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惡補了幾集許知遠的《十三邀》:用上帝的口吻悲憫我們,那你才是這個社會的奇觀

惡補了幾集許知遠的《十三邀》:用上帝的口吻悲憫我們,那你才是這個社會的奇觀

許知遠採訪羅振宇那集是《十三邀》系列的第一集,其中有個片段很有意思,他找到三位年輕人坐下來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

許知遠很清楚自己是這桌讀書最多的,可以進入自己比較舒適的俯視角度,輕易地對年輕人「降維打擊」。為了顯示自己老派,他問「什麼是污」,什麼是「BIGBANG」。

本來到這裡還好,可是這集最大的一個X猝然而至。

許知遠突然拿出手機對年輕人們說,這樣的音樂你們會喜歡嗎?

於是他開始播放《夜鶯之歌》,並且特意加了字幕。

許知遠先是沉默,然後開始自我陶醉式地、有節奏地前仰後合,安靜、從容、走心,就像進入了賢者時刻。

我想此刻許知遠一定高級感爆棚

在座的一位年輕姑娘在這個採訪者設置的情境下有些無所適從,拿起手機看了一眼。

攝像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細節,營造出了強烈對比效果:一邊是浸入陽春白雪的知識分子,一邊是一個無腦的科技囚徒。

如果這位姑娘能再打個哈欠,這個情節就更完美不過了。

1

許知遠的這波爭議全拜馬東所賜。他因為預設立場太過明顯,遭到了馬東硬懟。

其實回頭看看第一季的節目,許知遠也經常被懟,只不過對抗性沒有這麼強。

採訪所謂」香江四大才子「蔡瀾時,他同樣是不斷地切入自己預設的命題,場面經常陷入尷尬,但都被「老奸巨滑」的蔡瀾一一化解。

比如談他念茲在茲、」超過一切的「個人自由:

許:香港的食物跟她背後的社會心理,怎麼理解這個事情?

蔡:我做了(工作)這麼辛苦,吃一頓好的可以不可以?(人們)拚命工作,要發展,不安性,要回報嘛要回報嘛!

許:特別功利的心理,efficient!efficient!要效率。

(蔡瀾不語)

許:其實華人還是非常壓抑的。

蔡:壓抑壓抑,到現在還是這樣。

許:但我覺得這點是中國人很大的問題,就是中國文化里從來不真正地尊重自由。

(蔡瀾不知說什麼,點點頭)

許:其實普通人也不覺得,因為自由很痛苦的。

蔡老馬上順著這個話題轉移:所以我最想做的就是拉丁民族,他們最快樂。

於是話題轉向了旅遊使人開朗,然後轉向旅行中見到的馬來西亞少女,再講到自己有多少個女朋友,介紹他自己的訣竅:丑的,照殺!

這回合的對談典型地體現了是許知遠這類迷茫又較勁的」知識分子「與被訪者間的關係:你可以焦慮、擔憂其它人的生活,可是我並不在乎,我要過我自己的生活

蔡瀾是個享樂主義者,許知遠一次次地突擊,可是蔡瀾又一次次地化解。

於是我們就又見到了許知遠自認為的拷問,其實不過是他反覆地預設立場的對話

例一:

許:比如說(您)小時候看的《約翰·克里斯朵夫》,非常英雄主義的。這種英雄主義在您心裡肯定還在,不可能丟掉的。

蔡:丟掉丟掉!

許:真丟掉了嗎?

蔡:丟掉了。《戰爭與和平》,怎麼記得。

許:那你這樣會覺得背叛了自己的青春嗎?

蔡:(轉移視線,10秒後)你們這幾天還要去幹什麼?

例二:

許:顧炎武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您父親講」讀聖賢書所為何事「,我很喜歡這句話。您怎麼完成這個平衡?

