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華五千年 為何這三個朝代最多出奸臣和漢奸 真相能把人氣吐血

中華五千年 為何這三個朝代最多出奸臣和漢奸 真相能把人氣吐血

奸臣,或者漢奸,在歷史上一直是被人痛恨的字眼兒,幾乎在有君臣之分的時候,奸臣就出現了,要說哪個朝代沒有奸臣,那麼這個朝代一定沒有真實存在過。

而從奸臣「進化」成漢奸,就是一種本質上的轉變,可以說,漢奸已經是奸臣中的極品,因為普通意義上的奸臣,也就是為了保全祿位,干點貪贓枉法欺壓百姓殘害忠良的事情,而漢奸為了自己的物質利益,連老祖宗都出賣了,這就已經可以說是人倫喪盡了,似乎已經不能再歸屬於人類了。

但是我們粗略翻一翻歷史,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任何一個王朝肇建之初,幾乎是沒有奸臣的,即使那些「罪臣」「叛臣」也不過是無心甚至好心辦錯了事,或者直接想「取而代之」,只不過是成王敗寇而已,還不那麼可恨。

我們細數一下,整個大秦帝國,有名的奸臣也就趙高一個,漢朝也就有個太監中行說當了漢奸,還有沒名字的尉史和有名字的趙信、李陵投降了匈奴,後來王朝末日,才有了十常侍之亂,但是要說王莽、曹操、劉備、孫權是奸臣,那也說不通,因為按這個標準,其後的開國之君都成了前朝的奸臣。

唐代雖然宦官權利大到可以換皇帝,但知名的奸臣也實在不多,扳起指頭來也就楊國忠李林甫幾個,連安祿山史思明都不能列入奸臣行列,因為這二位是操起刀子明砍了。

可是有三個朝代,或者強盛或者懦弱,但都盛產奸臣,尤其盛產漢奸,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這三個朝代的奸臣和漢奸是怎樣練成的。

君臣相疑的宋代奸臣多如牛毛 不滅亡都沒天理

其實大宋開國之初,吏治還是不錯的,高官厚祿(宋代是俸祿最豐厚的年代,沒有之一)讓很多開國功臣生活富足,正常收入就已經花不完了(當年又不能出國旅遊移民蓋別墅,三妻四妾尚且照顧不過來,也不必包小三兒),就沒必要去貪贓枉法,所以能夠干點正經事留名青史,是主流的理想。

但是宋朝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君臣相疑」,因為趙匡胤的天下是欺負孤兒寡母黃袍加身而來的,所以他和他的繼任者最怕的就是手下(尤其是武將)功高蓋主,所以空有最龐大的軍隊、最發達的軍事科技、最大份額的GDP(最高的說法是佔全世界的60%-80%,這肯定有水分,因為後來大部分都貢獻給給遼金了),但是卻坐看遼金甚至西夏不斷壯大,從來不肯主動發動進攻,反而把精銳集中在京城組成禁軍,把老弱病殘弄到邊疆當廂軍,美其名曰「強幹弱枝」,這是要防備誰,傻子都看得出來。似乎在宋朝皇帝眼裡,文臣武將的威脅遠比異族入侵大得多。

君臣相疑的直接後果,就是明哲保身、各謀私利發展到勾心鬥角互相傾軋。

在還有一些血性的開國君臣那裡,這個「君臣相疑」的弊端還不那麼明顯,但是到了後期,皇帝耽於享樂,大臣慾壑難填,錢就有點不夠花了,老百姓家裡尚且「窮吵餓斗」,朝廷大臣為了爭搶權利(代表財富)掐得你死我活,這就是政治了。

於是到了宋徽宗的時候,皇帝一心建園林搞書畫,國家的錢不夠花了,大臣們看著皇帝享受,自己也想沾沾光,於是對百姓敲骨吸髓,而互相之間也成了爭搶骨頭的惡狗,一下子就弄出了個北宋六賊,這是奸臣泛濫的前兆。

北宋六賊搞垮了北宋,只知道享受的道君皇帝也到北國去坐進觀天去了,六賊攢下的金銀、收集的老婆、剩下的女兒統統被金兵打包帶走了,但是奸臣文化卻發展了起來,秦檜更是把奸臣做到了漢奸(或者說間諜)。

