌媚做在臉上,卻是坦白,率真。老實的風情。」這文字如畫一般,讓人物的神態風韻全都彰顯在了讀者的面前,而且又不落俗套,一字一句就如一筆一划一般,盡顯功底。她懂得將畫面留有大量空白,給看的人留下一些想頭,她是懂得「月滿則缺,水滿則溢」的道理的。

王安憶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小說中的文字:「儘可能地用口語的,常用的,平白如話的字。這些字比較響亮,有歌唱性。這關係到整篇小說的氣質,世俗的詩意。」她的文字帶給人的就是這樣一種世俗的詩意,讓人不忍猝讀。

後來,我又讀了一本她的散文集,那種行文思路,遣詞用句簡直是出自另一個人的手筆。書中大多收錄了她關於童年生活,知青歲月和舊人舊事的文章,平鋪直敘,娓娓道來。小說《長恨歌》里的文字就像月份牌里的摩登女郎,穿著陰丹士林藍旗袍,旗袍上密密匝匝地縫著盛開的牡丹,腳上穿著紅緞的高跟鞋,彷彿踩在雲里一般。那女子腰如約素,隔著塵世中迷離的霧顧盼流螢。這文字讓人會動心,動情。而在散文集里讀到的她的文字卻如同隱居在水鄉中的婦人一般,穿著樸素的衣裳,黑色布鞋,坐在家門前的老藤椅上,向人絮絮叨叨地說著那些過往的記憶。於我來說,我更喜歡王安憶在《長恨歌》里所書寫的文字,字裡行間透著一股遊絲細軟,鍾靈毓秀般的靈氣。

在王安憶還沒有真正開始走上寫作這條路的時候,她在文工團里拉手風琴和大提琴,並將她作為立身之本。但是後來她還是發現自己愛寫作甚過了音樂,便「舍琴投文」了,想必,那些音符一直在她的心靈深處潛藏著,並在她每次書寫的時候帶給她取之不竭的靈感。有了這些跳躍的音符,她文字里曼妙的摩登氣息也就呼之欲出了。評論家王德威曾在一篇論文中指出,王安憶是繼張愛玲之後,又一海派文學傳人。她擔得起這樣的稱謂,一部《長恨歌》在大上海的背景下生動地描繪了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譽為「現代上海史詩」,並獲得了我國文壇上最具榮譽的大獎——茅盾文學獎。

曾經的大上海是由夜總會、咖啡館、酒吧、電影院、留聲機、跑馬廳、名媛、爵士樂、狐舞步珍珠連成一串的項鏈。只要翻開這本《長恨歌》,那些鴿子般的文字就會帶領著你走入那片朦朧的光亮中,感受整個摩登時代的繁華與蒼涼。

End

主播奶茶熙。珠海電台音樂頻率FM91.5主持人、半島網路電台情感節目主持人、青年作者。已出版新書《你在不怨的世界裡,成了更好的自己》。

文 李菁

圖 網路

編輯萱齊 陌上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吧啦 的精彩文章:

作家顧影憐:中國傳統繪畫簡論
盧起 我的本名

TAG:遇見吧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