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彼得宮 普希金鎮和葉卡捷琳娜宮

大彼得宮 普希金鎮和葉卡捷琳娜宮

到達彼得堡的第二天,行程安排的非常緊湊,上午開車去買當地手機卡,順便在超市採購,中午回賓館,和車行的小夥子換了輛旅行轎之後,去劉導家吃了頓西紅柿牛肉湯和炒米飯,吃完午飯就差不多到了下午三點了,領隊說開車去大彼得宮,隨我們一起去的有劉導的一位東北老鄉,他稱她為馬姐,還有一位在聖彼得堡讀書的中國姑娘,那位中國姑娘只見過這麼一次,但馬姐則多次與我們在一起,有時當導遊,有時當導購,有時當大廚,在聖彼得堡她陪我們觀光的時間似乎比劉導還多,這次去大彼得宮,劉導的那輛車就是她開。

因為立澤兄的那輛車,約的是當晚來賓館交車,我們去彼得宮時只有三輛車,我們六家加上劉導等三人,共15個人,每輛車五位,范姐就坐到我們這輛車上來了,因為她臨時來搭車,享受貴賓待遇,她坐在副駕位置,李哥袁姐還有我老伴擠在后座。我們這輛車排在最後,下午三點多出發,開始了我們在聖彼得堡的第一次自駕,第一次觀光。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位於莫斯科西北700多公里處,在芬蘭灣東岸涅瓦河三角洲,始建於1703年,1712年俄國遷都於此,直至十月革命,1914年改稱彼得格勒,1924年列寧逝世,改稱列寧格勒,1991年恢復聖彼得堡的名稱。俄國人曾把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並稱為兩京。莫斯科也曾經被稱為聖莫斯科,聖彼得堡也曾被稱為彼得堡,因為莫斯科從未以蘇聯領導人名字命名,所以也就不存在恢復原名稱的問題,那個聖莫斯科的「聖」字反而沒有人再提了。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關係有點像中國古代西安和洛陽的關係,或者像近代北京和南京的關係,因為聖彼得堡也是重要的工業城市,重要的出口口岸,也有人把它比作為中國的上海,又由於它位於涅瓦河三角洲,整個城市被大小涅瓦河,還有大中小涅夫卡河分割為數塊,城市內運河縱橫,有400多座橋樑,40多個小島,所以聖彼得堡也被稱為俄國的威尼斯。總而言之,從建設彼得要塞開始,這個城市也就有300多年的歷史,從成為首都開始算,2012年是它建都300周年的周年慶。也可以說這個城市建都於我國清康熙51年,在聖彼得堡成為俄國首都之後10年,康熙去世了,又過了三年,彼得大帝也去世了,他生於莫斯科,死於聖彼得堡。

從上花園看大彼得宮

我們今天要去參觀的大彼得宮北臨芬蘭灣,1717年彼得大帝訪問法國後,決定建一座和凡爾賽宮相媲美的皇宮,1721年建成巴洛克式大宮殿,1752年擴建。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估計那時這個大彼得宮還沒有建好,彼得大帝生前所住的宮殿被稱為小彼得宮,比大彼得宮要簡樸的多。這個大彼得宮離我們賓館大約40多公里吧,離彼得堡市區29公里。去彼得宮的路上,看到一些歐陸風格的建築,沿路風光賞心悅目,越接近大彼得宮,越有海的氣息,比從機場回賓館的路邊風景好多了。

大彼得宮東面的皇家教堂

這大彼得宮以主要建築大彼得宮為界限,分為上花園和下花園,上花園在大彼得宮的南面,有個大噴水池和一些雕塑,在噴水池兩側是林蔭道,這上花園是不收門票的,走到上花園的東北角,往右拐是售票處和下花園的入口,這個花園之所以分上下,是因為地勢有高下之別,這彼得宮是建在一處高地上的邊緣,北邊面向芬蘭灣的一面,地勢陡然降低,所以名之為下花園。精華景點都在下花園裡,所以下花園是收費的,門票750盧布。最著名的是園子里的噴泉,非常多,令人眼花繚亂,據說不是人工噴泉,而是自然力使然,我對此有些懷疑,第二個重要景觀在我看來是芬蘭灣,隔海遙望芬蘭海岸,第三個重要景觀當然是參觀彼得宮了,我們進門後,在彼得宮門前的主噴泉群照了幾張相之後,就沿著彼得宮大噴泉前的那條河向芬蘭灣的海邊走,那裡是游輪碼頭,後來我才知道,大批的旅遊團實際上是從聖彼得堡市區,沿水路坐游輪來此參觀,從水路來的遊客,沿途可以看到小彼得宮,最後在這個碼頭登陸,反之也有從這裡坐船回市區的,所以此處是彼得宮的水路入口。我在這裡故作聰明,露了個怯,誤解了立在水路碼頭出口處(也就是渡輪的入口)的一塊英文告示,不過由於我的誤讀,和我們一起遊覽的袁姐和李哥倒是成了我們一行中當天離芬蘭最近的一家。

