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1991年你在幹嘛?

豆瓣日記:1991年你在幹嘛?

本文作者「Nora Liu」,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1991年,你在哪?在做什麼?

那一年,蘇聯解體;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海灣戰爭結束;哥倫比亞大毒梟巴勃羅·埃斯科巴自首(美劇《毒梟》的原型);英國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向全球人民報告萬維網 www. 的使用方式,神不知鬼不覺地「撥快了」地球的轉速......

同年,范思哲秋冬秀場上,彼時四大宇宙超模:Linda Evangelista, Cindy Crawford, Naomi Campbell, Christy Turlington 手挽著手向觀眾謝幕;美國的涅槃樂隊發行了被載入搖滾史的專輯《沒關係》(Nevermind)。

朋友 lulu 以她們4個為原型畫了一張插畫!微博:Jialu_W

還是那一年,一斤豬肉一塊五,我還沒出生...然而今天,我斗膽來說說一本比我還年長的雜誌——被公認為當代藝術權威刊物的《frieze》。

1991年發生的這些事,看似沒有關聯,只是報紙上的大字型大小頭條新聞而已,可對於一些神經敏感的人來說,它們遠不止一行油墨那麼簡單。

這些觸角發達的人類,不斷吸收著來自地球各處的信息,將它們排列組合,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重新向世人展示。這些作品包含了文字、繪畫、影像、音樂、建築…有人稱之為藝術,並對它們非常重視,比如 Amanda Sharp, Matthew Slotover 和 Tom Gidley. 為了表達重視,他們辦了本雜誌,取名《frieze》,與「freeze」(冰凍)同音。

《frieze》創刊號

那會兒,主流的藝術評論雜誌大多產自學術圈,由藝術教授們主筆。像《frieze》這種由私人創辦的藝術雜誌實屬罕見,能存活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更是鳳毛菱角。《frieze》必有其生存之道。

《frieze》的生存之道

剛出生時,它是本純粹的雜誌:一年八期,探討藝術、哲學、戰爭等話題。2003年,進入青春期的《frieze》有些躁動,於是搞了個一年一度的藝術大派對:Frieze London.

Frieze London, 2015

Helly Nahmad 畫廊萌萌的展位@Frieze London, 2015

2012年,步入成年的它已經不滿足於在英國活動了,遂將活動半徑擴大到紐約,Frieze New York應運而生。同年,縱觀藝術史的年刊Frieze Masters橫空出世,每年十月發行。去年,他們辦起了學術論壇:Frieze Academy,邀請藝術領域的重要人物們做講座。

Frieze Masters, 2016

回望過去25年的路,《frieze》在前半段路上步步為營,在後半段路上高歌猛進。在25年這個節點上做總結,實為明智之舉。於是便有了我們手頭沉甸甸的黑皮書《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59個關鍵詞,對應59篇精選文章,主題五花八門。

英文版 A to Z of Contemporary Art

它把「當代藝術」變成了一扇自動門!

對於沒有經過系統藝術訓練的人來說(比如我),「當代藝術」這四個字聽著瘮人,搭什麼毀什麼。它像一扇沉重的門,怎麼推都推不開。然而這本黑皮書,活生生把「當代藝術」變成了一扇自動門,你一靠近這扇門,它就自己開了。

這本書怎麼做到的?

太空女和小飛豬 @Frieze New York, 2016

汪民安教授在中文版序言中給了兩條線索。第一條說《frieze》「介於研究和敘述之間,論文和隨筆之間,客觀和主觀之間,高深和膚淺之間。簡單地說,這些評論文章介於專業和大眾之間。」

你看,這不就是自動門嗎?你離它遠的時候,它關著;你一靠近它,它就開了,一點兒架子都沒有。

潮人們 @Frieze New York, 2015

第二條線索說,這本書里的「藝術方式以及藝術流露出來的觀點令人眼花繚亂,以至於編者只能根據主題的字母從A到Z進行排列——這種排列也是反等級式的——沒有哪個主題特別重要,沒有哪篇文章,沒有哪個作者特別重要——排序完全取決於字母的偶然性。」

既然章節是隨意排列的,那麼你當然可以跳著讀。

愛看電影?史蒂夫·麥奎因在106頁《電影 Film》等你,他想跟你談談電影對他的影響。愛讀卡爾維諾?254頁《風格 Style》有對卡爾維諾遺作《新千年文學備忘錄》的詳細解讀。愛買彩票?請閉上眼睛,隨筆翻一頁都是驚喜。

frieze no.151

如果現在讓我再讀一遍,我會先從156頁的《行話 Jargon》開始。在這篇文章里,《frieze》兩位現任主編:丹·福克斯和詹尼佛·伊吉重新給單詞下了註解。

說白了就是洗腦。讓你把自己從普通生活的語境中拉出來,進入他們的語境,說他們的語言。這麼一來,本書其餘58篇文章就容易理解了。摘錄幾個詞條:

