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筆好字,一副好嘴,四件衣裳,一副好腿

一筆好字,一副好嘴,四件衣裳,一副好腿

【古人講出門幾大寶】

一筆好字,一副好嘴,四件衣裳,一副好腿

今天聊聊學書法的路徑和如寫一筆好字:

學書法的路徑應該是:選帖、讀帖、臨帖、默帖、創作;再選帖……的一種循環反覆,繼承與創作交錯進行的過程。在繼承傳統的過程中提高創作水平,在創作的過程中強化對傳統的書法的把握。但是光學法帖是不夠的,唐代張懷瓘《書斷》云:「夫草木各務生氣,不自埋沒,況禽鳥乎?況人倫乎?猛獸鷙鳥,神采各異,書道法此。」由此看來,學書法還要去廣泛的汲取營養,對那些看到的、聽到的、嘗到的、感覺到的等等一切生命現象都得包容進去,通過創作主體的「感悟」與「化合」,通過毛筆揮運表達出自己的宇宙意識。

老子告訴我們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這個「損」、「益」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不斷揚棄、不斷進步的過程。你想有所建樹,想成就自家風格,想不斷「創新」,就是想「益」,那就得學會「損」,而且要堅持不懈「損」下去,這樣才有可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至境。意思是說,學書法的人要不斷的增加學問,積累功夫,減少慾望,去掉毛病,長此以往,可以為「道」了。

其實學書法的過程,就是正確處理「損」、「益」矛盾的過程,也就是實施加減法運算的過程。通過不斷增加有益的、傳統的因素,消除非傳統的、流俗的東西,從「無我」到「有我」,從對自我否定到逐步走向成熟,順其自然,如此就可以創新了。老子說:「天下莫柔弱於水」,對學書法的人來講,很有指導意義。因為創作過程就像騷人賦詩,信口而來;就像人餓了去吃飯,是一種本能的需要。

所以書法是一種形上藝術,一種典型的表現藝術,形式美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它的技術難度實際上也相當大,因為它簡單所以它難。明代一個人叫項穆,他說「寫一個《聖教序》沒有20年精進之功,不能知其妙,亦不能下一筆」,這個(說法)可能有點絕對,但是卻有它道理。

一般說來書法技術大致的包括這麼幾個方面:第一,筆法。第二,點畫之法。第三,結字之法。第四,章法。這四個方法雖然簡單,是最基本大法,其中最主要的是筆法,筆法就是用筆的方法,也就是線條的製作方法,所以古人對筆法向來都是最為看重,最為強調。比如唐代張彥遠,他寫過很多非常重要的書法和繪畫的著作,他說過骨力和形似,皆本於寫意而歸乎用筆,所以用筆是最根本的。黃庭堅說書法繪畫裡邊畫中有筆,或者書中有筆,就好像是禪家句中有眼,高明的法師說話的時候看來是雲山霧罩,實際上他裡邊是句句有眼,就是說(繪畫的)用筆是最精髓的。趙孟頫說,書法是用筆為上,用筆是千古不易,古人在用筆上都是非常強調的。

寫一筆好字非常好,古人講出門幾大寶,一筆好字,一副好嘴,四件衣裳,一副好腿,所以一筆好字是很重要的。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齊治平 的精彩文章:

人生不要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很美的一件事
一陰一陽:虛,靜,柔。實,動,剛
道德品質的養成需要道德實踐,人文知識的增長有助於立身做人

TAG:修齊治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