從下花園拍攝大彼得宮和主噴泉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兩家在海邊以芬蘭海岸為背景照了幾張相之後,走到這碼頭的入口,看見立著一塊英文牌子,上面寫著「THE TICKET ONLY VALID FOR ONCE」,我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票,心想難道憑此票可以坐一次渡輪嗎,或者進去參觀那艘停泊在棧橋處的船?我就把我的疑惑和袁姐李哥他們說了,其實我覺得是不大可能的,因為我看售票窗口的票價都是幾千盧布,這公園票才750盧布,可李哥袁姐他們聽我這麼一說,頗受鼓舞,說管他呢,拿著票進唄,進不去再出來,不試怎麼知道對不對呢?他倆信心滿滿走在了前面,把票舉著還就真進去了,等我倆排隊拿著票過去時,就被攔了下來,檢票員說著我們不懂得俄語,做了個請回的手勢,我本來心虛,就只好退了回來。我們出來後,隔著欄杆向袁姐李哥示意,可他倆並沒有知錯就改,而是高高興興地和我們揮手告別,向棧橋遠處走去,我老伴說他倆運氣真好!我說也不一定,回來讓他們補票就慘了。誰承想他倆還真沒有補票就回來了,當然也沒有坐上游輪,不過總算到了比我們這些人,到了離芬蘭海岸更近的地方。後來我在陸路的公園出口又看到同樣的一塊英文告示牌,也是面向園內放著,也就是說,出公園門的人可以看到,我這才恍然大悟,它實際警示出公園的人,你的公園票只是一次有效,出去了若還想進來就得重新購票。

我倆和李哥袁姐分手後,在海邊徘徊了一會兒,看看海鷗,之後沿原路返回,不過這次走在河的另一邊。老伴看路邊有個賣冰激凌的售貨亭,價錢標的是150盧布,就去買,可結賬時她遞給人家錢,人家說不夠,賣冰激凌的姑娘只說俄語,示意我老伴到旁邊專門收款的人哪去交錢,那兒還真有個收款機,有個顯示屏,顯示900盧布,人家還給打了個單子,以示童叟無欺,公平交易,給你留個收據,那意思就是表示這是正常價格。那冰激凌就是一個小錐筒,要是我吃,兩三口就吃掉了。晚飯時大家聚在一起,才知道範姐,憲姐也中了圈套,他們都是花了800多盧布買的,不過她們覺得這麼貴的美食,沒捨得自己一個人吃,都和自己先生分享了,我老伴是一個人獨吞的,她為了表示自己沒上當,辯解說在北京哈根達斯吃也得100多塊人民幣。她說的也有些道理,俄羅斯人認為冰激凌是他們發明的,普京也曾在國際會議的場合向各國領導人推介冰激凌,甚至當作國禮送給各國領導人,號稱「悠久的歷史,優質的原料,傳統的味道」,回國後得知,俄羅斯的古斯托夫冰激凌已經全面進入北京的慶豐包子鋪,估計以後普京來北京訪問時,有可能去慶豐包子鋪品嘗。到那時,你再去慶豐包子鋪的時候,就可以點一屜主席吃過的包子,要一客總統吃過的冰淇凌。在描寫一戰前聖彼得堡貴族宴會的場景中,可以看到冰激凌是作為飯後甜點的,那時候除了奶油冰激凌,就有了胡蘿蔔冰激凌,菠蘿冰激凌等品種。要這麼想900盧布花的值!

遺憾的是,為了趕時間,我們並沒有進彼得宮內部參觀,離開彼得宮之後,我們又開車去普希金鎮。普希金坐像就在一個街心花園裡,據說他的所有塑像都是站姿的,唯有在此處的這座是坐像,他斜倚在座椅上,一隻手托著下巴做沉思狀,不知道在醞釀一首詩,還是在想下一次決鬥。

普希金座像

普希金被譽為俄國最偉大的詩人,翻譯成中文的著作大概一本是《上尉的女兒》另一本是《葉甫蓋尼.奧涅金》。他生於莫斯科,這裡之所以被命名為普希金鎮,因為他在這裡上過貴族學校。既然生於貴族之家,就少不了為維護自己的名譽參加決鬥。普希金一生參加決鬥29次,在最後一次與法國僑民的決鬥中身負重傷,十天後不治身亡,死時年僅38歲。可見普希金是決鬥中的常勝者,但他的死也應了聖經中的一句話「弄劍者必死劍下」不過普希金的時代,應該不用冷兵器決鬥了,大概率的可能是用手槍。