從秦檜開始,奸臣們就已經不是單打獨鬥,而是組團出現了,秦檜、賈似道、史彌遠,數也數不清。

國事糜爛、民生日蹙、危機四伏,但是君臣相疑的傳統一直保持了下來,大臣內鬥從未停止,往往是外面敵兵壓境,朝堂上還是爭吵不休,紅著眼睛的君臣誰看誰都不順眼,比較起來,異族入侵倒是不那麼重要了。

就是合謀害死岳飛的宋高宗趙構和秦檜,互相之間也都像刺蝟一樣防範著,秦檜死掉,趙構長出一口氣:從今天起,我靴子里再也不用藏著一把刀了!

明代皇帝太自私 以致無官不貪奸臣輩出

孔子說:不患寡(自己財富不足)而患不均(分配不公平),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但是農民出身的朱元璋不知道這個道理,雖然他對老百姓極好,對官員管理嚴格到近乎苛刻,但是明代的貪官多如牛毛。

現在有人說,明代是最有骨氣的,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稱臣、天子守國門,這是前期和中期,而到了大明將亡,那些骨氣早就沒有了,李自成進北京、八旗入關,基本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那些以正人君子自命的文武大臣,爭先恐後地投降了,別說氣節,連臉皮都不要了。

幾乎從大明立國第一天,朱元璋就開始反腐,反得一品大員要是不種地不砍柴就得餓飯,至於基層管理,更是窮得像叫花子,就是在以鐵腕著稱的朱元璋時代,貪官奸臣就層出不窮,丞相李善長、胡惟庸就在他眼皮底下拉幫結夥貪污腐化,但朱元璋幾乎毫無辦法,每次幾萬人的殺戮,反而使貪官奸臣越殺越多。

朱元璋是個「勞動模範」,手腕子也夠硬,出一個奸臣貪官就殺一個,甚至連忠臣清官一鍋燴也在所不惜,但是朱元璋先生好像忘了一點:他自己就是明代最大的貪官。

朱元璋原先窮怕了,也被官員欺負怕了,所以他對官員極其苛刻,但是對自己的家族卻極其優待。

朱元璋規定的一品大員每年能領到九百石米,也就是一萬斤出頭,這一萬斤米,想讓一個宰相一家數十上百口吃飽飯(長隨家丁秘書之類的開銷都在這一萬斤米里),就是金老三也做不到,就更不用說一年只有千把斤米的基層官員了,那真是熬粥也不夠喝呀。

但是朱元璋家裡的人,親王(皇帝的兒子、有功的侄子、嫡親孫子)待遇是一年是一萬石,郡王兩千石,而且是從生下來就有,長大了給蓋房子娶媳婦都是國家花錢,逢年過節的賞賜更是一品大員幾十年也掙不到。

如此厚此薄彼,還要提防朱老爺子哪天不高興,就找個茬把自己給咔嚓了,飽讀詩書渴望一入龍門身價百倍的文武大臣們在不平衡之下,當然要向朱家子孫看齊,而要想過上朱家人的日子,就是當奸臣:做一些無底線的事情哄得老朱高興,然後掉過頭來欺壓百姓榨取錢財。

所以明代是個奸臣輩出的年代,從朱元璋開始,就一直有奸臣把持朝柄,胡惟庸嚴嵩魏忠賢我們暫且不說,即使是我們熟知的徐階、張居正,那也是富得流油,徐階家裡霸佔了上萬畝土地,張居正的轎子要三十二個人抬,要是僅靠朝廷給的那點俸祿,連買鋤頭種地僱人抬轎子都不夠。

貪與廉相對,奸與忠相對,要說無底線斂財的人是個大清官大忠臣,那豈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子?

