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設計、晶元和市場,小米的三件神器

設計、晶元和市場,小米的三件神器

如果說到瓷器,肯定會被提起來的是德國的邁森瓷。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認出這個著名的品牌,哪怕他被混雜在一堆其他的瓷器中也一樣。因為他看上去就和別的品牌不一樣。

功能設計之外的外觀設計決定了產品的外在形象,而外在形象在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時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實無論是相親還是選購,通常人們都更重視外貌一些。

熱銷的產品,肯定是漂亮的產品。

本田公司的「奧德賽」和「飛度」都曾在日本熱銷,曾經有第一代飛度在付款之後要等三個月才能拿到車的傳奇。就是因為這兩款車的線條跳出了當時主流外形線條的框框,給了用戶非常新鮮的感覺,開創了一代廂式車的風氣。在很難做的商務車和小型掀背車的領域裡做成了大流行。一款「飛度」,短短几年的銷售量就超越了豐田長年熱銷的「花冠」的全部歷史銷售量,成為了奇蹟,可見外形線條的重要了。

日本人說起外形設計來經常用一個「魂」字,如果去掉那些玄而又玄以至於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解釋的話,這個「魂」其實就是「能夠辨認得出來」。中文也有「畫龍點睛」的說法,點了睛就有了魂,用戶就能認得出來,也就是得到了用戶的承認。

當年索尼如日中天的理由當然是產品的首創性。但索尼在同類型產品中,甚至在功能領先時,產品的外形設計也略勝一籌。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時,索尼電視機開發的「三槍一束」技術使得索尼的電視機顯像管在亮度較低的時候也能保持較高的對比度,圖像相當清晰,成為了電視產品中的翹楚。但是這個技術實際上還為索尼的顯像管截取的是圓柱面的一部分,而其他人的產品截取的只是球面的一部分,這樣索尼彩電就以「平面直角」的外形而與眾不同。從1968年開發出這個技術之後,索尼電視在價格高於其他品牌電視的同時,銷售量達到了幾乎三億,一直到2008年才最後停產。

還可以舉一個夏普冰箱的例子,夏普有一個「雙向開門」的技術,這種技術不僅使得用戶購買時省去了對於放置空間的煩惱,在住房狹小的日本更受人歡迎,而且雙向門特有的線條設計能夠使其在品種繁多的電器店裡讓顧客第一眼就被其吸引,因此在360立升以下的冰箱中很有競爭力。

在某種產品生產的技術門檻已經降到足夠低的時候,要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除了拼價格之外就只能拼設計。拼功能很難,因為實現功能上的突破本身就不容易,而這些功能為用戶接受更不容易了,現在更常見的是提供了一大堆用戶並不需要而且並不知道的功能。

一代企業管理大師,創辦了MIT管理學院,曾長期擔任過通用汽車總裁的艾爾弗雷德·斯隆就認為,企業領先之道在於「要麼成本領先,要麼在於與眾不同」。兩者都很不容易,對於中國企業來說,能想到並做到與眾不同的還真是不多,突出表現就在於中國企業普遍不重視設計,更不會投入資源。不過也還是有些富有眼光的中國公司,最近看來,中國的手機公司小米在這方面做得不錯,過去這一年,他們先後獲得了紅點最佳設計獎、iF設計金獎和IDEA設計金獎,在全球工業設計最高獎項上實現了大滿貫。

IDEA設計金獎

觀察最近的小米能夠發現很多很有意思的地方。小米在最早是因為其提倡並且為用戶所接受認可了的「小米模式」而聞名。也就是通過軟體和服務提升體驗,用miui改進安卓原生並不斷迭代升級、開設小米應用商店、在各地設立小米之家這些方法產生和用戶的互動,使得用戶和小米成為一種「共同體」,以此來擴大用戶群體以及維持用戶的忠誠度。

這種和其他廠家的不同可以使小米能把握用戶的需求,同時也能使用戶真正認識自己的需求。

小米公司雖然成立才7年,卻敢於把設計放到了很高的位置,使得小米在眾多手機廠家中能夠脫穎而出,獨樹一幟。去年小米推出的MIX就非常成功。

第一代的小米全面屏概念手機

被稱為「全面屏概念手機」的MIX的機身邊框、背部甚至按鍵全都採用了質地堅硬,光滑細膩的微晶鋯陶瓷材質,和機身渾然一體的真牛皮機套使得手機受到了極好的保護。其做工的考究和精緻令人嘆為觀止,不輸於任何一款其他進口或國產的手機。著名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的設計以簡潔的線條和色彩榮獲了美國 IDEA 設計金獎,MIX被芬蘭國家設計博物館收藏,館長點評認為「它指明了未來手機的設計方向」。而且小米MIX的價位還只有進口同類型配置手機的一半,性能價格比極高。

小米MIX獲得了IDEA設計金獎

筆者使用的是小米MIX,不止一次地在各個地方被人問起過手中手機的品牌。

這次,小米又推出了18:9的全面屏全陶瓷的MIX 2,隱藏了傳統聽筒、感測器和攝像頭,消去了手機「額頭」。正面幾乎全是屏幕,彷彿握著一塊透明玻璃。相比起MIX,MIX2的全面屏觀感更加恢弘。5.99"的大屏卻有著5.5"的輕薄絕佳握感。機身小了11.9%,薄了2.5%,輕了11.5%。

第二代小米全面屏MIX2

小米MIX2使用的是高通驍龍835處理器,再次刷新了快的紀錄。6GB大內存,尊享版為8GB內存,多任務運行依然快如閃電。搭載的4軸光學防抖相機索尼IMX386,相比小米MIX極大提升了拍照畫質。

