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分鐘讀懂道教中的神秘「術語」

一分鐘讀懂道教中的神秘「術語」

道教中有很多不為人熟知的「術語」,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一下。

1、什麼是「中道」?

中道,表示修「重玄」之道過程中的一個階次。唐代道教著名學者李榮認為,有欲之人主張「有」,無欲之人主張「無」,都屬偏執之見,他稱為「二偏」,他借病與葯的關係比喻說:「道非偏物,用必在中,無必有有。中和之道,非有非無。有無既非,借彼中道之葯,以破兩邊之病,病去葯遣,偏去中忘,都無所有。」這樣的中道又稱作「玄」。他用中道觀來看待世間萬事萬物,認為「不靜不躁,處於中和,人道之基也。故知懷雄猛之心者未可全真,抱雌柔之性者不能志道。今知性雄而守雄,則不躁不速;亦知性雌而守雄,則不靜不遲,不滯兩邊,自合中道。」達到中道就奠定了人道之基。

2、「六極」具體指什麼?

六極,又稱「六合」,指上、下與東、南、西、北四方。《莊子 應帝王》中有「以出六極之外,而游無何有之鄉」。道教認為,六極各有一天帝統制,稱為」六天帝君「。據《上清靈寶大法》記述,六天帝君是中宮紫微北極大帝、太上昊天玉皇上帝、后土皇帝祇、東極青華太乙救苦天尊、南極長生大帝和白玉龜台九靈太真金母元君。

3、「五道」有哪五道?

五道,認為人應修性守道,清靜寡慾,否則就會迷倫有欲,淆亂本真,不能返璞歸根,與道同體,其神便入五道。據《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載,五道以此是:一道者,神上天,為天神;二道者,神入骨肉,形為人神;三道者,神入禽獸,為禽獸神;四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獄之名。其義宣傳為善者成神,作惡者下地獄,勸人棄惡從善。

GIF/1929K

4、「七報」有哪七種報應?

七報是指七種人生行為的因果報應。道經中說,前世與今生凡施功布德,得生福堂,超過八難,為一報;凡好學神仙,念善改惡,得上升玉晨,為二報;凡奉師樂道,得飛游五嶽,為三報;凡貞潔執道,得超三塗五苦,為四報;凡博施普濟,得禮補上仙,為五報;凡忠孝禮敬,得超三途八難,為六報;凡懷惡抱奸、口是心非、詆師毀聖,則遭三途五苦,萬劫不復,為七報。

5、什麼是「七傷」?

七傷是指修道者的七種禁忌行為。道教認為,學道者即或身有仙相,也應自然無為,清靜寡慾,與世無爭,合於真道;否則犯了七傷之條,不僅難以列名仙籍,甚至不免於死;主張通過修養祛除七傷。據《雲笈七籤》卷九十一《回天九霄經》記述,七傷分別是:一、帶真行偽,淫色喪神;二、外形在道,心抱陰賊,嫉能妒賢,毀慢同學,攻伐師友;三、飲酒昏醉,損氣喪靈;四、心忿口諍,嗔喜失節;五、不依科盟,漏泄天真;六、身履掩穢,氣擾精混;七、啖食畜肉,臭氣充於臟腑。

6、「八難」是指哪八件難事?

八難是指人學道要經歷的八種難事。道經關於「八難」的說法各有不同。《道典論》引《靈寶真一自然經訣》中的八難是:得生為人,而欲舍女作男,是一難;得生作男,而欲才智明遠,形容端偉,是二難;諸善已備,而欲得生有道之國,是三難;貧窮而好道,是四難;富貴而信尚道士,尊奉經書,是五難;能受人之惡,而不與較,是六難;得見三洞寶經而勤育供養,是七難;得見仙真說法教化之時而同志相遇,是八難。《雲笈七籤》卷三十五所記八難為:不廢道心,一難;不就明師,二難;不託閑居,三難;不舍世務,四難;不割恩愛,五難;不棄利慾,六難;不除喜怒,七難;不斷色慾,八難。

7、「一切有形皆含道性」是什麼意思?

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就是世上一切有形可見的事物,無論其是否具有自我意識,都蘊含有「道」的特性。這一教義與道家思想具有密切聯繫,老子認為「道生萬物」,為之祭定宇宙生成論的哲學基礎。莊子繼承此思想加以推衍,認為「道」無所不在,甚至連稊稗(ti bai)之類的無識之物、尿溺之類的污穢物中,都存在有「道」。

道教繼承道家的思想,逐步衍化,形成其獨特的道性說。《老子想爾注》即主張,「一」就是「道」,散形為氣,遍在人物之中。《西升經》進一步說,道非獨在我,萬物皆有之。初唐道士孟安排根據《玄門大義》編撰而成《道教義樞》中認為,道性源於出「道」,而圓通無礙,普遍存在於萬物中,一切有識無識之物,都含有道性,能了此性,即成正道。大道圓通,聖人通覺,而凡物未通未覺;要使未通未覺者通覺,繼而成就大覺,關鍵就在於悟道,認識「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真諦,才是得道證果的神人。

最後,希望所有道友都能參悟道法,悟得真性,修得正果,福生無量。

(文章出自道山不老,轉載請標明出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山不老 的精彩文章:

道士羽化後,究竟怎樣安葬?
王未寫意山水畫簡靜明朗
日本人為老君爺立碑背後的真實原因?
一分鐘教你記住八卦圖
養耳養目更養心

TAG:道山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