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享單車到底是不是共享經濟?

共享單車到底是不是共享經濟?

前兩天,摩拜CEO王曉峰、ofo副總裁向繼貴以及滴滴出行副總裁張貝等幾位共享出行領域的大佬共同出席了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共享出行分會的成立發布會。

會上, ofo副總裁向繼貴剛剛展示了自家運營數據和廣泛的影響力,摩拜CEO王曉峰就立馬指出了其中的漏洞:

「我給你算算賬,按照向總的說法,1000萬輛車提供2500萬次出行,那麼一輛車每天約被騎行2.5次,比如每次騎20分鐘,每輛車每天的被使用時間不足1小時,一天有24小時,另外23個小時是浪費的,這可能脫離了共享的本質。」

摩拜懟ofo,同行拆台不算什麼新鮮事。而這一算賬也恰好暴露了共享單車行業的諸多問題:盲目投放、閑置率太高,甚至最近還爆出了「單車墳場」的奇景。

這樣的共享單車到底是不是 「共享經濟」?它是社會的一種進步還是在浪費資源?

望月就今天就一一來分析一下:

現在「共享經濟」的概念已經被扭曲了,經濟領域學者們也沒有達成一致看法。這個概念現在就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共享充電寶、共享女友,各種奇葩創業叢出不窮,讓人越來越懷疑它的意義。

其實,「共享經濟」最早的出發點可以用凱文·凱利的一句話來總結「物盡其用好過僅僅擁有」。人們改變自己對物品擁有狀態的認識,把閑置的物品拿出來交換或者給別人使用,這是共享的原始狀態。

最早的共享概念就是這種非盈利性質的P2P的易物交易,大家應該都體驗過。而互聯網的誕生讓共享變得更加便利。還記得那個「回形針換別墅」的神話嗎?這就是共享的奇蹟。

2010年後,「共享經濟」概念逐漸擴大化了,無數創業公司崛起,建立起各種平台來幫助實現物品與服務的共享,然後平台抽取傭金,用戶將閑置資源拿出來變現,最典型的的例子就是Airbnb(愛彼迎)和Uber(優步),以至於Uberization(優步主義)一度成為了這一現象的代名詞。

看上去還是P2P,但實際上是B2C。《哈佛商業評論》《金融時報》和眾多專家都認為,這種公司平台介入的模式並非「共享經濟」,而應該叫做Access Economy(連接經濟)。你要獲得共享的資源,不是直接與交易方連接,而是必須先購買連接的渠道,這顯然不怎麼算共享。

然而,我們樂意看到這些平台的出現,它們更利於集中分散的閑置資源。而在盈利的驅動下,平台運作讓需求多樣化更容易被滿足。在傳統模式下,你估計只能睡個沙發,但是Airbnb卻能提供更具特色的房間。「共享經濟」範圍的一再擴大,實際上是需求驅動的結果。

現在風頭正勁的「知識經濟」也正是得益於「共享經濟」的平台化。人們將「認知紅利」分享在知乎、分答這樣的平台上,獲取讚賞收益。很多人小時候就有這樣的經濟頭腦,作業共享給別人賺零花錢。只不過抄作業是不對的,要有起碼的版權意識,不然會被爸媽打。

看上去共享單車並不屬於上述的類型,是「偽共享」,因為單車不是個人的閑置資源而是企業購買並投放的,更像是租賃的「互聯網+」模式。但實際上,共享單車仍然是「共享經濟」。

這就必須提一下「協作消費」這一趨勢。

「協作消費」的概念1978年由美國社會學教授Marcus Felson和Joel Spaeth在論文中首次提出,2011年《時代周刊》把它列入「十大改變世界的創意」。它的商業基礎的關鍵就是:閑置資源的再利用。2010年,《我的就是你的:協作消費的崛起》一書的作者Rachel Botsman在TED演講中提到了它的三個類別:1.再分配市場,2.協作生活方式3.產品服務系統。

「共享單車」便屬於產品服務系統(Product-service system),你可以租賃企業產品來獲得短時的使用權。類似的案例還有寶馬的DriveNow項目,租一輛寶馬來代替買車,聽上去是不是舒服多了?

根據維基百科詞條的解釋,「共享經濟」實際上就是「協作消費」,只不過一個是商業模式的範疇,一個是消費趨勢的範疇。共享單車正是「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不斷變種的產物。而真正讓「共享單車」走入「偽」的死胡同,是資本湧入的結果,你應該還記得打車軟體之間的「燒錢補貼」大戰。

風投們投資看什麼?目前的收益很微薄,當然看的是美好未來啊!

這真不是開玩笑。據普華永道2014年的研究報告,共享經濟主要集中在「旅行、汽車、金融、人力和趨勢」五大領域,2014年共享經濟占這些領域全球消費額的5%,即150億美元,預測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3350億美元,佔比增至50%。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摩拜和ofo劍撥弩張,因為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贏家通吃的可能性很大,就像現在的滴滴。但資本瘋狂運作只為佔有市場,過多的投放並非以需求為導向,其後果就是資源浪費,逐漸背離了「共享經濟」的初衷。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望月 的精彩文章:

我家四代都是假老師
為什麼00後CEO總是淪為笑柄

TAG:望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