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比亞迪要用自己最貴的這輛車,改變七億人的出行生活

比亞迪要用自己最貴的這輛車,改變七億人的出行生活

我快 80 歲的姥姥告訴我,她三十多年前來北京,最激動的一件事就是坐了地鐵。

在中國,擁有軌道交通已經成了一個城市發達水平的度量衡,也著實顛覆了居民的出行乃至生活方式。

如今,由比亞迪設計的雲軌正式商業化運營,或許會大大加速很多城市的「軌道化」進程。

相比「雲軌」,有一個名詞更為陌生,叫做「跨座式單軌」,不過看下圖就明白了,它指的是依託於單一軌道,車輛半包圍狀「抱住」鐵軌前進的交通形式,在很多遊樂場里,已經可以看到它的雛形。

「雲軌」是比亞迪旗下跨座式單軌產品的統稱,與傳統的「輕軌」列車相比,主要有兩個技術區別:一來雲軌有一定的離地高度,並不是在地面行駛,二來雲軌只需要一條軌道,這兩點都讓雲軌的佔地面積少上很多。

一套完整的雲軌系統由三部分組成:站台、軌道和車體。雲軌站台是一個簡單的雙層結構,在一樓經過安檢和購票後,上到二樓站台乘車。和地鐵乘車「入地」的過程完全相反。

由於我們試乘的是一條簡單的單軌線路,還不涉及換乘等複雜操作,站台的布置也就十分明了。

軌道是雲軌的亮點所在,仔細觀察,有三點需要注意。一是只用一條軌道就完成了車輛支撐和供電兩大最核心任務,布置簡潔。二是軌道只需簡單的咬合就可以完成建設,鋪設快速。

三是在行駛軌道的旁邊,平行架設了一條網狀橋,除了可以用來在工程中檢修觀察外,還可以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用來疏散車內人員。

參考火車道閘的原理,部分道軌可以運動,方便車輛進行分組停放和檢修。

從外觀看,雲軌的造型和我們熟悉的高鐵沒有太大的區別,楔形的車頭,大面積的擋風玻璃,白色的車身等,都給人很親切的感覺。車廂採用全鋁結構,自重較輕的同時,也更為耐腐蝕,壽命持久。

在接受董車會(微信公眾號搜索:董車會)提問時,比亞迪方面表示雲軌具備較強的車組彈性,可以組成由 2、3、4、6、8 節車廂構成的列車組。

通過專門的車間,只需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列車組的車廂的連接組合,可以實現諸如早晚交通高峰期時多裝幾節車廂來提升運力,其餘平峰時間少裝幾節車廂來節約能耗的目的。

雲軌為純電動列車,平時通過軌道取電,同時車身也自帶儲能環節,可以保證列車在停電狀態下也能駛達下一站點。

通過仰視,我們拍到了雲軌下方複雜的行走輪組,在車輛正下方,有一個垂直的輪子負責保證車輛在軌道上的行駛(圖中無法看到),而圖中可見的兩組水平布局的車輪,負責保證車輛與軌道更緊密的固定和轉向,由於輪胎是膠輪,噪音極低,可以實現在建築物旁邊的靜音行駛。


9 月 1 日,為了更好的服務第 9 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比亞迪第一條商業運營的雲軌線路正式通車,在現場我們看到,等待體驗雲軌的長隊已經排到了 100 米開外。

董車會有幸成為第一批試乘的媒體之一,雲軌站台的設計與地鐵高度一致,安全門必不可少。

由於雲軌車廂內部比普通地鐵車廂寬了 20 厘米左右,再加上座椅的布局更傾向於提供更多的站立位置,一節雲軌車廂在理論上最多可容納 208 人,與之相對的是,普通地鐵車廂單節能容納的人在 160-170 人左右。

為了體現新能源的未來感,車輛在天花板和地板兩個維度都有針對性地設計了不規則花紋和圖案,帶來一點新鮮感。

相較地鐵車輛,由於雲軌高高地行駛在地面上,觀光成為了其一個重要功能,雲軌設計了更大面積的車窗,方便觀看兩側風景。

車廂內布置著多塊顯示屏,動態顯示車輛和站點信息。

與其他軌道車輛相比,雲軌車廂內有一大塊面積用來布置動力、行走和儲能機構,一定程度上擠佔了乘員空間。

通過觀察,車輛兩端也保留了駕駛區域,但是已經實現了高度化的自動行駛。

由於試乘的是旅遊線路,車速被限制在 25km/h,使得車輛的聲音幾不可聞,即便車輛是在站台上擦肩而過,也聽不到任何噪音,如果是在普通通勤線路上,車輛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 80 km/h。


我最初知道比亞迪這個品牌,是在諾基亞手機的電池上,沒過幾年,比亞迪就變成了遍布大街小巷的電動汽車,而現在,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說軌道交通將成為比亞迪的第四大支柱業務,並有可能「再造一個比亞迪」。

宏觀上來看,比亞迪雲軌趕上了中國高速城市化的紅利期,我國自 2000 開始,可謂經歷著世界歷史上最宏大的城市化過程,短短十幾年時間,中國的城市人口從 4.9 億增加到 7.5 億,每年新增城市人口高達 2000 萬,這些人口連同城市擴張的面積,都呼喚著軌道交通的支援。

微觀上來看,雲軌在地鐵和公交之間的間隙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與中國地鐵動輒每公里 6-8 億元的建設費用相比,雲軌的每公里建設費用為 1.5 億(單軌)到 2.5 億(雙向雙軌)之間,同時還減少了工程拆遷的工作量,在城市中可以見縫插針地布置。與公交相比,雲軌的速度和運力是最大的優勢,可以實現每小時 1-3 萬人的運輸量,這是傳統公交車乃至 BRT 高速公交車都無法完成的。

比亞迪的初步規劃,是在人口 150 萬以上的中等規模城市和大型城市的風景區等有特殊需要的場合建設雲軌,除了銀川市已經啟用的花博園線路之外,比亞迪方面稱已經與 20 多個城市簽訂了工程方案。

工程速度是比亞迪雲軌的特色之一,以銀川花博園為例,2017 年 4 月 18 日開始建設,9 月 1 日通車,完成這條總長 5.67 公里,含有 8 座車站,採用 7 列雲軌列車的線路只用了不到 5 個月的時間。

當然,雲軌模式也存在著未可知的問題,比如從車輛設計到工程施工全部由比亞迪完成,一旦同時進行的項目較多,在與地方政府企業合作上能否順利進行是個問題,同時這種模式成熟後,大量擁有軌道交通設計生產能力的廠商想必也會加入戰團來分羹。

但無論如何,坐在北京西三環家裡寫稿的我,一想到晚上要穿過重重擁堵去東五環參加活動,就陷入對雲軌的深深懷念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星巴克弱爆了!這款小程序,教你如何優雅喝咖啡
深入一線:都在學 Costco 模式,帶你去看看到底有何不同
Google 母公司用一家「數字」公司正式完成重組
超多人玩過的日本腦洞解謎遊戲,都是他一個人做出來的?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