決鬥是歐洲貴族解決對立雙方矛盾,積怨或爭風吃醋爭奪情婦的終極手段。當然他們一般都說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在冷兵器時代,用劍,現在的體育項目擊劍比賽大概就是從決鬥演變而來。用劍來決鬥的不公平之處,在於雙方體力身高的差異,精神強大,體態弱小的一方就會是失敗的一方,火器發明後就改用步槍或手槍了,抓鬮決定誰先開槍,看天意,但似乎這種決鬥,並不一定非打死對方,只要被擊中,沒有反抗能力了,決鬥就結束了,恩怨也就算了了。中國也有類似了結恩怨的方式,不過不是出現在上層,而是在江湖。最有名的是張作霖在草莽時,為了和另一股土匪火拚,提出雙方頭目決鬥,勝者把對方的隊伍兼并。他倆決鬥的方法是,駁殼槍裝在槍匣里,槍匣是打開蓋子的,裁判一聲口令,雙方同時掏槍向對方射擊。不用說,張作霖手快,擊斃了對方。楚漢相爭的時候,楚霸王項羽曾經想和劉邦決鬥的,但無可奈何的是劉邦並沒有應戰,劉邦回答項羽的挑戰說「吾寧鬥智」這也算是一例我所知道的上層未遂決鬥吧。後來逐鹿中原的英雄們,都效仿劉邦寧鬥智了。

葉卡捷琳娜宮花園裡被修剪的很規矩的樹木

離開詩人的坐像,我們步行去葉卡捷琳娜宮。到了入口正要買票的時候,任哥發現了一個告示,這個景點晚7點鐘免費進入參觀,但宮殿內是閉館的。大家一看時間也就差一刻鐘就到免費參觀的時段了,就乾脆等了等。聖彼得堡的白夜,晚七點還是陽光燦爛的。

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34年,是與彼得一世齊名的俄國沙皇,也被冠以大帝的稱號。她是彼得大帝的孫媳婦,與彼得大帝並無血緣關係,她有日耳曼血統,是一位德意志親王的女兒。在位期間文治武功不下於彼得大帝。若說彼得大帝打開了俄羅斯通往西方的窗口,葉卡捷琳娜大帝則打開了通往西方的大門。也可以說她繼承並完成了許多彼得大帝的未竟事業,兼并克里米亞,佔領西烏克蘭,瓜分波蘭都是在她統治時期完成的。她還富有藝術情趣,所以在葉卡捷琳娜宮,在冬宮都有許多她購買或收藏的藝術品,因為我們有參觀冬宮的計劃,這個葉卡捷琳娜宮畢竟比不了冬宮,沒有進皇宮內部參觀,我們也不是特別的遺憾,加上強弩之末,大家也想早點吃飯,早點休息了,所以在此處,也就在園林中轉了半圈。然後去找地方吃晚飯了。

葉卡捷琳娜宮

葉卡捷琳娜宮的花園,有個大湖,有大片樹林,有個通往葉卡捷琳娜宮的室外的橋上,兩側雕刻著多位沙皇的頭像,那人工修剪過的草坪和樹木,顯得過於呆板,那樹冠被修剪得方方正正的,簡直是對樹木的暴力,這園林方面比中國的曲徑通幽,疏枝立寒窗的意境可差的太遠了,他們的園林失之於人工斧鑿的痕迹太重,太一目了然了。

劉導帶我們去一個叫中國城的地方,找到一家中餐館,印象中為我們炒了西紅柿炒雞蛋,蒜苗肉絲還有酸辣土豆絲,都比較可口。最關鍵的還不是吃啥,是到中餐館後,終於找到了衛生間。

飯後打道回府,聖彼得堡的白夜,天還挺亮的,這一天差不多開了100多公里,回程我仍然是最後一輛車,領隊的車在我前面,劉導的車是頭車。不一會兒就看到賓館的街口了,本來第一天境外開車的旅途可以圓滿結束了,可一個小意外發生了,這個小小的意外又因為我的固執造成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結果,雖然沒有千里,幾十公里大概是有的,害得大家都為我們這輛車去向著急,最後劉導不得不親自開車去接我們才把我們帶回賓館。

