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薛之謙人設崩塌,反轉年代我們能反思什麼?

薛之謙人設崩塌,反轉年代我們能反思什麼?

閱讀時間

4 分鐘

「離婚、流產、腦瘤、複合、車禍、詐騙」

一個優秀的編劇可以輕而易舉地將這幾個關鍵詞,加工成一部流水線上的狗血劇,然而它卻可能是發生在現實里的故事。

當網紅李雨桐爆出薛之謙諸多狗血史時,有人相信、有人懷疑、有人謾罵、也有人等待著事情的真相,最關鍵的是,薛之謙這個代表著一種正面人設的名字,背後的幽默、善良、努力等標籤正在受到質疑,甚至連「老奶奶事件「都被質疑是一場作秀。

然而,事情不會那麼簡單地結束,9月21日,薛之謙再次做出回應,劇情再一次反轉,圍觀者不勝唏噓……

回顧跌宕起伏的劇情,似乎網友們比當事人更辛苦。

當該網紅剛開始揭露薛之謙的「虛假」人設時,人們並不買賬,並且此時剛好處於薛之謙與騰訊公關有矛盾時,所以,人們仍然相信薛的人設,對該網紅報以諷刺和謾罵的態度。

「你想紅想瘋了吧。」

「騰訊開始動手了?花了多少錢?」

而當合同、知情人曝光照片以及最近薛本人刪除微博的行為相互結合後,輿論走向急轉直下。

「莫非真的是個戲精吧?」

「坐等實錘。」這些聲音又多了起來。

當薛之謙正面回應時,劇情又一次急轉直下,新的事件矛盾再一次誕生。

矛盾產生話題,話題產生爭論,爭論製造矛盾,這就是事件熱度始終維持的一個常見邏輯,而最有看點的矛盾不過於人設崩塌重建又崩塌,讓好事兒的圍觀者情緒也跌宕起伏。

在娛樂至上的時代,明星的八卦瑣事佔據著公眾大比例的關注度,一個好的人設往往能帶來一大批作品以外的追隨者。

所以我們看到,薛之謙在歌曲作品並不是非常出色的情況下,在綜藝節目以及各種場合里用人品吸粉無數,再早一年兩年,關於「薛之謙你怎麼還不紅」的聲音不絕如縷。

而塑造人設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如果這種人設不是基於自己本真的性格之上,而是以表演的形式不斷添加符合公眾人設預期的劇情,來維持這一人設。

人設崩塌後所承擔的風險就會越來越高,最近連薛之謙幫助老人這件人設的「點睛之筆」,也被曝光質疑為炒作,一旦坐實,前後人設對比造成的衝擊力實在過於巨大。

但為什麼沒有人在人設成型的各個階段去質疑呢?質疑常在,但輿論並不會給予它發散的土壤,開放的輿論場始終存在著一種以多數聲音代替事實、成為判斷真相的認知矛盾。

不明所以的中立者,看到了一邊倒的輿論風向,就會不自覺地希望加入這種輿論。

勒龐的《烏合之眾》將它看做在群體話語體系里,通過集體認同尋找歸屬感與安全感的自然心理,雖然我們總能看到一部分人保持中立觀察著事件的進展,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面倒的聲音佔據著主流。

從新奇到習以為常,觀眾已經見慣了「好男人」人設的一次次崩塌,並且漸漸感到疲憊。

有人說,娛樂圈就是這樣,每個明星都必須靠人設吃飯,沒有必要太在意,只需要看一個熱鬧就好了,筆者倒是覺得,透過娛樂圈的種種人設風波,我們可以推此及彼,去思考方方面面的輿論問題與個體的判斷能力問題。

為什麼中立者總是傾向於相信輿論場上壓倒性的聲音、而不是自己去判斷呢?

除了上文講到的可以讓圍觀者找到個體在群體里的歸屬感與安全感之外,組織行為學認為,個體前後的認知的協調感也很重要,事件與評論者給圍觀者的認知印象,很大程度決定了後續認知的走向。

人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篤信你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時候,突然有人告訴你做錯了,你自己也發現你錯了,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不是「我錯了」,而是「不可能吧?怎麼回呢?是不是搞錯了?」

即便此時理智已經判斷出了事情的真相,我們的大腦為了避免前後認知矛盾帶來的不適感,仍然會給予你一個自我保護的信號去第一時間否認。

而反過來,拒絕承認錯誤,堅持自己本來的立場就會享受到認知慣性的快感,這種快感與事情真相本身無關。

是第一時間的輿論引導我們做出了判斷,認知協調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認知,阻礙了我們割裂每一部分事情單獨判斷事情的真相。

在繁雜的社交資訊平台上,我們沒有辦法去判斷一個人設的真實客觀性,因為輿論往往與複雜的公關、資本、當事人的利益關係嚴重綁定,公眾所傾聽到的聲音與看到的形象往往包裹著精妙的設計,從而被一種特定的人設代入,失去了自己的判斷能力。

截至9月21日,輿論走向已經兩上兩下走出了一個S形,下一次,你又該相信誰的「證據」?。

想像一下,把薛之謙的名字換作你自己,你周圍的朋友、家人、親人會不會相信,結論就是你在他們心中的人格與形象設定所導致的初步判斷。

當然,筆者絕不是說薛之謙、林心如一定是好與壞,而是希望通過這些事情告訴一些中立看客們:

當事情的預期發展方向總是與多數人的情緒流向相同時,我們需要時刻秉持著客觀的態度,以邏輯為基礎、以事實線索去思考、整理,最後形成自己的主觀判斷。

這樣,無論接下來事件的發展如何,你都會對薛之謙這個明星有一個自己的判斷和認識,而不是讓輿論代替你選擇真相。

即便你的聲音一時被淹沒在情緒的洪流中,無法對抗多數人暫時的強大立場,這種判斷能力也將伴你一生,成為你判斷任何事與任何人的、自有的一套成型的方法論。

比起與大部分人無關痛癢的真相來說,這才是我們在娛樂至死年代,受盡了人設真真假假的反轉折磨後,應該去思考與學習的東西。

▌作者簡介

李楓,自媒體從業者、視頻作者、娛樂公關、直播公關、媒體營銷從業者,業餘愛好寫作,對炒作、危機公關、形象公關等內容十分熟悉,喜歡對社會熱點用中性的角度提供能幫助人反思自我的方法論,或提供讀者可以爭論思考的觀點。

題圖:沫沫

校訂:吳巍 / 姚色豐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新生訂閱號精選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生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TAG:新生訂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