這種情況發展到明末,尤其是朱由校朱由檢這哥倆當皇帝的時候,就到了一個極致:空有全世界最高的國庫收入,老百姓卻要吃草根樹皮甚至觀音土。

但是皇帝和大臣們錦衣玉食,邊疆戰士只能餐風宿露,要能打過李自成和八旗兵才怪了呢——你再先進的大炮也得有人裝葯點火呀。

明代奸臣甚至漢奸有多少,這個還真不好統計,因為僅僅是列一個名單,那就又是一本《天水冰山錄》(嚴嵩家產清單),就連後來的乾隆皇帝都看不過去了,專門編了一本《貳臣傳》,那裡面撿最突出的奸臣和漢奸來寫,精簡再精簡,還有一百五十七人「光榮上榜」,這裡面就有我們熟悉的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疇、孫之獬(首倡剃髮易服)、吳六奇(被金庸美化成天地會香主)。

清代奸臣多嗎?這話應該這樣問:誰不是奸臣?誰不是漢奸?

這段不好寫,因為要時時提防「觸雷」,所以有些地方寫得含混不清,請讀者諸君見諒。

雖然包括康熙乾隆等清代皇帝打心眼裡瞧不起奸臣和漢奸,但是他們永遠不會想到,雖然他把明代奸臣和漢奸編成了一本《貳臣傳》,但是他們統治下的奸臣比哪個朝代都多——漢奸咱就不說了,理由大家都知道。

八旗入關的做法很讓人痛恨(揚州嘉定做的事現在不讓說),但是後金也好、大清也罷,都是大明治下的地方政權(建州衛),地方軍閥奪取皇位,並沒啥不對,但是他們的做法卻變成了奸臣滋生的土壤。

在清朝做官,首先得不要臉。

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得從一個稱呼說起,這個稱呼叫奴才。

只有在清代,自稱奴才是「無上光榮」的,如果你不是八旗子弟,要是跟皇帝和王公大臣自稱一聲奴才,那是要吃耳光的:就憑你也配自稱奴才?

於是很多十年寒窗苦讀考取了功名,即使做了一品大員,路上遇到了一個替人背柴火的八旗子弟,也要畢恭畢敬地打千行禮——刷刷地甩下馬蹄袖子,自以為很是瀟洒。

要是能管那個破落戶叫上一聲「主子」,這位大官就會覺得倍兒有面子——我是旗人,我被「抬籍」了。

所謂「抬籍」,就是不管你是什麼哪裡人,現在給你的「特別恩典」,你就是旗人了,可以在考試的時候照顧、當官的時候優先,即使犯了罪也有豁免權,比如乾隆朝的60個大學士(一半民間說法叫他們宰相),漢人二十五個(全部進士出身),滿人三十五個(四個進士)。

而且被「抬籍」之後還能得到俸銀祿米(鐵杆莊稼),就是犯了罪,本應判刑一年的,只要蹲二十天拘留,該流放三千里的,也只要拘留五十天。

於是滿朝人人爭當奴才而不可得,所有的臣子一輩子只干一件事,那就是討皇帝歡心,皇帝不經意間流露出一兩句關懷的話,不管是當朝一品還是封疆大吏,都會「感動得痛哭流涕不能自抑」,甚至「叩頭出血」(這種現象在鄰國還有)。

「洪承疇紀念園開園儀式」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您要問我清朝誰是奸臣,還真不好回答,要是問我誰是「忠臣」,比這或許會想起那個被搶了老婆也不吭聲的范文程、那個清兵入關馬前卒洪承疇、還有那個力主剃髮易服的孫之獬……

不過筆者這樣說,連乾隆也是不答應的,因為在他眼裡,洪承疇孫之獬是地地道道的二臣賊子,但是這倆人現在日子好像好過一點了,因為他們的家鄉正在用他們的名字開發旅遊資源,並堂而皇之地搞紀念活動,還有建議把他們的「功績」編進教科書好好宣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唐太宗手下九大名將 為什麼秦瓊排名靠後?了解真相讓人對他更敬仰
梁山拳腳誰第一?要是擂台比試很難說 要是實戰只有這個人能奪冠
梁山遭遇散夥危機 魯智深武松沉默不語 降將可能火併孤立的宋江
明成祖為什麼對火器情有獨鍾?朱棣滿眼是淚:因為我當年差點被一窩蜂弄死!
燕青為何叫浪子?人品怎麼樣?盧俊義出行前叮囑:那種地方少去!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