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糾葛在情懷裡的農業發展現狀

糾葛在情懷裡的農業發展現狀

近幾年普遍的有一個現象,就是各大媒體上「農業的機會來了」、「下一個投資熱點是農業」、「農業迎來黃金時期」等等諸如此類的文章。這樣的場面每年都會上演一次。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一般是「兩會」之後不久,對農業的熱議會漸漸降溫,然後消失。這種現象用一個成語來描繪,就是虎頭蛇尾。

你會發現:兩年前有這樣的文章,兩年後有這樣的文章,而兩年前的兩年前也有這樣的文章,四年前的四年前仍然有這樣的文章……這些文章有理有據,可謂秋毫明察,政策洞見。但是真正面對政策,我們農民都面臨著什麼現狀問題?

人才外流現象的嚴重

我們經常能看到偌大一個村莊,能看到的人太少,整個村莊就是一個空心村;還有些村莊,年輕人外出務工,老齡化嚴重,留守兒童過多,給孩子心理留下創傷。更可惡的是,一些不良勢力瞄準家裡無人或者只有大齡老人的屋子,搶劫、盜竊,行徑實在令人髮指。可面對這些,我們卻毫無辦法。

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情況了?

1、農村與城市收入差距太大,經濟偏向城市聚集;

2、產業之間差異大,尤其是第一產業與第二、三產業的剪刀差;

3、移民現象嚴重:教育,帶著孩子一起上學,村學校落敗,婚姻,城市無房不嫁,醫療,治病需求城市更好。

資本外流

如今人們的理財觀念還停留在儲蓄上,一半的國民儲蓄都在銀行李,存款容易貸款難。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之間難以形成投資,資金無法高效流通。

在價值最大化的經營目標下,商業銀行在對於農村的金融資源主要是以吸收為主,而較少提供資金,尤其是我國郵政之前「只存不貸」的制度安排使得其充當了農村金融資源的抽水機的作用。

短時間內,農村金融的供需依然處於嚴重的不平衡的狀態。在利益驅使下,供給的相對不足與行業壟斷,很難促使農村金融機構推動農村金融服務的發展。

土地外流

「城鎮化進程中存在的人口城鎮化滯後、土地浪費嚴重,想要發展二三產業卻無地的尷尬處境。

農業現狀

1、誰在種地:耕者老夫。目前農村耕者多為老人。

2、轉移剛性:如今的農村人員一旦轉移到城鎮,在重返回去當農民的幾率太少,這將意味著農村人口急劇減少。

3、怎麼種地:大部分農村還是處於以前的小農模式。

4、我們的地:目前我們的地正在面臨不可恢復性透支,盲目用地、面源污染、水污染,一旦土地被破壞,難以恢復,我們正在嚴重透支著後代唯一生存的來源。

5、我們的糧:糧食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人們每天都在懷疑所吃的食物有多少安全的,對於食物,已經產生了不信任感了。

現代化轉型

1、規模化:單人經營耕地面積增加,流轉

2、資本化:城市工商資本下鄉

3、機械化:節約勞力

4、設施化:單位面積產出增加

5、加工鏈條的在地化延長

時代變革

1、互聯網高速發展:信息化與智能化高速發展運用於農業,農業有了本質變化。

2、物聯網:當把大數據和物流物連關係在一起,一場難以想像的變革正在襲來。

3、扁平化:產品流動環節因為技術和信息的運用,減少了中間環節,大大節省了成本。

時局

這個時代,做好農業有危機也有機遇。一號文件連續12年聚焦三農、各地紛紛出台政策,國家倡導社會資源向三農集中,可見,農業的風來了,抓住機遇才能幹大事。

怎麼做?

不能做什麼:耕者權利,種養的生產環節

能做什麼:產業鏈條的其他環節。鏈條:種業、生產實現(小農經濟為主)、加工(異地)、流通(地頭販子、大戶、莊家、批發商、零售店鋪)、終端(消費者);

走在前面的實踐

消費合作社和生產合作社的對接。 消費者合作社是由消費者聯合發起、自願聯合成立,以滿足社員對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需求,合作社的收益由所有的會員根據本年度的購買份額分享。它是一種消費者自發組織、自己出資、自己擁有的零售單位,以消費者所有製為特徵的零售商店,由消費者自行投資,經營管理和分配利益。

順勢而為

知行合一 抬頭看路、低頭拉車 邊干邊學 且行且謹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匠心農者 的精彩文章:

窮山村到旅遊強村,只靠一道農家菜,一年吸引遊客70萬!

TAG:匠心農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