MIX2的細部處理

完全可以相信,MIX和MIX2在提高小米手機的形象和認知度上會起到很大的影響,會畫龍點睛地給小米手機帶來一個「魂」,使小米手機走上一個新台階。

小米手機這些年的努力,使得人們可以對將來的表現寄予厚望。除了設計之外,小米還在晶元和市場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一般人在回答「什麼是中國最大的進口商品」時很容易回答為「石油和石油製品」,但其實中國最大的進口商品是半導體和半導體產品,每年晶元的進口金額就超過2000億美元,而全世界晶元市場的規模就只有3600億美元。

這種現象的原因很複雜,中國本來在這方面的基礎就薄弱,再加上瓦森納協定(Wassenaar Arrangement)的封鎖。實際上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了制約中國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

半導體產業落後,只能仰仗於他人的通用晶元度日。通用晶元是各種用戶需求的最大公約數,使用通用晶元就無法使自己的產品區別於別家的產品。觀察一下手機這種現在發展最迅速的家用電子產品就能發現,市場份額最大的三星和蘋果使用的都是自己的晶元,而其他廠商使用像高通這樣的公司的通用晶元。

所以手機廠家都希望擁有自己的晶元。現在擁有自己的手機晶元的廠家除了蘋果和三星之外,還有中國的華為和小米。

華為手機崛起的一大關鍵因素就是海思麒麟晶元,榮耀6、Mate7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麒麟920/925系列晶元。而小米也在2月28日發表了自己的晶元澎湃S1。採用自製晶元可以取得技術上的主動,還能贏得一些有愛國之心的國人支持。

米松果電子和華為海思麒麟的CPU和GPU都購買自ARM,華為錢更多,有資本購買更好的CPU核與GPU核,這樣暫時小米松果還落後於華為麒麟,但由於CDMA遲早要退網,屆時小米松果在基帶上的劣勢就將不復存在。

實際上CDMA將在為時不遠的將來退網給了中國企業很大的機會,可以省下交給高通的巨額專利費用來從ARM購買更好的CPU核與GPU核,還能加強製造工藝,屆時國外廠家在手機SoC上對國內的優勢會進一步縮小。

在擁有自己的關鍵元器件的同時,中國手機廠商的市場也在穩步地擴大。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市場」的概念也在不斷變化,給了中國廠商以機會。

在戰後的時代,「市場」就意味著「美國市場」,當時的亞洲國家除美國之外就沒有了市場。比如豐田,比如松下,都是進入了美國市場才最後起飛,最典型的大概就是索尼了。這個原來叫「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這麼一個土頭土腦名字的公司,為了在進入美國市場的時候給用戶一個好印象,特地把公司名改為了SONY,以至於索尼在美國成功了之後都有不少美國人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一個日本公司。

這種「進入美國市場」的勵志故事,在日本,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韓國的企業史里都能看到,在後來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經濟發展中也能看到。而現在的市場卻並不是這樣定義了。

雖然美國現在依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市場,但已經不是一個決定性的市場了。決定性的市場是新興國家的市場,比如有14億消費者的中國市場;雖然人均消費能力還比較有限,但確實有12億消費人口的印度市場等。因為美國歐洲日本的市場已經基本上固定了下來,今後隨著人口的減少只會縮小,而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的市場今後會繼續擴大而且還有很大的擴大空間,所以現在開始要做品牌一定要在這些市場上得到認可。

中國和印度的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消費動向上非常相似,只是印度的人均消費能力要比中國更加低一些。他們不像歐美日本消費者們那樣從一開始就有高檔志向,而是在更加重視性價比的同時不斷走向更高檔次。從這種消費心理出發,現存的中國品牌比蘋果三星等就有了更大的後發優勢。可以相信,今後在中國和印度的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不斷增強的過程中,伴隨而來的品牌「親和力」所產生的用戶對品牌的忠誠表現出更大的作用。

這裡面很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擁有了自己晶元的小米。

根據統計數據,2016年第四季度的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中中國品牌已經從2015年第四季度的14%上升到了46%。而且中國品牌在2016年11月達到了51%的歷史最高市場佔有率。今年第二季度的印度市場除了第一位18.7%的三星之外,小米的表現是以16.2%的第二位,Vivo13.3%第三位,接下來是Oppo9.2%,聯想是8.3%。

除了中國國內市場之外,小米在充滿了希望的印度的市場佔有率也不斷升高,現在已經達到了22%。小米在印度市場上主打的產品群基本上是從100美元到350美元這個區域,而且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到,2010年之後,除了300美元以上的高檔手機之外,各個價位手機的銷量都在大幅度增加。當然100美元以下的低檔手機增幅最大,但這個價位的利潤也最少,小米在利潤較高的中高檔機種區有這麼好的成績是很可喜的。

而且「小米模式」,也就是網購以及網路互動方式在印度也很成功,如果這種模式能夠繼續下去的話,預計小米能夠在印度市場上取得像在中國市場已經取得過的成功,如果在這兩個充滿了希望的市場上得到成功的話,那就成功地掌握了市場。

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前段時間中印在洞朗地區發生了對峙的衝突,現已解決。但衝突的當時有一些中國品牌的手機在印度的銷售受到了影響,主要集中在Vivo和Oppo上,小米沒有受到什麼影響,這是因為小米在印度市場上消除了中國產品的低價低端形象,使得當地人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中國品牌。

這個故事讓人想起當年進軍美國的索尼。

一個有自己關鍵元件和市場而又重視產品設計的公司,小米的未來十分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俞天任 的精彩文章:

TAG:俞天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