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能廚房,讓我的餐廳效率提升了30%!

智能廚房,讓我的餐廳效率提升了30%!

從2016年3月到7月,全國已有500多家餐飲企業到「食在不一樣」進行考察。

「食在不一樣」,一家成立於2010年的「快時尚」餐飲品牌。成立之初,就以「科技創新」,作為自己的團隊和品牌特色。

針對18-35歲「白(領)骨(干)精(英)」,設計了高性價比、科技感的「產品-服務-營銷」組合

提出了「互動式中餐事業領航者」的定位,成為全國首家互動式中餐廳

全國第一家「全IPAD點餐」餐廳,用自助點餐推出「零打擾服務」

餐廳5S和生產環節的食品安全,通過香港源全5S學會評審,獲得當年亞洲最高分

首推微信手機端掃碼點菜,成為首家無現金餐廳,非現金支付占門店營收90%

作為全國第一家「智能電子秤」使用客戶,實現廚房手機端報單

「智能廚房」全面上線,廚房效率極大提升!

(咳咳~此處先插播去年的專訪視頻)

食在不一樣副董事長羅大志

懂不懂餐飲的核心標誌,就在於懂不懂廚房。廚房是餐廳的心臟,是高度專業的地方,更是餐飲管理真正的難點。不少店長甚至老闆工作多年,都不大敢觸碰廚房。

廚房的工作不能優化,痛點不能解除,效率不能大幅提升,就談不上是「智能餐飲「!

下面來看看,我們「食在不一樣」是怎樣做的

1

廚房丟單?零丟單!零丟單!

幾乎所有用過軟體的餐飲企業,都碰到過這個現象:廚房丟單!

客人點完了單,靜靜地等著這道菜。廚房沒有單,遲遲沒有製作……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直至客人發飆,前廳服務員追到廚房,廚師們一臉無辜。

傳統的餐飲軟體比如PC端點菜軟體,幾乎沒有不丟單的。自此,丟單已成為了一個頑疾……

「食在不一樣」細緻地分析了餐飲信息流的全部節點:

傳統餐飲軟體的硬體包括了印表機、網線、交換機、電腦、伺服器。一般來說,餐廳這樣的節點有幾十個,只要發生問題如網線鬆動、印表機故障、交換機故障、伺服器故障,甚至單子被風吹跑了……都可能導致丟單。

所以,食在不一樣在廚房規劃的時候,沒有了列印單,取而代之的是:IPAD

用IPAD, 絕不可能出現廚房某一張製作單丟失的情況。如果網路出現問題,那麼就是一條記錄都看不到……這樣可以迅速發現問題和複位。

在規劃餐廳的時候,食在不一樣採取了全無線方案,每個門店採取雙無線方案(VIFI+4G),從目前17個月的實際運行來看,這套系統的故障率,遠遠低於傳統的PC軟體,且網路費用並不高。

2

廚師減少10%的工作量

每間餐廳都有招牌菜,在高峰的時候都要被不斷重複地製作,有沒有可能用一個智能的演算法,將某些招牌菜,按照一定的規則,合併製作。也就是說,從一份一份菜的製作,變成一次幾份、幾份的製作

如果合併製作,是不是可以節省時間(提升上菜的速度)、減少勞動量、節省燃氣呢?

我們開始了這個問題的深入研究,記錄所有高峰時點的顧客點擊情況和行為特徵,確定了處理這個問題的相關邊界、演算法規則、及在企業實際中需迴避的紅線。

「食在不一樣」的智能廚房之「並菜流程」功能逐步清晰——2016年11月,食在不一樣的門店實測數據出爐:節省菜品製作8.86%!

這意味著:廚房員工的勞動強度下降了接近10%!要知道在廚房最高峰時段中,在廚師們揮汗如雨的廚房,這是多麼有價值的數據!

3

廚師不寫字!效率提升10%!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寫字、怕算賬(算毛利),怕要求師傅炫文化!能不能,讓廚師儘可能少的寫字?讓廚房無紙化?

比如,廚師每天餐後都要報第二天的採購計劃。一般來說,是案板師傅手寫一個單子,交給廚師長審核,微信、QQ或電話等,再報給供應商……這其中經常出現的是漏報、錯報、多報……

有沒有一種可能,不需要廚師在紙上寫字,而且準確率更高?

食在不一樣的探索蠻有意思:門店有一款手機端APP,案板師傅的手機上就是他應該要報的食材的清單,只要在手機上錄入數字,一鍵發送,廚師長就能收到,廚師長一鍵確認,供應商、財務經理、店長、老闆的手機上,就可以全部看到。

紙質變成手機APP,所有的原先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低級錯誤、常見問題,徹底地消除了!

4

上菜速度,老大難?

「你的菜,馬上就來!」被評為餐飲經典謊言之首。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飢腸轆轆、朋友們左顧右盼時,第N次詢問你的菜什麼時候上來,服務員總是信誓旦旦地說:在路上!

食在不一樣推出了「15分鐘上菜,超時贈送」的承諾,這樣一家95%的產品都是在餐廳現場製作的餐廳,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來,軟體系統記錄了每桌服務的所有數據:什麼時候進的客,什麼時候點菜,什麼時候下到了廚房,什麼時候出的廚房,什麼時候買單離店……

所有出現超時延時的時候,系統可以記錄下當時的時點、爐灶上誰在操作、前面還壓了多少單,當時各設備的使用壓力……為事後精準找出問題,不斷優化流程,徹底杜絕尋找方法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

一家永遠不需要催菜的餐廳,就這樣誕生了。

5

上菜順序,太尷尬?

我們自己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請很重要的客人吃飯,上了一個菜是蔬菜,上了一個菜是小菜,上了一個菜又是豆腐……場面開始變得凝重起來,客人略顯困惑,我們自己也極度尷尬,不斷解釋:「後面還有好菜,後面還有好菜……」

幾乎所有的菜全部上齊了,大菜才姍姍來遲。這個時候主賓已經吃飽喝足,沒有了興緻,主人也顏面盡失,羞愧難當。

這就是上菜順序的問題,上菜順序一直是高檔服務中的一個核心環節,也是完美客戶體驗中的關鍵一環。

我們的「智能廚房」建立了這樣一套系統:自動監控每一桌的菜品製作和上菜情況,採用一個智能的演算法去指揮、去預警廚房的製作,將上菜順序的問題就將徹底的解決!

6

第六道菜,不能上魚?

第六道菜不能上魚!否則,客人可以不買單!

這是長沙的民俗陋習,這些古怪的陋習到今天也講不出一個原因,但是存續了很多年,已成為餐廳服務必須遵守的習俗。

很多餐廳為此頗為頭痛,採取了多種辦法,比如加強培訓、加強詢台,事前在備餐台準備好冷盤,酒席中傳菜口安排人死盯等等……但終究不是個辦法。

上菜禁忌的解決,最終從根本上解決,還是得通過運營軟體系統,對各台桌的上菜次序進行監控,合理的生產訂單安排,才能徹底解決這樣的麻煩!

編輯:劉誕楊黃 婷

助推中國餐飲 提升行業幸福

本周薦文 | 戳圖即可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幸福餐飲人 的精彩文章:

如何提升產品附加值?來看這10個不增加成本的方法
食材剩餘老闆發愁,菜品售罄顧客不幹,精準預估銷量哪就這麼難?
如何定位餐廳核心產品?這4大招教你怎麼做
如何給客單價進行定位?看看這3條餐飲定價策略吧!
管理效率提高20%?只用懂一點管理用語!

TAG:幸福餐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