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一使者竟然一人滅一國
一人滅印度一國的戰績,可以說是非常值得人敬佩。這個人不是別人,唐朝的王玄策。說實話,這哥們在史書上記載的不多,生卒不詳。只知道做過黃水縣令,出使過印度。當時也不是很起眼的角色,可以說大唐帝國人才濟濟,這種人根本排不上號。那麼王玄策是怎樣一人滅一國的呢,究竟是怎麼回事?
王玄策
公元641年因北印度的瑪卡達送使節來唐,因而以對其答札之副使節身份。當時的印度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一直沒有統一的。有很多獨立的小邦,而王玄策滅的只是其中一個小邦。可以這樣說除了現在的印度是統一的,印度在以前從來沒有統一過。看了這個就知道,王玄策當時出使印度時候,只是一個副使,級別並不是很高。在唐朝的文官制度裡面是第十五級的。看他這個級別的人就知道,當時的印度那些小邦大唐都根本不放在眼裡,要不然不會派一個級別這麼低的人來出使。
唐朝的地圖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時任右率府長史的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訪問與唐朝有友好關係的印度瑪卡達國的國王西拉迪提亞。王玄策好不容易來到印度後,卻發現西拉迪提亞王已死,王位被印度大臣阿爾裘那所篡奪。你說你們誰當老大是你們自己的事,我只是個使者。但是王玄策和出使的人,竟然還被偷襲,除了王玄策逃出來了,其他的人被阿爾裘那抓起來關到牢里了。這下王玄策鬱悶了,你們內亂關我屁事,而且竟然把我們大唐的人抓起來了,你們不想活了。這時候的王玄策覺得太丟人了,一個天朝上國竟然在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被這些野人欺負了。這個窩囊氣誰能受得了。
王玄策沒有就這樣逃回大唐,而是策馬自印度大陸北上,渡過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尼泊爾王國。在此他與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談判,王玄策就以迎娶唐太宗養女文成公主而與唐朝具有友好關係的吐蕃(即今西藏)的王中之王的名義,向尼泊爾借得7000騎兵,同時還檄召臨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外加吐蕃松贊干布派來了1200名精銳騎兵,人馬總數接近一萬
吐蕃軍人
當然,在天朝上國英明指揮和友邦的完美配合下,王玄策取得了勝利。王玄策用「火牛陣」一仗擊潰印度數萬象軍。說實話,這些攻城的方式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先進的。阿爾裘那大驚,守城不出,王玄策攻了一個月,公元648年,茶博和羅城兵潰城破,王玄策殺了三千印度兵,傷了一萬,俘虜了近萬人。阿爾裘那逃到中印度去了。後來也是因為實力問題還有阿爾裘那投降了,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回到唐朝之後,唐太宗聽說這件事感覺自己的小兵太能幹了。於是破格提升兩級為朝散大夫。這個按照文官的制度只是十三級別的。可以說大唐對這件事並不是很在乎。就相當於你現在在非洲滅了一個幾十人的原始部落似的。有什麼值得慶祝的。最後王玄策下場一般,因為獻了一個和尚給唐太宗,唐太宗天天吃這和尚給的仙丹,最後升天了。唐高宗即位的時候,當然沒有重用他,就默默的死了。


※唐朝時期的這場戰役對日本造成的心靈創傷一千年才恢復?
※唐代其實有很多男子是「妻管嚴」, 還有人因為怕老婆丟了官職?
※歷史上3大民間預言,聖君暴君都拚命阻止,卻還是實現了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