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園區運營:關於建設印刷出版特色小鎮的設想

園區運營:關於建設印刷出版特色小鎮的設想

園區運營:關於建設印刷出版特色小鎮的設想

作者:鄺桂源 發布時間:2017-09-25

背景

近日,有出版印刷的朋友詢問,哪裡有合適的地方,可以做印刷廠。他提到,由於環保和城區擴張的原因,原來的印刷廠所在地政府要求轄區內的印刷出版相關的企業搬遷,他需要找其他地方繼續經營。經過多年的發展,該地區集聚了不少印刷出版企業,和他一樣需要搬遷的企業達十多家。

筆者搜索了近半年來印刷出版行業的多方面動態,發現有幾個現象:

一、環保要求提高,眼抓落實。政策方面,主要是收取排污費、使用環保油墨、強制安裝處理設備、政府採購印刷服務優先選擇綠色認證企業等。對不符合環保標準的企業進行處罰,包括罰款、整改、停業、取締等,而且是嚴格執行。

二、部分城市直接要求印刷企業搬遷或關閉。典型的區域包括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

三、印刷出版行業的營收還在逐年增長。8月14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我國新聞出版產業保持較快增長,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3595.8億元,較2015年增加1939.9億元,增長9%。

不可否認,出版印刷行業存在污染問題,主要是VOCs(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簡稱VOCs),據估計排放總量超過200萬噸,主要集中在印刷、烘乾、複合和清洗等生產工藝過程中,主要來源於油墨、粘合劑、塗布液、潤版液、洗車水、各類溶劑等含VOCs的物料的自然揮發和烘乾揮發。另外還有污水、耗電、噪音等方面少量的污染。

但是,「根據我們與環保部的溝通,印刷特別是包裝印刷生產是有VOCs排放的問題,但在國家層面,印刷業從未被認定為重污染行業,不是污染大戶。」國家新聞出版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中國印刷技術協會理事長王岩鑌在2016中國(上海)國際印刷周主論壇的主旨報告上做了以上表示。也就是說,環境污染不是關停和限制印刷出版行業的理由。

並且,對於印刷出版行業所涉及的污染,均有現成可行的技術和方案來解決。以廣東省環保廳《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區臭氧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為例,其對印刷行業VOCs排放控制提出了具體要求,詳見文後標註。

對於VOCs、污水、噪音等污染治理,國內外有大量的成熟技術和實施方案,也有眾多成功的案例。

那麼,各地之所以對印刷出版行業企業進行環保治理,無非兩個原因:

1、由於成本原因,企業不願意投入污染治理設備以及使用。

2、企業產值低,地方有更高產值的行業引進。

既然市場有強勁的需求,污染問題又有技術和方案可以解決,那麼如何在滿足環保和城市發展的同時,圍繞出版印刷營造有特色的產業園區,乃至發展成為特色小鎮,則是一些地方的機會和需要研究的命題。

設想

針對上面提到的兩個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印刷出版行業目前的收益(對企業和地方)不匹配。筆者認為,可以結合兩方的訴求,進行以下思考:

1、提升企業效益。藉助網路渠道、新媒體技術等,為不同用戶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服務,以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人員投入的方式來開展多樣化的業務和服務。

2、集中化處理。如地方園區或經濟部門能集中一批企業,就可以依託現有廠房進行改造,集中投入設備、集中運營,降低單體使用成本。

3、集中採購耗材。組織企業和機構集中採購,降低耗材、紙品、設備等方面的成本,同時保證採用綠色環保的材料,從源頭降低污染。

4、引進或組建印刷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業務拓展、服務對接、市場營銷、物流倉儲等方面服務,降低運營過程中的成本。

例子:上海某科技公司,以平台研發+相冊製造+國內外市場的模式,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相冊跨境電商服務,藉助長三角地區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完善的基礎,集個性化相冊設計、加工、製作、營銷於一體,打造M2C工廠,融合新型社交媒體,獲得快速發展和良好營收,目前佔領北美市場1%市場,目標是做到10%。這家公司用行動表明,印刷出版企業只需要轉邊發展思路,走跨界整合經營的模式,是可以突破現有業務和市場局限,開拓一片藍海市場。

通過以上方式,可以解決環保問題,使得企業增加營收和效益,同時提高落地稅收,對企業和地方都是有收益。

建議

面對超過兩萬億的印刷出版市場,外加外延的萬億市場,對於有條件或有意向發展印刷出版產業的地方或園區,應該有動力來打造以印刷出版為主題的特色小鎮。可以通過以下建議方案:

一、園區建設

新建或改造現有物業,形成可以進行集中污染處理的生產區域,以優惠的成本引進印刷出版企業,提供快速入駐及生產的條件。特別是即將建設的園區,可以從規劃和功能布局上針對印刷出版行業特點和污染處理的需求出發,設計對應的功能區域,安裝處理設備(或預留位置)。目前各地都在限制和搬遷印刷企業,招商應該不是問題,特別是幾個大城市周邊更有機會。

二、產業鏈延展

圍繞印刷出版,開拓和引進設計、紙品生產(非造紙)、廣告營銷、包裝、倉儲等上下游,形成支持印刷出版的業務和產業鏈。實際上,如果有了一定數量的印刷出版企業入駐,會吸引一部分相關行業跟進入駐。通過專業的拓展團隊進行引入,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對於印刷出版上下游產業鏈和業務關聯領域的企業,也在承受成本和環保方面的壓力,貼近印刷出版企業、形成產業集聚可以降低多方面的成本,也可以更有效的消除環保壓力。因此印刷出版的產業鏈整合也是發展趨勢。