蔡瀾並不回答,尷尬一段後說:後來你發現,吃吃喝喝才能平衡。

許知遠這時盯著他,不斷搖頭。這個相當中二的表情是在說: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蔡瀾於是向服務員要了勺子,然後表情是這樣的:

回頭來看,《十三邀》第一季還是比較精良的,視野寬廣,談話內容也比較有料。難得的是他還採訪了動漫/cosplay圈的從業者。

他對採訪者相當禮貌,可是當一名cosplay女玩家邀他觀看網路動漫《十萬個冷笑話》時,他當場產生了嚴重的生理不適,不斷低頭,像在找一個地縫一樣想逃離這個座位。

在這集結束時,他用這樣的點評作為這集的結語:

在一個多元的社會中,人們做著自己願意做的事,不妨礙他人,不犯法不犯罪。可這卻成了許遠知眼裡又一個「粗鄙時代」的註腳。

我忽然覺得做個憂傷派採訪者十分容易,只要熟練掌握了如下幾個問題即可: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轉變的?

如果讓你選一個時間和空間,你願意生活在哪裡?

你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你不覺得這個時代太功利,太有效率,讓我們忽視了一些最本質的東西嗎?

難道你內心沒有一個本質的、不變的東西嗎?

你為什麼不敢承認不願再堅守了?你會覺得背叛了你的青春嗎?

這些問題不過是幾片固定的價值觀試紙,不超出小學同學錄和《魯豫有約》的範圍。

緊鎖的眉頭和時刻都在提醒著觀眾:我正在為這個時代發愁,為全人類發愁,你們難道看不出來嗎?

提問時手裡一定抱著一本書,不時搖搖頭,訪談結束後要點起一支煙,埋頭長考至少30秒後抬頭,悠悠地說:或許是我真的不適應這個時代了。

然後跨進賓士,消失在鋼筋水泥的街頭。

2

商業與科技也是困擾許知遠重要命題。

一些知識分子總在積極地構建出自己的形象:在任何時代都要做批評者,任何融入主流的嘗試都是對知識分子背叛。

隨之而來的是他們用於自我構建的一系列辭彙:良心、清醒、警惕、赤誠、堅守、底線、永恆、格格不入。

用以上任意幾個辭彙,很容易就能組合出一系列肉麻的短句,大家可以自行組合。

但是注意,這些只適合他們用來形容自己(或者互相吹捧),當你開始商業了,當你開始成為了主流,你就一定與這些辭彙脫不開關係:

迷失、掙扎、身不由己、犬儒、異化、喪失。

在許知遠十分欣賞的賈樟柯眼裡,商業沒給他帶來那麼強的精神負擔,就是個中性辭彙。

商業是人類社會僅有的幾個連接方法之一。我對它」無情「,無好感也不排斥。排斥它沒用,你不辦(做)事可以排斥。

還有科技,這是令許知遠謹慎、警惕甚至恐懼的事物。困擾他最多的就是碎片化、淺薄化、低幼化,剝奪人精神自由,又如老大哥一般佔有你又監視你的手機。

許知遠為全民陷入手機牢籠操碎了心,」其實它變成了一個prison,new prison。「

蔡瀾:你不當它是就不是。

許:但實際上很多人已經是了。

蔡:人家不管。你要明白這一點,這點最重要。你(自己)要出來。

賈樟柯對科技也沒有那麼強的抵觸,甚至有些興奮。他很著迷VR,他甚至藉此加強了自己闡釋世界和自我的能力。還有網路播放,他的新媒體影像項目」柯首映「,第一期上映兩周時間就有80多萬次點擊,這對於接觸網路不多的賈樟柯是個極大的震撼:

我覺得很牛X,它是一個商業產物,但它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優秀的短片,從來沒機會被這麼多人看到的短片,(可能做到)突然幾十萬人在看。第一部上映後,2小時11分鐘(就)超過10萬人觀看。我算了一下,如果按150個座位算,相當於66場。一部短片要在一個國家放66場,每場150人,你去組織去吧,吐血都組織不出來。但是新媒體、商業能辦到。咱們為什麼不用它?它就是最有效的一個方法。

