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擔心,這些都是寶寶的生理現象!

不要擔心,這些都是寶寶的生理現象!

有一些寶寶的生理現象,可能會被年輕的寶爸寶媽們誤解,以為孩子是不是出現了什麼異常,那麼,我們就從寶寶出生開始講一講,了解之後,你可能就不在擔心啦!

出生當天

嬰兒出生24小時內或48小時之後排尿,24小時內出現第一次排便。

剛出生的嬰兒,頭大多呈橢圓形,通過產道時因受壓可出現頭皮腫脹(產瘤),這種現象可自愈。

頭部柔軟無骨的區域,就是囟門。在出生後2個月左右變大,後囟門大多在出生時或2-4個月閉合,前囟門大多在12-18月閉合。

胎兒身上一層薄薄的胎脂是保護胎兒皮膚不受羊水浸潤的影響,這一層胎脂一般在生後1—2天內會自己吸收,所以不必擦掉。

許多在寒冷季節出生的嬰兒,出現手腳末端發青,在腰部也可見青色的胎記,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消失。

出生後1周

一般在出生後第3天出現新生兒黃疸(生理性),一般1周左右可自行消退。若患兒黃疸程度重或者若足月兒在24小時內,早產兒在48小時內出現,則考慮病理性,需就醫處理。

生後3-5天乳房隆起如蠶豆到鴿蛋大小,可在2-3周後消退,不應處理或擠壓。

新生兒兩側頰部各有一個脂肪墊隆起,稱為「螳螂子」,有助吮乳,不能挑割。

有些女嬰出生後5-7天陰道可見血性分泌物,有時候還有白帶,可持續1周,稱之為「假月經」和新生寶寶白帶。家長往往會感到驚慌,其實這是正常現象。這是由於母親在妊娠末期把雌激素傳給胎兒才產生了這種現象,而這種內分泌激素有刺激女嬰生殖道粘膜增殖、充血的作用。但是,如果出血量較多、持續時間較長,則應考慮是否為新生兒出血性疾病,須及時就醫診治。

出生後1個月

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4~6周時,父母們會發現寶寶的上齶中線和齒齦部位有散在黃白色、碎米大小隆起顆粒,很象是長出來的牙齒,稱為「馬牙」,不可挑刮。醫學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寶寶不會有任何不適。「馬牙」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它在出生後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不需要做處理。

了解這些生理現象之後,新手寶媽寶爸就可以消除你們的疑慮,不必擔心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睡覺總愛踢被子?很多媽媽不知道他已經生病了
寶寶2-3個月那麼愛吃手,作為寶媽該怎麼辦?
音樂好處多多,寶寶早學習長大有好處
如何讓寶寶穿得又好又潮?Cloudo.Kids要從聯合媽媽買手開始做起
當心!別讓這些隱形含鹽食物,傷害了寶寶的健康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