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財神在民間有著怎樣的影響力?比乾和范蠡為何都能成為文財神

財神在民間有著怎樣的影響力?比乾和范蠡為何都能成為文財神


神話的大千世界63:文財神比乾和范蠡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對財富的追求是人類永恆不變的話題。人們追求和嚮往美滿富裕的生活,一般說來普通民眾的幸福程度與財富多寡是息息相關的。於是崇拜財神、希望財神保佑自己發財,是民間的普遍心理。這種心理和追求,充分反映在舊曆新年「迎財神」和「祭財神」等重要民俗活動中。

財神在民間有著怎樣的影響力?比乾和范蠡為何都能成為文財神

民間流傳的財神像

舊年新年是我國民間最為重大的節日,許多地方尤其是北方的除夕之夜有一項很重要的民俗活動,即是接財神。人們吃罷餃子(又稱「扁食」,有些地方認為這是「財神爺給的元寶」),徹夜不眠,等待著接財神。至今仍有許多地方有人「送財神」的,其實是叫買印刷粗糙財神像的小販。他們低價買來財神像,走街串巷,挨門挨戶地叫賣。即便戶主不願意,也要客客氣氣地將「財神」接進來。

到了初二,人們還要祭財神,祭品多用活鯉魚和羊肉,取「魚」「羊」之合,乃為「鮮」意,希望新財神降臨,新年發「鮮」財。午飯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這天,北京廣安門外財神廟開廟,屆時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廟中有許多紙制元寶,買幾個元寶帶回,即說成是向財神爺「借」到了元寶,這年準會大發利市。

從這些習俗,可以看得出來,財神在民間的地位之高。

民間年畫中,有一類文財神題材,畫中財神為文官裝扮,頭戴宰相紗帽,五綹長須,手捧如意,身著蟒袍,足蹬元寶。文財神的打扮與天官很是相似,最大的區別是,天官神態慈祥,笑容滿面;而文財神有一種面目嚴肅,臉龐清癯的神像,據說這就是比干。

財神在民間有著怎樣的影響力?比乾和范蠡為何都能成為文財神

比干向紂王勸諫,卻慘遭挖心

說起比干,讀過《封神演義》的作者都不會陌生,他是殷商王室成員,是商紂王的叔父。他為人耿直正信,比干見紂王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十分的擔憂,於是他時常進諫。紂王不僅聽不進去,反而越來越討厭他。而狐狸精化成的妲已也在一旁添油加醋。有一次比干強諫,紂王大怒,道:「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今天我倒要看看是不是這樣!」說完就叫人當場把比干開了膛,將他的心給挖了出來。這事在史書也有記載,見於《史記·殷本紀》。

比干是我國上古時期的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大忠臣,後世一直對他十分的尊崇。民間將其奉為財神,是因為他心地純正、正直無私。民間將一些歷史人物奉為具有某種功能的神明,有時並不一定與其生平和身份有著必然聯繫,如有些地方把岳飛奉為土地神,把顏真卿奉為判官,多少有些不倫不類。

比干之所以能成為財神,並非他本人是個大富豪。民間流傳著這樣的傳說,比干怒視紂王,自己將心摘下,扔於地上。然後他走出王宮,來到了民間,廣散財寶。他雖沒了心,但因吃了姜子牙送給他的靈丹妙藥,所以並沒有死去。因為他沒有了心,所以也就無偏無向,辦事公道,所以深受人們愛戴和稱讚。當時,在比干手下做買賣者,都沒有心眼兒,大家公平交易,誰也不會坑騙誰。自古道「無奸不商」,有著比干這樣的童叟無欺的正派君子來做財神,當然也是人人敬服了。

除了比干,民間還供奉另一位文財神,他就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大夫范蠡。據《吳越春秋》記載,他本是越王勾踐手下的大臣,范蠡足智多謀,在勾踐兵敗為奴之時依然不離不棄,為勾踐最終卧薪嘗膽、滅掉吳國立下了大功。但勾踐功成之時,范蠡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臨走之時,他還寫信給自己的好友文種,說「高鳥已盡,良弓將藏;狡兔已盡,良犬就烹。夫越王為人,長勁鳥喙,鷹視狼步,可與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子若不去,將害於子。」這即是成語「鳥盡弓藏」和「兔死狗烹」的來歷,後來西漢初年的大將軍韓信對劉邦說過同樣的話。

只可惜文種自恃功高蓋世,不信勾踐會加害於他,終於被勾踐逼迫自殺。

范蠡在哀嘆文種命運之餘,逃出了是非之地。傳說他來到了齊國,在那裡經營農業和商業,大發其財。「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他三次發財,又三次散盡錢財分給自己的窮朋友和遠房親戚。最後他積聚了一大筆財,在陶邑定居下來,自號「陶朱公」。還有一種說法,為了躲避勾踐的陷害,他逃了出來,故改姓「陶(逃)」;他曾任高官,常穿紅衣,故名「朱」;他曾經位高權重,故又稱「公」。范蠡能助勾踐成就大業,也能發家致富,不管散盡幾次家財都能東山再起,這樣的人自然是人們心中的偶像,所以將其奉為文財神,也算是名正言順和理所當然的了。

財神在民間有著怎樣的影響力?比乾和范蠡為何都能成為文財神

范蠡像,因為他善於經商致富而被人奉為財神

除了文財神,民間還有一類財神,與比乾和范蠡的形象完全不同,人們稱他們為「武財神」。關於武財神的來歷,筆者將在以後的文章中給大家介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讀古典 的精彩文章:

為何《西遊記》和《聊齋志異》對佛道態度相反,道教為何敗給佛教
佛道之爭的產物,老子化胡之說的來龍去脈,為何讓摩尼教漁翁得利
老實人趙匡胤的姦猾本性,為鞏固帝位不擇手段,為何他要殺孟昶
與《西遊記》無關,觀音身邊的善財童子怎樣來的?他是怎樣成佛的
歷史上的王朗究竟有多可惡,為可《三國演義》安排由諸葛亮罵死他

TAG:慧讀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