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德經》最容易被誤解的六個概念

《道德經》最容易被誤解的六個概念

一、愚民

《道德經》第三章:「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

第十二章:「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以上這些內容,都被當成了老子宣揚「愚民」思想的證據。特別是「絕學無憂」,更是被人理解為「不要去學習就沒有什麼憂慮」,從而認為老子是典型的「反智主義」,主張蒙昧百姓,回歸原始社會,與鳥獸居。

在談老子是否「愚民」之前,我先說一說我所認為的愚民:人體擁有讓自己重歸健康的能力,道也同樣擁有自我凈化的能力。所以違背道者,會感覺天下皆敵。與悖道者為敵,正是道賦予天地萬物進行凈化的能力。

而越是「不道」的統治者,就越是想讓人民也「不道」。因為他們治水不善,卻又懼怕「洪水」的衝擊。所以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他們想盡辦法削弱人民「道」的本性,讓人民變質異化,受到侵害也不知反抗,受到壓迫也只能忍受。

一切試圖達到這種目的的思想和理論,一旦泛濫開來就會在社會中造成大面積的污染。統治者運用它們來教化民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愚民」。此「愚民」並非老子的「愚民」,而是真正的愚弄民眾。對於那些「不道」的統治者來說,這無疑也是一條「治亂於未亂」的「良方」。

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則為枳,這是橘的天性,然而人卻想讓它生於淮北仍然為橘。無法順應自然,也就只能想方設法去修改品種,結果卻會帶來人為的「轉基因」之害。通過人為的「教化」,對天性進行扭曲和異化,這才是真正的愚民。因為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失去了自我,不能認知自己,故而為「愚」。

而老子提倡的「非以明民,將欲愚之」,是因為「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我們中國人到了國外,感覺放眼一望全是傻瓜,不大知道佔便宜,不大懂得說慌話,不大會闖紅燈,不大善於吵架鬧事,不大明白經營人情走捷徑…然而外國人是真的傻嗎?我看以此為榮的才是真傻!

所以當聰明機巧已經佔據了我們的頭腦時,當走捷徑已經成為能力的象徵時,大道、正道,就再也沒有人走了。每個人都戴上了偽裝的面具,失去了真實的自我。

因此老子提倡「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正是為了讓我們重新找回真正的自己。老子提倡「實其腹」、「弱其志」,正是為了讓我們去掉態色與淫慾,因為這些是無益於身心健康的,而身心才是人之本,故而「去彼取此」。

所以說,渾沌等於糊塗嗎?淳樸等於愚蠢嗎?天真等於無知嗎?智慧等於狡詐嗎?假如這些等式都成立,那麼老子的愚民,就是世人所理解、所批判的愚民。

二、無為

無為,往往被世人冠上「消極」之稱,認為「消極無為」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然而「無為」,並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什麼叫「有為」呢?我想這樣,我想那樣,我認為應該這樣,我認為應該那樣,這是有為。也就是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行事。老子為什麼提倡「無為」,因為人被主觀意願所主導,往往就會忽視客觀規律、客觀實事,而是一味蠻幹,結果就會遭受失敗。

所以「無為」,並不是消極;「有為」,也並非積極。南轅北轍的故事大家都聽過,說是太行山一帶有個人,正在面朝北面駕著他的車,並且說:「我想到楚國去。」別人說:「您到楚國去,為什麼往北走呢?」他說:「我的馬很好,路費很多,馬夫善於駕車。」然而這幾個條件越好,他離楚國就會越遠。

方向錯了,越有為,就會越壞事。就像犯罪分子能力越強,破壞力就越大一樣。老子說:「不知常,妄作,凶。」毒害人民而不自知,禍亂天下還嫌自己做得不夠,這就是無知而又想有所作為造成的結果,典型的「妄」。

所以「無為」的前提在於「知常」。知常,就能了解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走向,就能在源頭上更改它的走向和結果,因此不為人所知,是以「無為」。

「無為」,善用人善用勢而為,不提倡親力親為,是以「無為」。

「無為」, 讓天下平安無事,讓自己無所作為,是以「無為」。

三、不爭

有人對這個「不爭」非常不感冒,以為就像打了你左臉,還要你湊右臉上去給人打的懦弱;以為就像敵人打到家門口,還要你好酒好菜慰勞敵軍的無能。其實並不是這樣,我舉一個例子可能大家就明白了,墨家的「非攻」。

「非攻」,難道就是要逆來順「受」么?墨家以鐵血的行為造訴世人,你們的想法太幼稚了。魯班,大家都知道,堪稱工匠之祖,他打造的攻城器械相當犀利。墨子聽說了魯班幫楚國建造雲梯攻打宋國這件事,就立即啟程前往楚國,行走了十天十夜,才終於見到了魯班。

墨子先問魯班可不可以幫他去殺一個人,魯班當即就拒絕了,說自己不是個不重道義的人。墨子就說:「你既然不願意殺人,那為何幫助楚國建造雲梯,楚國人口不多,還要用不多的人口去攻打宋國,這實在不是一件好事。」

魯班想了想覺得他說的有理,就將墨子引薦給楚王,後來楚王還是要攻打宋國,但魯班的攻城方法被墨子都抵禦住了,最後楚王只好放棄了攻打宋國。

墨家非常善於守城,而且經常無償幫助弱小的國家抵抗強國的侵略。墨子死後的鉅子(墨家首領)孟勝,與八十五名弟子為楚陽城君而死,而且是在可以不死的情況下自殺的(《呂氏春秋·上德篇》);《淮南子·泰族訓》說「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所以主張「非攻」的墨家,又哪裡是懦弱無能呢,分明是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所以提倡「不爭」、「不敢為天下先」的老子,又哪裡是膽小怕事呢?分明是以極高明的手段在「爭」,在「為天下先」。「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正是如此嗎?

