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適合精忠報國的不只是岳飛,還有他

適合精忠報國的不只是岳飛,還有他

」安史之亂「一個讓史學家備受爭議的時期,更有史學家認為安史之亂是中國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

正因為亂世,唐朝才湧現出了郭子儀,李光弼,高仙芝等中興名將。

可是在歷史書上很少提起的唐朝名將,更是關乎唐朝生死存亡之際的名臣那就是「張巡」

張巡是何許人也呢,本來他是唐玄宗末年進士,張巡天寶年間被授清河縣令,可以說是純粹的文官,用手無縛雞之力來描繪他那真是在合適不過了,面對大唐生死存亡之際,他是振臂一呼,帶領著6800名大唐勇士,面對著安慶緒統治的13萬叛軍,居然喊出了「絕不撤退」,「不投降」這種令人振奮的口號。

我們都知道,睢陽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睢陽對於大廈將傾的唐朝來說,當然是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說保住了睢陽,就等於保住了江淮。

至德757年,安慶緒率領合十幾萬的部族精銳兵力進攻睢陽,那麼面對裝備精良,士氣正盛,補給充足的叛軍,張巡明知道以自己6800名大唐士兵迎戰會有什麼後果,他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為唐朝,盡最後的力量。

面對潮水般的叛軍不停地進攻,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小小睢陽城這一守就是4個多月。4個多月之內,雙方大小戰況整整較量了400多回合。眼看守軍的人越來越少,可是睢陽城上的軍旗依然屹立不倒,而且張巡守城絕對不拘泥於城內,偶爾還給叛軍來個突然襲擊,令安慶緒是頭痛不已,安慶緒手下大將尹子奇也是被張巡射瞎了一隻眼睛,叛軍也是退後幾十里。

過了一個多月後,安慶緒手下大將尹子奇又是親帥大軍圍住睢陽城,儘管叛軍瘋狂的攻城,可是就是攻不進去,激烈的攻城戰中叛軍的屍體在城下堆成了小山一樣,戰鬥的最後,守軍每個人都是筋疲力盡,再加上給養不足,只剩下400多人。

城破之際,張巡向西跪拜天子:「微臣力竭不支,生不能報答陛下,死當為厲鬼擊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杜甫《秦州雜詩》十八
食品安全問題,唐朝的律法比現在還嚴,最高死刑
小刀說戲 · 戲曲和史實的那些事(1)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