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霍去病與匈奴作戰最遠到過哪裡?

霍去病與匈奴作戰最遠到過哪裡?

西漢時期,儘管當時的漢王朝通過「和親」方式祈求與北部的匈奴和平共處,但邊境卻仍常年遭受匈奴人的侵擾。作為游牧民族的匈奴,幾乎把農耕為生的漢朝當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庫房,燒殺擄掠無所不為。到漢武帝時期,大將衛青和霍去病奮力將匈奴趕出了漢朝邊境。霍去病討伐匈奴到達最遠的一次戰役是漠北之戰,這一戰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上進行的戰役,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那麼,漠北之戰,霍去病追擊匈奴到了哪裡?

霍去病是一個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出生卑微,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然而隨著姨母衛子夫進入漢武帝的後宮,並且被封為地位僅次於皇后的「夫人」,霍去病和舅舅衛青的命運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時候恐怕沒有人想到被改變命運的不僅僅是霍去病和衛青,還有多年來漢匈之間的攻守易形。

公元前130年,衛青拜車騎將軍,和另三員將領各率一支軍隊出塞。第一次出塞領兵的「騎奴」衛青,出上谷直搗龍城,斬敵七百。衛青的軍事天才使漢武帝刮目相看,他從此屢屢出征,戰果累累。

在舅舅衛青的影響下,霍去病自幼精於騎射。公元前123年,西漢與匈奴大戰於漠南。未滿十八歲的霍去病主動請纓,武帝封他為驃姚校尉隨軍出征。在戰場上,霍去病憑著一腔血氣驍勇及八百騎兵,在茫茫大漠里賓士數百里尋找敵人蹤跡,結果他獨創的「長途奔襲」首戰告捷,斬敵二千餘人,匈奴單于的兩個叔父一個斃命一個被活捉,而霍去病等人全身而返。漢武帝立即將他封為「冠軍侯」,讚歎他的勇冠三軍。

公元119年,漢武帝在取得河南、漠南、河西三大戰役的勝利的基礎上,為了徹底消滅匈奴主力,又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漠北大戰」。這一戰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上進行的戰役,也就是霍去病討伐匈奴到達最遠的一次戰役,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這場大戰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巔峰之作。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襲兩千多里,以一萬五千的損失數量,殲敵七萬多人,將匈奴左賢王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並俘虜了左賢王等匈奴王爺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渴望徹底打敗匈奴單于的霍去病一路追殺,來到了狼居胥山,也就是今蒙古肯特山一帶。就在這裡,霍去病暫作停頓,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並在那裡立了一塊石碑留作紀念,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之後,霍去病繼續率軍深入追擊匈奴,一直打到翰海方才回兵。這樣看來,翰海就是霍去病與匈奴作戰到達的最遠的地方。那麼翰海究竟在哪裡呢?

根據《辭海》的解釋,唐朝以前學者對《史記》《漢書》進行解讀時,均認為翰海是一大海名,根據方位判斷,位於今蒙古高原東北境,可能是呼倫湖與貝爾湖。也有人認為翰海乃貝加爾湖。今人岑仲勉考證,即雲「登臨」,則說明翰海是山而非海,翰海即當今蒙古杭愛山。還有一些人認為翰海既非山也非海,而是指浩瀚戈壁沙漠。

這些說法中哪個才是正確的呢?在《史記》中已稱貝加爾湖為「北海」,是蘇武牧羊的地方,因而翰海是貝加爾湖的可能性很小。《史記·匈奴列傳》中講「漢驃騎將軍之出代二千餘里,與左賢王接戰,漢兵得胡首虜凡七萬餘級,左賢王將皆遁走。驃騎封於狼居胥山,禪姑衍,歸翰海而還」,這是霍去病率軍攻打匈奴的一段戰役記錄,記載漢軍自位於今河北蔚縣東北三十里的代郡出發,往北進軍二千餘里,這段距離與到呼倫湖、貝爾湖相符。再結合《漢書·新注卷九十四上》中的注釋:「狼居胥山:在克魯倫河以北地區。」「姑衍山:在今烏蘭巴托東。」我們可以推斷出漢軍的行軍路線是從今河北蔚縣往北二千餘里,在克魯倫河以北結束戰鬥,祭拜天地後,經呼倫湖或貝爾湖畔後,返回漢朝。

還有一個證據,漢軍的作戰對象是匈奴的左賢王。左賢王的領地在上谷(今張家口)以東。張家口以北二千餘里的西界約在今外蒙古喬巴山左右,喬巴山以東的翰海,在方位上與呼倫湖、貝爾湖相符。

根據這些論據,我們可以推斷翰海很可能就在今呼倫湖與貝爾湖一帶,因而霍去病與匈奴作戰到達的最遠的地方也就是呼倫湖與貝爾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漢 的精彩文章:

怕啥來啥:為啥漢哀帝不敢接受匈奴單于的朝拜?
23歲西漢名將有生之年就位極人臣,弟弟更是歷史上著名人物
匈奴對中原的威脅是何時解除的?
穿越的皇帝——王莽
西漢名將李陵被匈奴俘虜後投降的悲劇

TAG:西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