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辨證論治的背後

辨證論治的背後

五更泄瀉從肝治

2017. No.16

作者簡介

蔣健,字奕安,號石羽全人,玉一齋主人。上海市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擅長肝膽脾胃及內科雜病的診治。

編者按

文短而意精,不由循咀數遍。最怕自以為辨證論治已得者,卻為生搬硬套之流。閱畢,余自勉之。

關於五更瀉的診治,筆者有三個印象頗深的經歷。

經歷一。數年前在帶教過程中,有一位外國留學生拿著一個在別處抄寫的醫案,問我:「用四神丸治療五更瀉,為什麼無效?難道正確的辨證論治也可以無效嗎?」當時我看了醫案後,答:「泄瀉無不由脾。即使腎陽虛衰而用四神丸,仍然需要用健脾止瀉藥。現雖然有一些健脾葯,但不夠,所以無效」。話雖如此,但我感覺這個提問很厲害。平時診療有不少無效者,其中確有相當部分恰恰是我們醫生根據有限的知識認為辨證論治是「沒錯的」。

經歷二。數年前,有一五更瀉患者,因在他院治療無效,來我處就診。觀前醫所用藥物,四神丸與參苓白朮散加減,無可挑剔。我根據病情,僅將處方中的吳茱萸3g改為10g,其餘均按原方。1周後,患者訴大便基本正常化。

經歷三。2005年12月27日遇高女,78歲。主訴:五更瀉將近50年,晨起腸鳴即瀉,大便平均每日2~3次,不成形,近半年出現口苦、口乾,時有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時有心悸,不易入睡,納可,舌紅,苔黃厚膩,脈沉。有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慢性胃炎病史;今日查血糖正常;去年行白內障摘除術。中醫診斷泄瀉(五更瀉);治則:溫補脾腎、澀腸止瀉;四神丸合參苓白朮散化裁:補骨脂15g,五味子6g,肉豆蔻10g,吳茱萸6g,茯苓20g,白朮20g,山藥15g,蓮肉12g,黃芩12g,敗醬草30g,7劑。

二診(2006年1月3日),諸症依然,並無改善。患者口苦、咳嗽、痰多、舌紅、苔黃厚膩,今日改投龍膽瀉肝湯加味:龍膽草10g,山梔12g,黃芩12g,柴胡12g,生地15g,當歸12g,車前草15g,澤瀉12g,通草10g,葛根15g,射干10g,側柏葉25g,甘草10g,烏梅30g,焦山楂25g,炒地榆30g,7劑。

三診(1月10日),大便成形,1日1次,口苦去,咳止,痰消,舌脈同前,原方續服14劑以鞏固療效。

從上案來看,腎陽虛衰固然可致五更瀉,然則五更瀉並非一定都是由腎陽虛衰引起,肝膽濕熱下注亦可致之,不可概以溫補脾腎論治。本案雖然五更瀉已有50年左右,但並無腎陽虛的主要脈症,且其口苦,其舌質紅,其苔黃厚膩,顯屬肝膽濕熱之證。首診投四神丸合參苓白朮散,未見效果是「理所當然」的。二診改投龍膽瀉肝湯以清利肝膽濕熱,加用大劑量烏梅、焦山楂、炒地榆斂酸澀腸。由於辨證遣葯未囿於陳規,是故進葯7劑,諸症均平。

從此案例可知,生搬硬套是多麼的有害而辨證論治是多麼的有效。

(圖文編輯 李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水流深 的精彩文章:

TAG:靜水流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