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花,掌控大清朝國運的幽靈!

天花,掌控大清朝國運的幽靈!

文/MOLBASE Emma

看看你的胳膊,是不是有一個深凹的「坑」?它就是種牛痘的「後遺症」,以預防一種古老的疾病——天花。顯然我們對天花有點陌生,但它曾經是不治之症,所到之處屍橫遍野。曾經,天花像可怕的幽靈一樣一直盤桓於清王朝300多年的統治期間,見證並影響了清王朝的繁盛和衰落。

清朝初立,天花來了

1649年——正是清王朝入主北京的第五年——春節剛過,北京城裡一片恐慌。並非是又有敵方的軍隊打過來了,而是天花爆發了。消息在坊間迅速流傳,京城百姓亂作一團。正月三十日,攝政王多爾袞下令,北京戶籍居民中未曾出痘者,以及無北京戶籍的生人(不論出痘與否),按朝廷避痘制度「約定帶出二十里外」。

老百姓們被驅趕,皇族大臣們則四處躲避。順治皇帝也早早跑到城外的南苑避痘去了,留在城裡的滿清貴族們也一個個深宅緊閉,戰戰兢兢等待瘟疫早點過去。

儘管重重設防,天花病毒卻防不勝防。農曆3月18日,順治帝的親叔叔豫親王多鐸在經歷了天花病毒數十天的折磨後,終於咽下了最後一口氣。這位被後來的乾隆帝贊為「開國諸王戰功之最」的傑出將領當時年僅36歲,正值壯年。

天花病毒其實並非中國原產。據考古資料證實,它源自北非的古埃及,公元前1143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五世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天花病人。大約在公元前250年,天花病毒輾轉由匈奴傳入中國。一千多年的天花肆虐,中原漢人雖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防治經驗,但仍有高達百分之三四十的死亡率。剛接觸天花的滿族人對這種病毒則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染病者死亡往往十之八九。

入關前,為了消耗明朝國力,皇太極曾不斷派出精銳騎兵繞過山海關抄掠河北山東等地。為避免感染天花,皇太極總是儘可能揀選已出痘的貝勒,同時,還盡量避免在天花疫情容易爆發的四月至八月出兵。儘管每一次進攻都那麼小心翼翼,努爾哈赤的兩個孫子——名將岳托及其弟弟瑪瞻仍然在抄掠山東途中感染天花英年早逝。

入關那年,順治皇帝七歲。這位出生於關外、六歲登基的幼帝,自小已見眾多皇族親友被天花奪取性命。然而他一直未曾出痘,入關後又必須居住於天花流行的北京,於是他的一生不得不處於高度戒備中。順治效法皇太極,也為自己在南苑和西苑各建了一處避痘所。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便急忙奔往避痘,這樣的情形僅正史有載的就有五次之多。

順治

但天花卻總不放過他。1660年,順治最寵愛的董鄂妃感染天花死亡。三四個月後,又一場天花疫情在京城蔓延,深陷痛苦之中的順治竟然忘了出城避痘。24歲的順治染上天花後,自知不起,召來他的親信大臣擬遺詔。1661年正月初七,順治詔令大赦天下。半夜子時,終生避痘的順治因為天花而病逝。而他在臨終前,選定了自己的繼承人。

「戰痘」成功,開創盛世

在考慮繼承人的時候,順治帝比較喜歡次子福全,想立為儲君,而孝庄皇太后則堅持立第三子玄燁。

玄燁也是從小就跟天花打交道,在他剛剛出生不久,就被送到西華門外的避痘處(後改建為「福佑寺」)避痘。儘管層層設防,處處小心,不到兩歲的時候,玄燁還是染上了天花。值得慶幸的是,在乳母的悉心照料下,玄燁終於從天花的魔掌中掙脫出來了,但在他的臉上留下了點點麻點。

立福全還是立玄燁?病中的順治帝決定派人去徵詢他一向敬重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意見。結果,湯若望力主立玄燁為儲君,理由很簡單,但在此時卻無可辯駁——玄燁出過天花。於是順治皇帝遺命,立不足8歲的愛新覺羅玄燁繼承皇位。他就是清朝第一位「麻子皇帝」康熙。

康熙的麻臉像

康熙認識到,天花已經成為清朝統治的嚴重威脅,必須積極應對。他在太醫院下專門設痘診科,廣徵名醫,在北京城內設專門的「查痘章京」,負責八旗防痘事宜。他還興建了歷史上最有名的避痘所——承德避暑山莊,作為皇族幼童專門的庇護地。

康熙十七年,皇太子胤礽出痘,當時正值吳三桂等三藩叛亂的緊要時刻,但康熙為護理太子,竟然連續12天沒有批閱奏章。太子出痘期間,候選知縣傅為格照料有功,被提升為武昌通判,兩年後他奉召進了京。這個傅為格,後來成了防治天花史冊上的一個關鍵人物。

