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應對虛擬貨幣衝擊,中日背道而馳:中方退守、日本擁抱並推出J幣

應對虛擬貨幣衝擊,中日背道而馳:中方退守、日本擁抱並推出J幣

圖:比特幣價格暴跌後目前正在恢復增長

面對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日益壯大,亞洲兩個最大經濟體選擇了不同的應對方式。

中國的虛擬貨幣交易所預計在9月底之前關閉。大型交易所之一「比特幣中國 (BTC China)」9月14日宣布,停止受理新開賬戶,並於9月底停止一切交易。上海市的金融機構已通知多家交易所,要求9月底之前關閉。

顯然,對於比特幣這一新生事物,中國不願意成為虛擬貨幣成長的試驗田。

但是在日本,以日本銀行(央行)和金融界為中心,積極利用稱得上「第2日元」的安全的數字貨幣的意見正在擴大。

俄羅斯央行已經宣布,將開發利用以太坊技術的系統。猜測認為,俄羅斯將發行自己的第一種法定數字貨幣。

今年6月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見了虛擬貨幣「以太坊(Ethereum)」的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圖:普京會見虛擬貨幣「以太坊」創始人引發關注

隨著信息技術的提高和互聯網的普及,近年來,貨幣的形式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新的貨幣形式就是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其特性在於看不見摸不著,交易的主體可以互相不認識。更重要的是,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並不一定是商品交易的媒介,其本身就可能是交易的對象。

比特幣就是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的典型形式,購買比特幣的人不一定是用比特幣來購物,更多人是將其作為投資對象。

據介紹,比特幣的總市值截至今年8月達到820億美元(包括分裂出去的比特現金),與年初相比增至5倍。100種主要虛擬貨幣達到1700億美元。

據悉,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已相繼開始討論發行具有法律依據的數字貨幣。這是因為各國央行存在一種危機感,即如果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普及,在資金結算服務等領域,本國貨幣的存在感將下降,未來勢必對貨幣政策也產生影響。

圖:虛擬貨幣已經對現金交易造成巨大衝擊

有分析認為,中國國內資金正在通過虛擬貨幣外流,中國優先選擇了防止資金外流。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此前批評稱,「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

但是日本央行高官認為,虛擬貨幣雖然缺乏穩定的價值和流通性等被稱為普遍接受性的貨幣必備的條件,但「無法排除將來構成威脅的可能性」。 與其消極防禦不如積極應對。

日本是屈指可數的現金大國,日本央行的貨幣發行額達到約100萬億日元(約合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近一半並非用於日常的結算,而是變為壓箱底的現金。現金成為洗錢等非法行為的溫床。如果推進無現金化,那麼數字貨幣有可能成為引爆「去現金化」的契機。

圖: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對比特幣特開放態度

日本銀行聯合要推出虛擬貨幣「J幣」

日本經濟新聞9月21日報道稱,日本的瑞穗金融集團、郵儲銀行以及數十家日本地方銀行計劃聯合推出新型「虛擬貨幣」,以便於個人在網路和實體店鋪進行支付。新型虛擬貨幣的暫定名為「J幣」,可以和日元實現等值交換。相關金融企業將成立新公司負責該業務。

據稱,將「J幣」與銀行賬戶綁定,即可輕鬆實現朋友或企業之間的支付。日本的銀行業此次聯手希望統一規格,形成大型的合作聯合。

按照構想,用戶通過手機APP從自己的銀行賬戶上提錢,就可以直接轉換成「J幣」。在便利店或餐廳結賬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個人之間的轉賬不會產生手續費。

圖:日本銀行業將聯合推出虛擬貨幣「J幣」

但是與比特幣等迅速普及的虛擬貨幣,會隨著供求關係升值或貶值不同,「J幣」與日元等價,因此不會出現暴漲暴跌的情況。它的特徵之一就是在網路上,無論是個體,還是企業,任何雙方之間都可以隨時進行轉賬交易。

在日本,將錢存入專用IC卡中的電子貨幣,以及從銀行賬戶上劃錢的借記卡等都很普及。新型虛擬貨幣吸取預付式電子貨幣的優點,併兼具極高的可信度與流通性,預計在2020年之前正式投入使用。

據日本銀行統計,2016年日本電子貨幣的支付總額超過了5萬億日元,比上一年增長10%。

(本文由東北亞財經編輯並配圖,郭少英撰文)

延伸閱讀:

關閉地區交易就能終結比特幣時代?不,比特幣價格重回4千美元

全球飛機廠商緊盯中國通用航空市場,大中華公務機市場年增超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與中國「北斗」導航爭奪亞太市場,日本版GPS宣稱6厘米精度
全美橄欖球聯賽升旗儀式球員集體下跪,美國人這是要鬧哪樣?
剪衣服搶救病人卻遭索賠千元,醫生到底冤不冤?
大選未開鑼,煎餅已先到,日本商家瞄準國會選舉售賣吉祥食品
新品 iPhone8上市遇冷蘋果就栽了?蘋果X沒來,盛極未必衰

TAG:東北亞財經 |