商業、科技的問題在馬東、羅振宇眼裡,更加不是阻礙。

羅振宇接受採訪時說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話,我覺得可以說完美地解答了許知遠商業方面的困惑

商業最大的魅力就在這裡,永遠沒有終極……我做公司有三個詞:不犯懶、不犯渾、不犯倔。我們這一代創業者是小老鼠,迷宮是上帝給你布的,你哪知道哪條路是出口。你看得真真的那條也許就是一個騙局。但小老鼠有小老鼠的活法。

首先勤快,多跑,遇到出口的機率肯定是增加的。

不犯倔,就是遇到什麼東西如果錯了,勇於否定自己,打一次臉就成長一次。

不犯渾,千萬別做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假設。我打心眼裡告訴自己不要做理想主義者,要做一個現實主義者,要做一個鼠目寸光的人。有很多人說情懷,我說我沒情懷。我一買賣人,對得起買自己東西的人,就是最大的情懷。我不想改造世界,我只想讓自己變得成為最好的自己。我盡其所能。

互聯網就是解決這個問題。讓你在足不出戶,可以高效率地體驗。效率是這個宇宙的總法則。(許:效率是不是會有很大的副作用,妨礙你的認知?)那是他們認知能力不夠帶來的。

我經常在我們的商店後台看到這樣訂單,貴州某民族自治縣哪個鎮,汽車修理鋪對面,地址是這樣的。他可能在我們這裡買了一本《經濟學通識》。這樣的人,如果不是我們傳播,他可能這一輩子不會知道什麼叫經濟學。一定是我站在經濟學門口的讚歎,讓他想買一本,也許他沒看完,也許對他一生球用沒有,但你不覺得他的人生就此被點亮一點點嗎?

在《十三邀》的片頭,許知遠憂心沖沖又淡定自若地說:我要打破人們思維的慣性。而與積極適應新電視形態的馬東、羅振宇們做對比,最不願意打破慣性的恐怕就是他本人

3

羅振宇的意思小小琪大概提煉一下,他的自我定位就是把知識工業化、標準化,做成快餐,做成知識界的麥當勞

可是許知遠卻大為不解,憑什麼是你這個賣膠囊、賣快餐的,不是我這個讀加繆、博爾赫斯、莎士比亞、契訶夫的

在採訪羅振宇和馬東背後,還隱含著困惑著許知遠的另一個問題:文化領導權

當人們追隨我時,一定是人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而當我鄙視的人開始領導時,一定是人民的問題。

可是他們又不好直接指責人民,因為這也是他們要爭取,要教化,要統領的,於是就把槍口轉向了大環境,轉向了時代。

時代這趟列車,許知遠剛一上就吵吵:停車!這不是開往靈魂凈土的車,這裡並不通向高貴、自由,沿途的經典站、古典站、美感站、英雄主義站、知識分子捨我其誰站統統不停,這裡只有狂奔、粗鄙,只有庸眾的勝利。

許知遠倉皇下車,然後開始捶胸頓足:真讓我下車了你們!變了!全變了!時代沒連貫起來,割裂了!脫軌了!時代沒等人類的靈魂。But I won t give up on you,我要繼續悲憫世人,我要開始唱輓歌了。

望著遠去的車影,許知遠鼻毛動了動,經典款水母捲髮更亂了。

小小琪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向度,你的價值取向並不是普遍道德。

你可以追求你的經典,你的沉重,嚮往你的彼岸,時刻」生活在別處「,我也可以追求我的享樂生活,玩我的二次元,追求我的小確幸。但如果你販賣偏見和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張嘴閉嘴評論別人粗鄙,用上帝的口吻悲憫我們,那你才是這個社會的奇觀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憤青。stay angry, stay foolish。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再深一點 的精彩文章:

TAG:再深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