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放血還可治療感冒 這些禁忌需了解

放血還可治療感冒 這些禁忌需了解

中醫放血療法是一種怎樣的治療方法呢?這是中醫養生治病中較為古老的一種,並且至今仍然適用。今天,為大家科普的是中醫放血療法的須知和禁忌,快來看看都是怎樣的吧。

中醫放血療法的起源

目前,針刺放血療法仍是一種很常見的中醫療法,且對很多疾病都有療效,這是因為中醫針刺放血與西醫放血不同,放血量很少,通常是幾滴,一般不超過 100 毫升。

放血治療其實不恐怖,不是像常人理解的那樣大量抽血,一般最多才幾十毫升,少的才幾滴。放血療法,又稱 " 針刺放血療法 ",是中醫一個很常規的治療手段了。放血主要通過調和氣血、活血祛淤、通經活絡等途徑,來調整人體臟腑,使臟腑和諧、經脈暢通、氣血和調、陰陽平衡、治病祛疾。其不僅可以治療各種慢性病,也可以治療急症。

說起中醫放血治療,倒也不是新發明的方法,其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那時,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用銳利的石塊——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金屬針,以後又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專門用來放血治療的 " 三棱針 "。

本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 " 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 ";" 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 "。《黃帝內經》還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 " 屍厥 ",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 " 頭風症 "。唐宋時期,本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新唐書》記載:唐代御醫用頭頂放血法,治癒了唐高宗的 " 頭眩不能視症 "。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為流行。

感冒放血不建議自行操作

用放血療法治療感冒從理論上來說是可行的,但是,放血療法是建立在人體經絡學基礎上的一種療法,不但需要懂人體的經絡和氣血運行,還有許多禁忌,並非簡單地刺破皮膚出血就可以了,必須由專業醫師操作。

針刺放血療法有禁忌證,怕針暈血者不適用,凝血機制不好的病人,如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等患者禁止使用本療法,貧血、低血壓、孕期、經期和過飢過飽、醉酒、過度疲勞者,同樣不宜用此法。放血次數不能頻繁,只用於偶爾的急救,長期使用此法反會傷正氣,導致身體乏力。

中醫放血療法的須知

針刺放血的量要做到很好地把握,絕對不能一針下去血流不止。針刺不應過深,如果取得不了很好的效果寧可選用其他方法治療,也不能隨意損傷氣血。

針刺放血的位置一般也有講究——或是選擇諸如耳垂、耳尖之類的位置,或是選擇經絡疏瀉的穴位,絕對不會朝肉多的地方一捅了事。這樣的錯誤方法不僅會讓肉痛,也起不到任何的效果。

放血療法的對象需要明確。放血療法主要用於治療氣滯血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身體內的瘀血作為病理產物,往往又會造成新的病機變化,使疾病越發嚴重。這種情況多見於老年人或久病卧床的患者,因此就有針刺放血的必要。

中醫放血療法的禁忌

放血療法通常情況下用來應對瀉火、解毒、退熱、止痛、消腫、急救六種病症,除開這六種病症外的疾病,不宜選用放血療法,上述案例中的因高熱引發抽搐,也在放血療法的禁忌症之列;

體質虛弱、貧血、孕婦、產婦、凝血機制不良者、暈針暈血者、重大疾病患者也禁止使用放血療法;

傳染病患者不宜放血,放血對操作者是不安啊、全的,要避免交叉感染;

還有一些特殊狀態,比如說非常飢餓、緊張、疲勞、大汗、大泄之後不宜進行放血治療。

中醫放血療法需要多注意以上幾點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