三、組建業務服務平台

可以引進現有印刷出版行業服務平台合作,或者投資行業服務平台,乃至重新組建。筆者更加推薦重新組建及從內部孵化一個業務服務平台,這樣更有可控性,未來收益更大。當然,前提是有合適的運營團隊和懂行的主創人。這個平台將承擔整個園區項目的對外營銷、印刷出版相關業務的開拓和對接、耗材用料集中採購接洽、業務內部分派、服務跟進等功能,是一個幫助入駐企業增加收益、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的橋樑。園區運營也可以通過平台獲取增值收益和聲譽,甚至可以往外園區進行拓展複製。

業務服務平台還要承擔入駐企業技改、設備更新、流程優化等方面的技術和人才引進,幫助企業提升效率。目前有眾多智能印刷工廠的實施效果案例。其一,一家年產值2億人民幣的深圳包裝企業,經智能化改造後,成本下降35%,人員減少40%,生產能力提升30%;其二,一個速度為7000本/小時的書刊生產車間,原有工人20人,智能化改造後,工人7人,生產效率最低7000本/小時。平台需要為印刷出版企業對接和引進專業的智能工廠改造服務機構,如當地科技經濟部門能提供改造補貼,將更有可行性。

四、跨界經營

收集印刷出版相關的歷史資料和物品,設立博物館,向公眾提供印刷出版文化教育,提供重要印刷出版歷史和事件的體驗,展示未來科技。把印刷出版與旅遊、文化教育、親子體驗等結合在一起,以文化旅遊為主線形成特色體驗產業,也承載向公眾宣傳綠色印刷出版理念和技術的功能。

在這個環節,可以加入很多新技術和理念,增加公眾的體驗性。比如以VR/AR技術,通過遊客遠程體驗吸引來當地遊玩,或者在現場增加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又比如加入交互方面的技術,增加與遊客的互動等。用新技術和理念來提升遊客的體驗感,吸引更多來客,提高回頭客比例,

通過跨界經營,以文化旅遊來串聯起印刷出版產業和生活休閑體驗,帶動生產、研發、市場和生活居住,逐步形成小鎮。

選址

打造以印刷出版為主題的特色小鎮,對選址有一些基礎的限制,包括:

1、交通便利。出版印刷涉及到一定量的物流,需要通常的交通條件和物流設施。

2、靠近需求市場。一方面可以及時響應需求服務,同時也可以依託大城市的人才和技術來加快園區的產業集聚和規模發展。

3、良好的營商環境。這裡指的是大區域的法治、誠信及完善的耗材、零部件供應鏈。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是為向特色小鎮的發展打下基礎。

4、地方願意為培育產業集聚付出短期收益。雖然各個大城市在遷移印刷出版企業,但是對於企業來說,短期的遷移成本、長期的發展成本和收益都是需要綜合考慮的。如果地方僅以招商引資的想法,那麼對企業的吸引力將大大減弱,特色小鎮的發展也絕無可能。筆者在前面的文章解讀過,沒有產業支撐的特色小鎮是沒有發展前途的。所以,需要犧牲一定期限的收益,投入到符合目前發展和未來需求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即將入駐的企業提供有競爭力的條件,來集聚和培育印刷出版行業的企業。

其實,在前面已經提到過,如形成以印刷出版為主題的特色小鎮,相比起跨界經營收益、業務服務平台收益、小鎮土地溢價收益、小鎮居民的衣食住行收益等,產業方面的投入是可以接受的。

從上面三個條件看,蘇北地區、浙南地區、成渝周邊、京津周邊、西安周邊、廣佛周邊都有很大的機遇,來打造以印刷出版為主題的特色小鎮。最後是否能做成,就取決於地方的意願和投入力度了。

以上內容僅僅是就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提出的設想,希望以此來與有志者探討。

備註:

廣東省環保廳《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區臭氧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對印刷行業VOCs排放控制要求

1、新建印刷項目使用低VOCs含量油墨比例不低於90%,使用水性膠黏劑比例不低於95%。2017年底前,所有印刷企業低VOCs含量油墨占油墨總用量應達到30%以上,水性膠粘劑用量佔總用量應達80%以上。

2、印刷企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印刷油墨VOCs含量限值應滿足以下要求:用於不透氣承印物的柔性版油墨不高於300g/L, 用於透氣承印物的柔性版油墨不高於225g/L, 用於不透氣承印物的平版油墨不高於700g/L,用於透氣承印物的平版油墨(熱固油墨除外)不高於300g/L,凸版油墨不高於300g/L(DB 44/ 815-2010)。

3、使用溶劑型油墨的單張印刷應避免無組織排放,利用車間換氣系統收集廢氣;輪轉印刷應在所有VOCs排放點設立廢氣收集裝置;使用溶劑型膠粘劑的複合過程應密閉乾燥段,在工藝線上安裝廢氣收集設施。

4、使用溶劑型原輔材料的企業應建設VOCs末端治理設施,凈化效率應達到90%以上。

5、印刷企業排氣筒VOCs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應滿足以下要求:對於平版印刷(不含以金屬、陶瓷、玻璃為承印物的平版印刷)、柔性版印刷,苯、甲苯和二甲苯合計、總VOCs分別不高於1、15、80mg/m3;對於凹版印刷、凸版印刷、絲網印刷、平版印刷(以金屬、 陶瓷、玻璃為承印物的平版 印刷),苯、甲苯和二甲苯合計、總VOCs分別不高於1、15、120mg/m3(DB 44/ 815-2010)。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旻圩投資 的精彩文章:

旻圩視角 2017-07刊

TAG:旻圩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