Death[死亡]歌德說:「讓一個會思考的生命去思考它的不存在,去思考其思考和生命的終結,是完全不可能的。」伍迪艾倫認為:「永恆的虛無也無所謂,只要你能為之穿上得體的衣服。」

Dematerialize[非物質化]我們都會經歷到。參見:Death。

Fame[名聲]一杯毒酒。我們都盼著能喝上。

Fashion[時尚]一杯毒酒。我們都喜歡喝。

Sex[性]絕大多數關於性的藝術都不性感。

Social Media[社交媒體]「拖延」的同義詞。

……

一遍看下來,如果你又點頭又發笑,還跟他們一樣有給某個單詞重新下注解的衝動,那麼你就進入一種《frieze》狀態了。除了《行話》,還有許多我願意反覆讀的章節。比如,《戰爭 War》。

舉個例子

這篇文章原題為《戰爭的藝術》(The Art of War),刊登於《frieze》2006年5月刊。作者埃亞·韋茨曼(Eyal Weizman)是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建築研究中心主任,主管司法建築。2014年,他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全球學者(Global Scholars),不定期去 Princeton 講課。

這位出生在以色列海法的學者,一直在研究自己國家軍隊的作戰方式。文章開篇,他向我們赤裸裸地描述了2002年,以色列國防部隊(IDF)對納布盧斯發起攻擊時用的「穿牆行軍」策略。

這是種什麼樣的策略呢?

「不使用任何城市街道、馬路、小巷或庭院,或任何朝外的大門、內里的樓梯間和窗戶等等,而是水平穿過牆壁,通過垂直穿過天花板和地板上炸開的窟窿洞移動。」

這種策略,把城市變成了「作戰的中間介質」,換句話說,城市即戰場。

納布盧斯之戰,2002年4月

為了弄懂「穿牆行軍」的作戰原則,韋茨曼採訪了以色列國防部隊指揮官阿維夫·克拉維夫。克拉維夫在指揮這場戰鬥的時候,只有42歲,被公認為以色列國防部隊中最有前途的軍官之一。他一邊服役一邊修大學課程,你猜他學了什麼?

不是政治、不是量子力學,而是哲學。

克拉維夫認為,我們看到的空間不是空間本身,而是我們對它的解讀。

他以小巷子為例,「你如何解讀小巷?我們把小巷解讀為禁止走過的地方,門是禁止穿過的地方,窗戶是禁止眺望的地方,因為小巷裡有槍子兒等著我們,門背後有陷阱等著我們。這是因為敵人用傳統的、古典的方式解讀空間,但我不想遵循這種解讀,也不想陷入敵人的陷阱(......)我想要敵人大吃一驚!」

frieze no.186

他確實做到了。他命令士兵們忘掉傳統的行走方式,而是「穿牆移動」。我們的古話「不撞南牆不回頭」,在克拉維夫那兒變成了「老子就是要撞牆」。這種殘忍又直截了當的作戰方式,在政治和軍事層面上成功摧毀了巴勒斯坦抵抗組織。

除了解讀「穿牆行軍」,韋茨曼還探討了其他的軍事作戰理論,以及這些理論的哲學基礎。當我逐漸深陷其中時,一句「你們永遠也不會明白是什麼要了你們的命」猛得敲醒了我,文章戛然而止。

frieze no.175

我才想起來,手頭這本書探討的是當代藝術。而這篇文章確實沒有跑題——原題為《戰爭的藝術》,這場戰鬥確實發生在21世紀,這種作戰方式,不失為一種「暴力藝術」。

類似跨越邊界的文章還有很多,不論出自90年代,還是10年後,這些文章給我帶來全方位的思維衝擊,今日讀來仍不過時,甚至歷久彌新。

frieze no.156

frieze no.178

相 關 推 送

漿漿漿漿漿糊電台開播了!

深夜電影「咖啡與香煙」,一場95分鐘的尷尬

被問到受過什麼樣的性別歧視時,男性朋友們是這麼回答的...

達利,一隻時髦的瘋子

藝術史

微博:老司機諾拉

Instagram: nora_liu

掃我!

(全文完)

本文作者「Nora Liu」,現居上海,目前已發表了26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Nora Liu」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嗦粉」續命的廣西人,除了螺螄粉還愛這些……
偷窺到同事的桌面
豆瓣日記:喵嗚畫報 NO.3-盈盈秋波,悠悠我心……等

TAG: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