關於不爭,詳解請參看我之前的文章:如何理解《道德經》所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四、天地不仁

《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一章往往被人拿來感慨天地和聖人的無情,把萬物百姓當成是草狗一般,棄若敝履。其實並非如此。

「仁者愛人」,天地並非仁者,因為他哪個都不愛,但又可以說,他愛我們每一個人。什麼是「愛」?比如考試,老師因為特別喜愛其中一個學生,就給他加了十分,這個叫「愛」,它的本質是一種偏私。

然而老師如果愛所有的學生,給他們每人都加了十分,這表現出來能叫「愛」嗎?大家都被同等對待,也就覺察不到那個「愛」了。因此,天地不仁,只是因為天地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所以大家覺察不到那個「愛」而已。

老子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聖人為何「善救人」、「善救物」,正是因為聖人以一顆平止無私之心待物,所以懂得去順應他們,總是能讓他們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發揮出自己的用處。

天道恆善救物。道生天地萬物,但無一被棄之物,無一無用之物。天生地長之物,不會存在「廢材」,也沒有「廢物」。它們各自安然地處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各自自由自在地生存發展,而不用擔心被拋棄,被滅殺。

所以「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道,是天下萬物賴以生、存、發展的依憑,是有德之人藉以治理國家、修養己身的準則,也是無德之人得以保全自身的根本。因為聖人以道治國,則無棄人,則人人得以保全。

五、福禍相依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很多人認為老子在這一章是講述了天道無常,世事循環的道理。《淮南子》還專門講了一個「塞翁失馬」的故事來作說明。然而果真如此的話,《道德經》中多處出現的「長生」、「不殆」、「長久」、「無憂」又該作何解釋?如果福禍來迴轉化不休,那還提什麼長生長久呢?

事實上,老子在這一章中已經講到了「福禍相依」的原因,「其無正」。在失去了「正」的情況下,人間世的發展就是一個治亂循環,就是禍福相依,而無休止。所謂「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謂「富不過三代」等等。

打一個比方可能更明白一些:老子說「魚不可脫於淵」,因為「淵」對於魚來說就是「母」,它生養庇護了魚,所以它是魚的根本,根本謂之「正」。而如果魚兒脫離了淵,躍出了水面,也就是失去了「正」,在這個時候是怎麼發展的呢?

魚兒從水面躍起,到了頂點,而後落下,在回到水中之前,就是一個循環過程。相對於中正的水平面來說,魚兒無論躍起還是落下,往還是復,都是在做反向運動。

然而如果魚兒潛藏於淵,恪守其「正」,又哪裡會有這般往複變化呢?只是在「0」中而已。老子說:「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以母為用,以根為守。守根,固本,而「食母」,則為「正」。為「正」者,方能不易,不反,而長久。

老子推崇的「復歸於嬰兒」狀態,不正是一個離母體最為接近的狀態么?如此方能得以「食母」,方能得以長生。「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不正是要成就一個「母」的狀態么?培育他人,成就他人,而己得以長久。

《莊子》所謂「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才是老子這一章的真正含義。治亂循環,禍福相依,這是一個環,而且無窮無盡無休無止。處在這個環中,而不進入它的循環過程,方能應對這無窮的變幻。如何才能「得其環中」?唯守道、守正而已。

六、小國寡民

小國寡民,也是老子經常被人批判「落後」的地方。《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一章我就不解釋了,只是提出幾個觀點,大家探討一下:

1、最高級的治理模式,一定不是一人發號施令於千萬人,事事親力親為,而是適當放權以自治。這就是老子所說的「自化」。那麼上升到治國層面,最終也必然不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而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區域與區域之間因為地域風俗文化的不同而各有治理之策,區域之間的差別,就形成了老子所說的「小國」。

2、人民富足的時候,並不會輕易離鄉直奔「北上廣」。遠離故土而外出追求,只能說明還不那麼富足。所以最終發展到人人富足的時候,大家就會「重死而不遠徙」。如果出門十里即能滿足各項生活所需,那麼就會「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3、世界各地每每都有重大新聞出現,是因為世界並不太平。太平,則無事。所以如果達到至治的狀態時,國家是沒有什麼重大的事件可以記錄的。因此人民的生活就變得極其簡單,事情少得用結繩都能記得清了。

4、大工程,大項目的運作,是因為我們對現有的狀態並不滿意;戰爭、遷徙,是因為我們想要過得更好;互相溝通,互相串聯,是因為我們想要得到幫助和慰藉。而如果我們對現狀滿意之至,那麼就會達到老子所形容的「小國寡民」狀態。而這種狀態,很有可能也是人類社會的終極形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大師兄 的精彩文章:

解老:《道德經》第二十五 二十七章 道法自然
怎樣理解《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解老:《道德經》第二十二 二十四章 希言自然
孔子「三法九征」識人術,怎麼在老子面前就失效了呢?
老子《道德經》的驚天學問是從哪裡來的?

TAG:道家大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