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末民國時期私鑄幣多是為了魚肉百姓而盜鑄!

清末民國時期私鑄幣多是為了魚肉百姓而盜鑄!

民國初年,時局動蕩,南方以國民黨統治下的南京造幣廠、安慶造幣廠,北方則以北洋的天津造幣廠,加上外來列強的資本巨頭,共同構成了舊中國大致的貨幣發行體系。實際上,自清季李鴻章、張之洞兩位洋務派先賢開鑄銅元銀元之始,民間盜鑄之風就屢禁不止,銅貴而錢賤,一有熔錢盜銅者,二有熔普通制錢自行翻砂開鑄當十當二十銅元者,從中牟利,這種情況,到了民國初年,更為嚴重。

清季的私鑄者,多為盜銅鑄造器具之類販售或者翻砂鑄造銅元,這一類的十文、二十文除了面紋粗糙不清,常有錯背者,但大小重量仍舊與官方通行的大致相同。而到了民國時期,地方軍閥的發財之道便是開鑄銅元和銀元,一個佔據小縣城的小軍閥,也可以在他的轄區內用民間土法的機器鑄模開鑄各類銀、銅元。滿清淘汰的銅元,民間的銅器,甚至炮彈殼,全都可以回爐化成銅液,再變成流通貨幣。在這個過程中,銀元有成色低於四成的劣質幣,民間稱為劣幣,群眾苦不堪言。

而銅元則主要以兩川、湖北恩施和甘肅天水三處盜鑄為甚,此中又分為兩類,一種是黃銅鑄造,黃銅在當時的性價比只為紅銅的一半,黃銅的四川一百文在湖北只能當作五十文使用,通過這種方法用虛值強行囤積各種儲備,達到盈利的目的;另一種就是令當時的勞苦大眾深惡痛絕的沙版銅元,也就是舊時民間所謂的「一兩黃銅半兩沙」。

這種銅元,主要採用成色低劣的黃銅,在鑄熔的過程中摻雜黃沙,如不慎落於地,幾有碎裂之憂,此等貨幣流通於市,導致物價飛漲,商民均拒收此幣。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由於沙版銅元的泛濫,商品交易中銅元幾乎沒有使用的渠道。這種情況,直到國民政府北伐成功,基本完成統一後才得到遏制。沙版銅元這種時代動蕩下的畸形產物,是對一個時期整體落後的經濟狀況的重要體現,各省各行其事,各種地方性質的鈔票銅元、銀元層出不窮,亂象迭起,從成色到大小面值都沒有具體的規定可循,但究其目的都是為了魚肉百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鑒賞鑒定 的精彩文章:

花錢值錢嗎?為什麼這麼有價值?
鄰居賣了這枚價值百萬的「乾隆通寶」,給兒子買了房
古玩鑒定從來沒有捷徑!需多看、多學、多練!
中國古代可以使用「貝殼」「龜殼」來充當貨幣?
玩宣德瓷器,不懂這些技巧就是「瞎玩」

TAG:古玩鑒賞鑒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