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養蠶、織絲、吃炒菜,非洲一島民眾墓碑朝北,堅信自己是中國人

養蠶、織絲、吃炒菜,非洲一島民眾墓碑朝北,堅信自己是中國人

非洲有一個國家,他們尊崇著一個外人看起來十分奇怪的習俗:當地人去世之後,大多數人會按風俗實行土葬,而土葬所建的墓碑會全部朝向北方。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據說是和遠在該國東北方向的中國有關。

養蠶、織絲、吃炒菜,非洲一島民眾墓碑朝北,堅信自己是中國人

帕泰島是肯亞拉穆群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島嶼。據當地人傳說,600年前一艘中國商船在拉穆附近海域觸礁沉沒,船上20多人為了求生,爬上了帕泰島,並來到了島上的上加村。由於船徹底毀壞了無法離開,這群中國水手從此就在該村定居,與當地人繁衍生息,生活了下來。因此,不少當地人至今任然堅信自己是中國人是後裔,他們生時渴望回到祖國,死後也將墓碑向北,希望這樣能離中國更近一些。

養蠶、織絲、吃炒菜,非洲一島民眾墓碑朝北,堅信自己是中國人

當地人所說的也並非「無的放矢」,如果仔細研究的話,中國有一段歷史也確實能與之契合,那就是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

當時鄭和率領艦隊先後訪問了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過非洲東岸赤道以南的麻林(今肯亞的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亞的蒙巴薩港)。帕泰島上流傳的關於中國的傳說,可能就是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養蠶、織絲、吃炒菜,非洲一島民眾墓碑朝北,堅信自己是中國人

今天的帕泰島民並不算多,只有一千多人,他們的樣貌也和中國人相差甚遠。不過有資料顯示,他們中曾經有人長期養蠶織絲,這項技術很有可能就是當時的明朝水手傳授下來的;而且帕泰島民還流行以「炒菜」為食,這在非洲這塊廣袤的土地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二十一世紀初期,為尋找傳言中鄭和艦隊沉沒的商船,中、肯兩國曾聯合做了一次跨國考古。也就是在這一次為期三年的考古過程中,在肯亞地區發現了四十多處關於中國古瓷的遺址,其中拉穆是發現遺址面積最大的一個地區,這裡不僅出土了中國9-10世紀的瓷器,還發掘出大量十六世紀、特別是十七、十八世界的中國古瓷,其中絕大部分是明青花瓷。

養蠶、織絲、吃炒菜,非洲一島民眾墓碑朝北,堅信自己是中國人

不過可惜的是,除了考古發掘出來的中國器物,當地並沒有發現具體文字記載、或者是直接物證證明當地人的祖先是中國人。這與當地人滿心的「回國」熱忱比較起來,還是蠻讓人失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史話 的精彩文章:

國王叫他征討中國,他卻領兵把國王滅了,建國後還讓中國幫起名字
希特勒說想當總理,此人直言「你只能當個郵政部長」
新婚數月,駙馬一直不解風情,公主急了,皇帝只好親自教駙馬行樂
明朝使臣途徑一島,任命一中國人當總督,今華裔掌握該國大半財富
閻錫山天不怕地不怕,但第一次見此人時,卻驚出一身冷汗,他是誰

TAG:大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