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秋將近,俗話說的「男不拜月」你可知道

中秋將近,俗話說的「男不拜月」你可知道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一輪明月即將升空,屆時老百姓們都會舉頭邀明月,有些虔誠的女孩還會燃香拜月。

拜月是在中秋節晚上的一個習俗,該習俗是從秋分祭月這一古老的習俗演化而來的,在古代相當流行。《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有一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拜月表達了她們的一份虔誠心愿。

拜月的時候,要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拜祭月亮。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道教中拜月的習俗可謂隆重,不過,俗話說的「男不拜月」,你可知道是什麼道理嗎?

傳說中認為月神是太陰星君,又稱月姑、月亮仙子、月亮娘娘,道教中的女神。現實生活的原型就是嫦娥姑娘。傳說中的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偷吃靈藥而升天,才使得俊男靚女每年八月十五才得以相會。

男不拜月,是舊時漢族中秋節的禁忌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八月十五的夜晚,男子不叩拜月亮。清《燕京歲時記》說:中秋節「惟供月時男子多不扣拜。故京師諺曰:『男不拜月』「月亮屬於太陽,月神嫦娥是女性,所以只能由婦女拜月。月神是美女,一個男子謙恭地叩拜,有心懷不軌的可能。當然這可能和古代男女授受不親的禮節有關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奇妙 的精彩文章:

手機發燒別瞎鬧,看了才知道怎麼出手
中秋節曾經不是八月十五,你猜是哪一天?
起點高高在上,歷史淵源流長,道歷可以「不講道理」
每逢初一十五燒香拜神,是誰規定的?

TAG:微奇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