因為是自駕游的遊記,我就把這次到了家門口竟然迷路的趣事講一講,估計自駕的朋友會有興趣。

話說當日,我們已經看到落日餘暉中的賓館了,可是一直在我前面領隊那輛車,竟然過家門而不入,繼續往北開,我見此,就請坐在副座的拿著對講機的范姐問下,不回賓館是否還有別的項目,在沒有得到回答時,我想我還是跟著他的車往前開為好,所以我也沒有在賓館前的那條小路右拐,可當我緊跟領隊的車前進時,領隊開始往右併線,我以為他讓我們先走呢,就超過他們的車,可在後視鏡往回看,領隊的車掉頭了。原來他們跟丟了頭車,根本沒看到賓館,經范姐提示才知道開過梭了,所以就掉頭往回開。我早晨開車去買手機卡時,走的就是這條路,我知道往前開右轉,再接一個右轉,就可以到賓館東側的那條路了,所以我就沒有跟著他掉頭,直接往前開,右轉再右轉後,已經看到我們中午回賓館的那個路口了,正在我要併線右拐上輔路時,對講機傳來領隊要求我掉頭原路返回的指令,因為調頭總得看看後視鏡,總得往左側併線,看看適合不適合掉頭,這一左顧右盼,我就又往前開了幾十米了,心想,前面肯定還有向右拐的地方就不用掉頭了。誰成想,這一繃子就開出去幾公里才見到往右拐的路,這時已經在賓館的南邊很遠的地方了,往右拐後,我覺得再右拐一次就可以到那片我熟悉的綠地邊緣了,這時天已經黑下來了,似乎也出了對講機的有效範圍,我往前開了好長一段終於看到右拐的路口,那路邊有個診所我有些印象,從機場回賓館時就注意到過,我覺得大概離那片綠地不遠了,可此時全車的乘客都覺得應該停車聯繫,我一看民心已去,不得不靠邊停車了。要說也真不走運,車上五個人,只有范姐的手機還有點電,他說劉導要我們發位置,可他們幾位誰都還都不會通過微信發位置,我靠邊停車後,用范姐的手機發了我們停車的位置,要說也真寸,因為中午換了車就走,我也沒有回房間把點煙器轉換USB介面的插頭拿到車上來,所以誰都無法給手機充電,也就無法嘗試自己導航。發了位置,我坐在車裡等,過了會兒,范姐說劉導指示往前開,到鐵路掉頭。這跟我所想像的方向正好相反,但既然是劉導的指令,迷途的我也只能照辦,沒想到這一次是劉導看反了方向,(後來劉導坦率的承認是他看反了方向)我就越開越遠了,范姐再次說劉導讓在路邊停車,我得令後靠邊停了下來,只聽范姐慘慘地說,路邊就是墓地!頓時車內鴉雀無聲,真有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的感覺。

後來劉導開車過來,帶我們回賓館,又路過那個診所,又路過那條鐵路,過了鐵路沒有多遠就到了那片綠地。

我為啥那麼固執地不掉頭呢?這又要說到我原來開車發生事故的經歷,我曾經三次因為開車掉頭髮生事故,都是掉頭後,車還沒有完全甩正時,後面直行車疾馳而來,撞到我車的右車頭,雖然這三次事故都是別人撞我,但其中兩次警察判我全責,還有一次是判我百分之九十的責任,那一次我是在立交橋下完全按掉頭線行駛。前兩次事故是剛開車一年多時發生的,雖然屬於一犯再犯,也還可以說駕駛經驗太少,但第三次再出事時,對我自己的自信心打擊很大,我懷疑我眼睛的視野不如常人,我有位朋友說,他倒車時可以同時看到左後視鏡,和中間的那個後視鏡而不用轉動腦袋,要和這種人比,那我的視野差多了,我同一個時間只能看一塊後視鏡。從第三次掉頭出事後,我對於路上向左掉頭這件事情慎之又慎,俗話說事不過三嘛,要不也太沒有記性了。我為了保持事不過三的狀態,在境外第一次遠距離開車,按偉大統帥的教導,要「慎重初戰」,因為太慎重了,就導致了這次固執己見,一意孤行地長距離繞行。

回賓館後又發生了找不到手機卡,租車刷不了工行信用卡的麻煩,用北京話感嘆一下,出一口惡氣,「這他媽的一天!」

總標題《老傢伙俄羅斯自駕游》

(一)行前準備

(二)抵達聖彼得堡租車

(三)彼得堡郊外的清晨

(四)大彼得宮,普希金鎮,葉卡捷琳娜宮花園

下一篇(五)涅瓦河沿岸,彼得要塞

敬請關注,敬請轉發

點擊正文前一行的藍字「老唐遊記」可以輕鬆關注老唐遊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唐遊記 的精彩文章:

TAG:老唐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