傅為格懂得種痘之術——這正是當時一種先進的天花治療方法。這種起源於南方的民間種痘法,又叫吹鼻種痘法,最早起源於明朝隆慶年間,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叫旱苗法,一種叫水苗法。所謂旱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的痘痂取下磨成細末,加冰片、樟腦吹入種痘者鼻中;水苗法則是把患者痘痂用人奶或水稀釋,植入種痘者鼻中。種痘法使種痘者輕微染上天花癥狀,然後出天花,再通過中醫精心護理,使他們安全經過天花期,種痘者就會對天花有了免疫力。

儘管這種「種痘法」並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甚至可能導致病人死亡,但康熙仍然命傅為格在皇子們中開始了種痘試驗。從此,皇子種痘防天花也作為制度正式確立下來。由於種痘,自康熙二十年以後出生的20位皇子有17位健康長大。隨著種痘法在宮中的成功,康熙帝開始了大規模地推行天花預防工作,把它從宮中推廣到八旗百姓,直至漠南、漠北、蒙古大草原等北方邊境。此後的一百多年,宮中很少再傳出關於天花的消息。滿族人四處避痘的倉惶日子暫告一段落。

從1661年到1697年短短30多年,心無旁騖的康熙相繼平三藩、收台灣、抗沙俄、平定噶爾丹,穩定了清王朝在中國的統治。「戰痘」的成功,開創了清朝的鼎盛時代。

不信「牛痘」,王朝覆滅

種痘法在中國的成功引起了外國的注意。那時深受天花危害的並不僅僅是中國人,歐亞各國每年都有數以百萬的人被天花奪走生命,行之有效的天花預防技術為世界各國渴求。

1688年,俄國醫生來北京學習種痘及檢痘法。18世紀,此法又由俄國傳至土耳其。英國駐土耳其大使夫人孟塔古1718年返英後,在國內大力提倡種痘,從此人痘接種在英國盛行起來。

人痘接種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拯救了數以千萬計的生命。但是,這種方法即使在最理想的醫療條件下,仍然會有2%的死亡率,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將近一半的種痘者死亡。

幼時也種過人痘的英國鄉村醫生愛德華.詹納,偶然發現,牛也會得一種類似天花的「牛痘」,但病情會比人得天花平穩很多。而擠牛乳的婦女很容易傳染上牛痘,一旦得過牛痘後就不會再生天花。詹納由此得到啟發,想到這可能是牛痘使他們對天花產生了抵抗力。1796年5月14日,詹納首次從正在患牛痘的擠奶女孩手上,沾了一些痘漿接種在一個八歲的未患天花的男孩手臂上。六周後詹納特意給這個男孩接種天花痘漿,結果這個男孩安然無恙,證明他對天花有免疫力。比人痘法更加安全有效牛痘接種法由此面世,並不斷完善。

詹納替男孩用牛痘疫苗接種

約十年後,葡萄牙醫生哈威脫將牛痘疫苗從馬尼拉帶到澳門。此後,東印度公司的英國醫生亞歷山大皮爾遜,又把牛痘疫苗由澳門帶到廣州。從中國傳出去的人痘接種術,經過改良成為牛痘接種法,在世界轉了一個大圈子之後,又回到了它的故鄉——中國。

但是,也許是由於某種奇怪的大國心態作祟,宮廷的御醫們對源自西方已在民間流行的牛痘接種法充耳不聞,仍舊抱著祖傳的人痘接種法為皇室貴族種痘。另一方面,天花的威脅也已經大大降低,御醫們也因此日益懈怠。嘉慶以後,皇子種痘制度變得形同虛設。咸豐在兩歲時,種痘險些失敗,雖經御醫精心調理保全性命,可在臉上卻留下了無法抹平的麻點,成了繼康熙之後的第二位「麻子皇帝」。

咸豐的麻臉像

1874年10月30日,咸豐與慈禧唯一的親生兒子,19歲的同治皇帝被確診感染了天花。面對同治越來越嚴重的病情,慈禧太后只率領文武大臣,依照祖上傳下的規矩,在宮內外「供送痘神」。同年12月5日,滿身瘡痍的同治皇帝在一片求神拜佛的喧囂中,凄慘地告別了人世。而他駕崩的養心殿,恰恰是113年前順治皇帝命喪天花的地方。

此時,歷經兩次鴉片戰爭的清王朝,已是氣數將盡。

尾聲

1950年10月,新中國全面推廣牛痘接種。經過11年的努力,1961年6月,伴隨著中國最後一名天花病人胡小發痊癒出院,天花在中國徹底滅跡。

1979年10月26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世界都已經消滅了天花。此後,天花病毒只保留在8個實驗室中,供研究之用。

天花疫苗也當之無愧位屬世界十大里程碑藥物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順治 的精彩文章:

順治為什麼要鞭屍多爾袞?
順治留下一員悍將,人稱活呂布反吳三桂反康熙,險讓大清丟江山
順治留下一員悍將,結果把康熙害慘了,這位一反大清險丟半壁江山
大清朝順治皇帝最恨的人是誰?為何死後也要掘墳鞭屍
清朝順治皇帝如何選擇清東陵這塊「萬年寶穴」的?

TAG:順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